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生  >>  正文
孙瑞生:农民摄影家吕桂明21年守望壶口瀑布
孙瑞生
2020年06月22日

2020年6月2日下午,记者手头急需一张壶口瀑布的新闻图片,致电吕桂明,老吕很快回复:“明天拍了给您!”

像这种找米下锅的事情,记者已经不是一次了,每次找吕桂明,他总是有求必应,没有一次落空。

吕桂明,一位在黄河岸边长大的农民摄影家,从1999年开始在山西吉县壶口瀑布景区从事摄影工作,至今已整整21个年头。

现已年近半百的吕桂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临汾市吉县文城乡大圪塔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吉县位于黄河岸边,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也是山西省有名的贫困县。然而让吉县知名全国的则是,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就在这里。

“我的家就在壶口瀑布东岸的高塬上,距离壶口瀑布有17公里的路程。小时候,我常常站在高高的塬畔上,眺望那黄色瀑布,隐约能听到滚滚的涛声。”吕桂明说。

由于家穷,从小喜欢文学创作、梦想当一名作家的吕桂明,为了补贴家用外出打工。

睡在采石场简陋的四面透风的工棚里,吕桂明倍感失意和惆怅。经历了许多不眠之夜 ,吕桂明终于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不能就这样沉沦下去,他要向命运抗争。

打工十年,已经是而立之年的吕桂明,作家梦渐行渐远,虚无缥缈,他琢磨别的生财之道。

那时候,正赶上国内旅游业蓬勃兴起,来壶口看瀑布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增多。看到壶口瀑布的胜景不断登上各大媒体,一个赚钱的点子在他脑海里悄悄萌生。

1999年春节刚过,吕桂明毅然用打工积攒下的几百元钱买了一台宝丽来一步成像照相机,回到阔别数年的家乡壶口瀑布,当了一名景点摄影师。

“那时,不带相机的游客很多,生意还不错,每天都会有上百元的进项。”

吕桂明表示,靠摄影虽然改变了贫穷的现状,但内心的失落却更加难受。尤其看到那些扛着长枪短炮来壶口采风的摄影人,在壶口瀑布的各个角度不停地“咔嚓”、“咔嚓”按下快门,吕桂明便不由有些眼热。

他说,刚开始眼高手低,拍出来的照片总是不尽人意。为了提高摄影技术,他除了看摄影书籍外,还把每一位来壶口瀑布搞创作的摄影家都当成老师,帮他们背摄影包、扛三脚架,从中学习一些摄影的经验和窍门。

1999年冬天,他遇到了自己人生旅途上第一位老师——陕西省宜川县著名摄影家李静。

在李静的指导下,吕桂明对摄影创作有了简单的认识,他开始效法李静,把镜头对准日夜奔流的壶口瀑布。从此,摄影创作“高烧”不退,即使零下20度的严冬,吕桂明都要在壶口边上转一转,寻觅最佳摄影角度。

“久而久之,我对摄影的基本知识和创作技巧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的摄影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忆起刚出道时的点滴收获和成就,吕桂明如数家珍,难掩兴奋:

2003年冬天,他拍摄的《壶口冰桥》第一次在《临汾日报》艺术天地栏目发表;

紧接着,摄影札记《冰瀑奇观》在《人民摄影报》影吧栏目发表。

“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吕桂明说,不久,他又给《中国摄影报》寄了一篇摄影导游文章《壶口冬景如仙境》,“很快就发表了,还给加了编者按。”

尝至了成功的喜悦,吕桂明的创作热情如昼夜不息的黄河水一发不可收拾。

2004年,为了能让摄影再上一个台阶,他在全家人的一片反对声中,偷偷卖掉了家里仅有的4亩苹果园,买回了一台尼康专业胶片相机。

为了方便拍摄,他干脆把家也搬到壶口瀑布东岸山脚下的一孔窑洞里,距离壶口瀑布只有500米。从此,不分寒暑昼夜用镜头记录壶口瀑布的瞬息变幻,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据吕桂明讲,20多年来,为了拍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他背着相机跑遍了壶口瀑布周边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壶口瀑布两岸的每一个山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年冬天,壶口的气温降到零下18摄氏度,滴水成冰,壶口瀑布两岸形成了罕见的冰瀑奇观,为了拍摄到冰瀑彩虹,展现冬日壶口最美的一面,我揣着相机在冰凌上整整趴了一个多小时。”

“终于拍摄到了自己想要的画面,但要站起来的时候,衣服和冰凌早已冻到了一起,羽绒服也结了冰,手和腿冻得都麻木了,后来我慢慢地努力的活动了活动身体,才得以脱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桂明至今心有余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为了艺术,往往经得起寂寞,耐得住苦寒。

吕桂明回忆,2017年11月14日,正是深冬季节,壶口瀑布滴水成冰,网上报道当日会有超级月亮出现。他凭多年的经验判断,壶口瀑布在超级月亮的照射下,一定会出现月虹奇观。

