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深夜里敲下这些文字,因着这些受访者的鼓舞。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财经记者,我写过的稿件里有过太多的数据。但是这一次,我不想只依赖那些客观和理性的符号。我知道3%或者4%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GDP数据预测,这个数字的背后有无数人的无奈和挣扎。
2020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一年,我们见证生死,反躬自省,重新面对一个不同于以往的世界。人们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往前走,生活就能继续。所谓坚强,并不是一个人天生就有多适应低谷,而是能在低谷里看到方向。
面对时代的洪流,每个个体或许的确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在阳光的缝隙间飞舞。这个百年未有之变局需要国家和整个民族的努力,更需要每一个不放弃,不盲从,勇于尝试的你!
01 转型的“虾爸爸”
第一次在微信上认识“虾爸爸”孙铭泽,缘于小区的美食团购群。在那些不确定的日子里,美食是一剂强有力的心灵安慰剂。于是,各种品类的食品团购在小区的业主群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而“虾爸爸”也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与其它团相比,“虾爸爸”的名称更有识别度一些,而他在产品营销方面也颇为用心。我第一次收到他的小龙虾时,留意到包装盒上贴着的一张心形卡片:“工作再忙,也要按时吃饭哦,尽情享用吧!”。
出生于1979年的孙铭泽曾是一个996的IT从业者,做VR相关的视频产品,20年的北漂生活让他积攒了一笔不多不少的创业本钱。2019年,他和几个朋友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考察准备,在北京一起投资了3个店面做餐饮。就在生意刚有起色时遭遇了新冠疫情,店面租金等300万投入几乎血本无归。
“我们在健翔桥附近的店面有450平米,每月房租8万多,押一付六。十里河和通州土桥的店面200多平米。 最多的时候,我们有14个员工, 光健翔桥店一年的租金和物业费开支大约在120万左右,原来店面一月营业额大概30多万,疫情发生后我们已经关闭了健翔桥和十里河的店面,”孙铭泽和我解释,语气异常平静。
1月21日,孙铭泽给所有的员工放假,只有三个员工没有离京。而现在,他就带着这三位留下来的员工开始二次创业。从3月份开始,孙铭泽就和自己所居住的望京北纬40度社区业主群群主沟通,希望通过社区群接龙的方式给小区里的人提供送餐服务。4月1日,他送出了第一单,产品包括小龙虾,羊蝎子等。目前,他的业务已经扩展到了望京6个小区。
“考虑到配送距离等因素,目前我主要针对望京的小区,如果能覆盖到8个左右,那我就可以保本了,”孙铭泽说道,“至少,我可以养活我的几个员工了。”
在他看来,开拓社区餐饮服务是当下餐饮业的一条新途径,至少不用背负高昂的店面租金,投入和风险都会小很多。当然,他比之前付出的也要多许多。
“之前管理店面时,我一般每天只需要花四个小时左右,通常傍晚去店里看看。但现在,我从早上八点开始就要在各个群里发当天的接龙信息,回复客户的咨询,和客户互动。为了保证货品的新鲜度,下午开始按照客户上午的订单情况去安排采买,进行后期流程的把控。傍晚左右开始给客户送餐,因为还涉及在小区外等待的时间,我有一次最晚送完货是晚上十点。”
但即便如此,孙铭泽还是决定继续这条转型之路,准备以后主要以社区餐饮服务为主,打造服务于社区的“中央厨房”,除了现有的这些品种推出更多家庭套餐和健康餐。他已经在望京租下了一个档口,每月租金在1.5万之内,每月的流水也可以到8万左右,毛利在3万左右。按照目前的状况,他预计再过两至三个月就可以回本。
“一个朋友说过,疫情不一定是危机,也许是机遇!我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经营方式和营销手段,让我们的努力不要付之东流。这次的社区群接龙的方式对我这个餐饮创业者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无论结果如何,我努力了,愿对自己选择的创业道路无悔。”
在社区群的接龙小程序里,他在最后贴了一段他很喜欢的一段话:
“小时侯摔倒了, 要看周围有没有人, 有就哭, 没有就爬起来;
长大后摔倒了, 要看周围有没有人, 有就爬起来, 没有就哭;
