陈俊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导言】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超出预期。尽管当前我国防控形势已持续向好,经济企稳回升,但大幅下滑的经济数据、创历史新高的失业率以及全球经济因疫情可能停摆的危险,都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面对供需双向萎缩、风险因素增多以及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疫情中后期的中小企业应当如何生存和发展,政策应当从何处着力?本文从企业现金循环周期的视角给出了管理和政策建议。
根据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下滑,其中: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城镇调查失业率骤升至6.2%。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根本好转,全国经济形势开始企稳,规上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已超过90%。然而,作为吸纳我国90%的城镇就业、数量接近4000万家的中小企业,目前开业率不足60%,远低于预期。这说明此次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要比预计的更加严重。
在企业层面,疫情冲击抑制了市场需求,防控需要延缓了人财物的正常流动,供需双弱导致企业的营业周期变得更长且更不可控,对企业营业活动的直接影响表现为营运资金需求的骤然上升。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需求放缓且波动加剧、供给和生产保障能力不足、垫资需要且融资空间有限,疫情防控的长期化、风险叠加和市场不确定性骤增,将使他们原本紧张的现金流雪上加霜。
企业经营是一个现金持续动态周转的过程,营运活动与现金周转密不可分。经营从现金付出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构成了企业的现金周期,大致等于生产周期、库存占用、预付款和赊销账期之和(即营业周期)再减去应付款账期。这个周期越短,资金占用就越少。反之,对营运资金的垫支需求就会越高,也更可能导致企业因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而中断经营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市场交易中中小企业更可能是垫资主体,其现金周期往往更接近营业周期。
一、中小企业现金循环特征:更短更脆弱、更易受疫情冲击
相对来说,中小企业往往在那些现金周期较短的行业更为集中,譬如加工制造、餐饮、零售、农副、娱乐、酒店、运输、建筑以及生活服务业等,这是因为周期长的行业一般对投资规模有更高的要求。受疫情影响,现金周期越短、现金储备越少的行业所遭受的冲击会越大,中小企业的现金循环则更为脆弱,这主要是因为:
二、中小企业的现金周期如何波动:疫情冲击的影响
疫情冲击之下,中小企业现金周转迟滞进而导致现金需求骤增的主要因素包括:回款时间延长、生产交货周期延长、需求下滑且波动加剧以及成本显著上升等。
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中小企业产品的成本结构中,现金支出的人工费用占比更高。如果中小企业工资开支保持刚性,市场波动加剧将增加其成本压力和营业风险。
三、盯紧现金周期变化:中小企业应该如何调整经营和财务策略
当前,全国疫情的发展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市场的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更为棘手的是,在疫苗研制和可持续的防控系统完备前,疫情对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冲击仍将延续较长时间。对供应链涉及进出口的中小企业来说,疫情的全球爆发将对其持续经营构成更为严峻的挑战,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现金循环犹如人体的血液循环,疫情之下企业的生存发展更考验管理者的现金流管理水平。因此,中小企业在努力恢复生产经营的同时,更应密切关注并及时预判现金周期的波动,并据此及时调整经营和财务策略。
(一)疫情期间的经营策略
(二)疫情期间的财务策略
四、如何纾困中小企业:现金周期视角的政策建议
疫情发生以来,为专项帮助中小企业纾难解困,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支持性政策主要集中于减税降费和流动性信贷支持,此外还包括优化服务、稳岗补助等措施。减税降费旨在降低经营成本,主要涉及免征社保单位缴费和降低增值税税率。流动性信贷支持旨在纾解暂时性的企业资金困境,主要包括延期还本付息、支持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优惠贷款以及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等。
从目前的疫情防控及全球蔓延的趋势来看,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面临的困难也要比预期更为复杂、更为严重。当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0%,但中小企业的开工率不足60%,第三产业的复工复产复业速度更是远低于预期,形势严峻。3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2月份中国经济数据,其中2月全国城镇失业率为6.2%。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
因此,基于中小企业现金周期管理视角,笔者有如下政策建议:
当前,疫情风险管理和防疫成本支出是中小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难点,也是阻碍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原因之一。对于与防疫相关的管理和成本,中小企业迫切需要社会化的解决方案,包括向中小企业及其员工提供与疫情相关的专属保险,提供疫情防控服务以及帮助解决员工食宿等问题。
对中小企业的现金周转来说,时间即成本。因此,各级政府和部门在为中小企业纾难解困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时间观念,加速畅通物流人流信息流,积极保障供应链协同。既要加快开业审批、行政服务和信息沟通的速度,也要加大对物流相关企业的支持力度,更要采取措施保障和推动核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加速供应链资金周转。
金融和财税支持政策通常难以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循环周期,难以实质性改变企业经营现金流恶化的状况。如果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不断萎缩,仅依靠资金支持是难以持续的。疫情中后期,各级政府和部门应在及时放宽管制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释放市场需求,促发市场机会,尊重价格机制,激活市场交易,恢复中小企业经营信心。不过,对于与餐饮、旅游、零售等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来说,激发市场需求的难点在于如何兼顾疫情防控的基本需要,以及如何恢复消费者信心。
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短期难以复苏的中小企业,以及缺乏抵押品和担保条件的高负债中小企业,依赖当前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信贷支持基本难以覆盖,建议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层面积极设立中小企业疫情救助基金和担保基金予以定向支持。救助或担保对象选择应综合考虑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工资水平、以往利税贡献、破产成本等因素。
当前,对中小企业的社保免征政策将执行至6月底截止,切实减轻了企业的工资性支出负担。接下来,政府应视各行业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一步考虑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高杠杆中小企业适当延长免减缓政策或给予财政补贴支持。社保单位缴费免减缓与工资基数挂钩,有较强杠杆效应。延长免减缓期限将有助于降低中小企业未来用工成本,提升复工复产预期,提高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
财政支出应更多地向基本民生保障倾斜,这一点对当前中小企业稳发展、稳就业有重要意义。当前疫情冲击的一个明显后果是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差距拉大,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人工成本相对上升更快。具体到疫情期间,考虑到我国家庭教育支出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3以上,线上教学不仅增加了家庭开支且挤占了父母的劳动时间,因此建议政府考虑家庭教育补贴或学费减免等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