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中医理论中的“春夏养阳”、“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一种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穴位帖敷(通常所说的三伏贴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的疗法干预,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何为“冬病”?何为“夏治”?
冬为阴,夏为阳。冬病并不是单纯指冬天发生的疾病,而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病变,以及在夏季表现出冬天之寒证者,也包括本身体质偏寒者,如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类风湿等;在夏季怕风畏冷,不喜空调、电扇,喜温烫食物,欲穿长袖衣衫等;冬天特别容易感冒,平时手脚发冷,容易生冻疮等;经常腰酸背痛,颈肩疼痛,关节疼痛,特别是痛处不红不热,每当天气阴冷、感受寒凉加重,喜厚衣被等;胃脘痛喜热饮,妇女宫寒痛经,得热则舒等,这些表现都属“冬病”的范围。
冬病有两大特点:1.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多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怕风、四肢冰凉、自汗、易腹泻、得温则舒等症状。2.疾病症状遇寒加重。如80%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入冬以后,咳嗽、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此时,应“急则治其标”,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扶助阳气、增强体质,使冬季症状减轻,或不再发病。
“夏治”是指在夏季(主要如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医学原理
中医学认为,冬病夏治的原理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中医学的天人相应理论。
中医理论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人合一”,因此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接,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伏天时,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应达到最高。
2、中医学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
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致病因子,古人将之概括为风、寒、暑、湿、燥、火,称为“六淫”,其中寒邪引发的疾病,发病时间以冬季为主。但中医认为,疾病的形成,外因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人的体质状态。所以说“冬病”多以寒邪侵入为外因,以患者体质的阳气不足为内因。
夏季,人体皮肤的腠理完全开泄,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去邪的效果。夏季阳盛于外而虚于内。在此时,借助自然界旺盛的阳气,养其内虚之阳,以助人体阳气的生长,在治疗疾病上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治未病理论。
中医一直尤其重视“治未病”理念,即“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
夏天是“冬病”缓解期,天气炎热,人体阳气相对旺盛,尤其在三伏天,在此期间进行冬病夏治,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扶正祛邪、预防疾病,未病先防,减少冬天发病次数,降低发病程度,达到标本兼治、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在这个理论思想的指导下,中医特别重视疾病的预防,并由此发明了很多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上比较普遍应用的当属“冬病夏治”,即夏季入伏时节的药物贴敷了。
冬病夏治的方法和内容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艾灸、埋线、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发现,在夏季的三伏天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疗效显著,因其疗效明显、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明显副作用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根据具体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分别于三伏天各敷一次或数次。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以机体自我感觉可以耐受为度,每天帖敷时间20小时以内为宜。不同的体质和不同的病证选用不同的穴位,同时可配合辨证施治的中药内服等治疗措施,冬病夏治的疗程最好连续应用3~5年。对身体机能的改善有很明显的临床功效。
但冬病夏治相关的防治方式并非每个人都适用,它也有严格的适用范围和适用人群.下章,我们将对这方面内容作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