人到中年再摔倒, 周围已没有可以帮你的人, 许多人只会看你笑话;
这时能救你的, 只有你自己。”
0 2 “膨胀”的寿险团队
开年不到四个月,肇先生在友邦北京分公司的销售团队规模就已经暴增了百分之五十,从年前的33人增长到了49人,而友邦在北京的保险代理人队伍也从年前的10,000人左右飞速发展到15,000人左右。
“新加入的成员主要来自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比如旅游和海外留学行业。目前看来,这些行业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复苏,”肇先生在电话另一端解释说。
在2017年初加入友邦之前,肇先生是任职于一家大型跨国企业的商务团队,也有着不错的职业前景。但考虑到保险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他最后决定转行。同一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寿险市场,但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两个分别反映人均保费金额和保险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指标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入友邦四年后,80后的他成为了一名高级业务经理,带领一个中等规模的团队。
“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是进入友邦需要通过一个月严格的线下脱产培训。在疫情发生前,虽然有些人有加入友邦的意愿,但考虑到一般需要辞职才能参加这个线下培训,所以犹豫不决。但新冠疫情爆发改变了这个状况,公司也允许大家在线上完成这个脱产培训,这样就有更多人可以在不必辞职的情况下加入友邦。”
但是和肇先生在4年前加入友邦时的情况不同,新加入的成员需要面对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和经济下行背景下需求萎缩的双重挑战。
“有一次和一个朋友聊天,他说在我入行时,我是他们认识的唯一一个友邦保险代理人。但现在他周边已经有五六个熟人都加入了友邦,”肇先生感叹。他在4年前加入友邦时,友邦北京分公司的寿险营销员大约只有4000-5000人。
伴随着销售队伍的急剧扩张和竞争加剧,保险代理人的业绩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冲击,这一点从友邦晋级寿险百万圆桌会议MDRT(The Million Dollar Round Table)的会员人数上可见一斑。在业内,MDRT是全球寿险精英的最高盛会,成为其中的一员也是中国庞大的寿险营销队伍的向往所在。去年,友邦北京分公司有1000名代理人晋级MDRT会员,但截至今年5月初,目前只有170人成功进阶。
“我感觉今年的业务的确比较难做,团队产能和之前的预期也有比较明显的差距。除了竞争加剧,疫情防控期间没法和客户当面交流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肇先生解释说。“友邦的产品相对比较高端,强调为客户‘量身定制’,这就要求对于客户的需求有比较充分的了解,线上的沟通并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90后Ryan就是疫情爆发后加入友邦的“新兵”,此前他在一家留学咨询机构工作,主要服务于有英美留学需求的客户,也兼顾一些海外置业的咨询。但是疫情对于他之前的两块业务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我估计留学市场的恢复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一方面英美国家的学校由于疫情原因已经关闭了秋季入学的申请。另一方面,从孩子家长的角度考虑,恐怕也需要一两年的观察期,不会把孩子贸然送往海外,”Ryan解释说。在从事留学咨询服务之前,他在英国取得了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
对于Ryan来说,现在加入保险行业的确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他刚刚结束业务培训,目前还没有签单,但是他觉得通过积累客户这个过程也可以积攒一些潜在的社会资源,为以后在其它方向的发展做好铺垫。