当晚9点多,他背起设备,直奔壶口瀑布。果然不出所料,在皎洁的月光下,壶口瀑布如狮如虎般豪壮,滚滚黄河水依然奔腾不息,飞溅的水雾呈现出乳白色的纱幕,一道淡淡的月虹飘忽期间,为壶口瀑布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看到眼前的情景,我欣喜若狂,赶紧支好三脚架,固定好相机,开大光圈,用长时间曝光,拍摄下了壶口瀑布神秘的月虹。”吕桂明不无兴奋地说。

2018年7月9日,吕桂明正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吃午饭,一抬头,发现河道的正北方出现了一团白色的云,造型奇异。他赶忙放下饭碗,拎起相机,以最快的速度直奔壶口瀑布的龙洞下面,迅速翻过防护栏,站在预先就想好的位置。

“哇!实在是太漂亮了,天空的白云正变幻成一个半圆的造型出现在壶口瀑布的正上方,与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交相辉映,形成一幅自然天成的浪卷云舒的绝美画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桂明难掩激动。

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对壶口瀑布的热爱以及对摄影的近乎痴迷,吕桂明在壶口瀑布一住就是21年。

21年里,他从胶片机到数码相机,拍摄了近10万张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壶口照片,在新华社发表通稿76组,在各类报刊发表摄影作品1000多幅,其中有60多幅荣登《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国家级报刊。他的摄影作品在国内各大摄影比赛中频频获奖。其中,纪实作品《黄河生死大营救》荣获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十八届摄影展金奖;《黄河恋曲》和《天下黄河一壶收》两幅作品入选《中国摄影艺术年鉴——2009山西卷》;纪实摄影作品《大风来袭》在荣获中国天气网天气摄影大赛一等奖、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阳光保险杯”年度总评选自然环保类金奖和人民摄影报摄影月赛一等奖之后,又在全球摄影网2016国际摄影大赛上荣获佳作收藏奖,此奖从来自全球53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幅作品中脱颖而出。

21年来,吕桂明凭着不懈努力,成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并加入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2015年,他获得“山西省摄影十杰提名”荣誉称号,同时还获得临汾市首届“十佳摄影师”称号。

但让他今生最难忘的是,2016年6月14日,他受邀到北京参加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给央视著名记者张泉灵当摄影导游。

“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竞演现场,当大屏幕播出我拍摄的一系列壶口瀑布巨幅照片时,现场观众被壶口瀑布汹涌澎湃的气势震撼了,大家从我的照片中读懂了‘黄河在咆哮’是什么样子,深切感受到了母亲河的壮观和伟大!”

“当时在现场的国家旅游局原副局长杜一力对我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广大观众则报以热烈掌声。”吕桂明觉得,那一时刻迎来了他此生的高光时刻,他觉得21年坚守壶口值了,辛苦没有白费,汗水没有白流,他为自己的家乡临汾争了光。

然而让吕桂明更为得意的是,这些年,他拍摄的有关壶口瀑布的新闻图片频频出现在网络、报刊上,来壶口瀑布旅游的人逐年增多,旅游业成为吉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摄影家和摄影发烧友到壶口摄影创作,并慕名拜访他,他不再孤单。

吉县新闻中心主任陈健翔告诉记者,吕桂明的名字随着新华社图片广泛传播,让赋图吧新闻摄影4号群的群友们直呼“羡慕嫉妒恨”,西安的影友焦宏涛干脆给吕桂明送了一个“新华社壶口分社”的雅号,让他开心了好久。

一位网友称他是“真正的黄河汉子”“壶口大侠”“一个值得尊敬的摄影人”!

这位网友如此称赞他:“吕桂明,一个执着的黄河汉子,一个用相机记录黄河岁月的土记者,他牵挂着黄河的每一分,壶口的每一秒,黄河的每一朵浪花都有他的汗水,他拍出了黄河的神、黄河的韵,更拍出了壶口瀑布的恢宏气势、伟岸雄姿,壮观、震撼与神奇!”

2016年岁末,吉县电视台在黄金时间热播一部微电影《追梦》,影片中的主人公正是吕桂明。这部电影播出以后,让本来在摄影圈里就小有名气的吕桂明,再次成为了山城吉县民众关注的焦点。吕桂明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拍摄电影的原型,他追逐梦想的执着精神会成为当地年轻人奋斗的励志教材。

这一年,吕桂明还当选为临汾市四届人大代表,作为一位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他希望全力推进壶口瀑布5A景区的创建工作,把壶口瀑布早日打造成世界旅游目的地,以品牌效应带动吉县全域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然而在吕桂明看来,此生他最骄傲的时刻是2018年12月23日,在临汾市汾河公园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走进新时代》栏目录制现场,接受央视主持人孙晓梅和王晓磊的专访。

“那天,我把自己最满意的三张壶口瀑布摄影作品搬到录制现场的大舞台上,我把壶口展示给全国乃至全世界,我给临汾人民争了光。”吕桂明兴奋地说。

而他个人的最大梦想是,有朝一日,办一个有影响的摄影展,出一本精美画册,让壶口瀑布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