友邦四月份的销售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六七成,但离全面复工还有一定的差距,完全恢复恐怕要到六月份了。肇先生目前主要有两点顾虑:一是整体经济下行后,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下降,可能会导致潜在客户的需求萎缩;而与此同时,保险代理人的急速扩张也大大加剧了行业内的竞争,曾经的“蓝海”已逐渐成为“红海”。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借助自己的法律背景,进一步开拓高净值客户人群,”肇先生解释说。本科和硕士均毕业于国内和美国名校的他对于目前的这种困局, 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无论公司还是个人,必须做到‘差异化竞争’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03 斜杠青年的新出路
3月中旬,当大部分企业都还没复工时,上海姑娘周一妍收到了两份来自国内知名地产商的邀约,希望她所在的“第1整理术”工作室能给出方案,优化样板间的收纳空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大家对于家庭收纳和居住品质的需求,让大家更注重健康和防患于未然。
“我现在主要的业务,是面对开发商样板间的收纳咨询。因为样板间空间越来越重视实用性,不仅仅需要美观,还需要真正体现居住的品质。所以,我们工作室大部分工作就是和开发商一起,打造对收纳有理解、有需求、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样板间。今年我们发现开发商把‘大健康’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比如一些智能的消毒产品的摆放,还有收纳空间规划里是否有足够防疫用品摆放的空间,都是开发商关注的重点,”曾就职于《外滩画报》的周一妍娓娓道来。
今年年后,她和另外一位女设计师刘缘一起创立的这家工作室到已经接到了来自开发商的三个订单,目前都在走签约程序。而去年下半年,她们收到的订单是两份。
“我们的业务实际上在疫情后是有所增长的,一则疫情改变了大家对于居住的部分理解和需求;二则知名的开发商也更注意房子的细节,希望自己的房子不光好看,更好住,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差异化竞争的策略,”周一妍解释说。
2015年5月,周一妍开始运营公众号“第1整理术”,致力于收纳设计咨询和培训。2017年,她和刘缘联手,成立了“第1整理术”工作室。
“收纳设计咨询本身就是社会上比较新的服务,市面上提供这类专业化服务的很少。一般整理师无法做到的是,他们没有设计师的背景, 而我的合伙人有10多年室内设计的经验,生活经验也非常丰富,正好弥补了这个短板。而我作为媒体人,主要负责推出收纳调查问卷,发掘真实的居住困惑和收纳需求,用数据来支撑和指引设计思路。”
除了给开发商提供收纳咨询服务,“第1整理术”工作室也给收纳整理师或者有志于成为收纳整理师的人提供培训服务,周一妍说这部分线上的培训服务受到了疫情的影响,同比业务下降了大约两成。据她观察,疫情期间,做上门指导的整理师,失业的不在少数。
“据我所知,因为整理师这个行业,本身就存在低消费频次、非刚需、用户付费意愿低等情况。所以,从业者或多或少都是有心理准备的。这也就是大部分从业者都是斜杠青年的原因。但也正因为大家都是斜杠青年,所以其实很适合在疫情期间,更多锤炼和增加自己的技能。”
在周一妍看来,以上门指导作为主要工作的收纳整理师目前有两个出路:第一是提升生活洞察力,其次是增加审美力。这样,收纳整理师的工作也更多元化。因为具备很强的生活洞察力,可能就可以给客户进行云指导、云建议、云规划。而增加了审美力,就可以和客户一起逛街,给予购买衣服的建议,而不是仅仅去客户家,教客户如何断舍离和打理衣服。
“我自己身边有朋友做整理师之后,又去学习了心理咨询师。有些是心理咨询师,又学了整理。这样两个工作可以相辅相成。另外还有一些整理师最近去学习正面管教等教育类相关的培训,这样一来,未来还可以延展出一个新的工作:比如亲子陪伴等。”
技多不压身,从前如此,现在更是如此。
结语:
这些采访对象中有我早前就认识的朋友,也有今年在微信上偶然认识的商家,有70后,80后,也有刚毕业不久的90后。他们或处在一个正蓬勃发展的行业,或耕耘在最传统的行业,或探索在前沿的新兴行业。尽管年龄各异,处境不同,但每个受访者愿意接受我采访的一个原因都是希望把他们的经验和探索分享给更多有着类似境遇的人,希望他们的思索和努力能带给更多人些许启迪,这也是我为什么还执着地握着这支笔的意义。记录那些平凡与不平凡都是媒体人的本分,也是我们从事这份工作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