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传江  >>  正文
鞠传江:圆明园随想
鞠传江
2020年06月26日

圆明园,是一面镜子,它曾经映照着清朝150年皇家园林的辉煌,它更折射着中国曾经羸弱被西方列强欺凌的沧桑历史。

每一次走进圆明园,都会被一种伤痛和屈辱的情绪所笼罩,不管是在细雨中,还是在深秋的暮色中,即便是荷花盛开的时节,那种难以排解的郁闷也会袭上心头。

初夏时节,又一次来到圆明园遗址公园,由于处于疫情期间,公园刚刚开放,来此游园的人并不多。此时,手机里刷屏的是美国等一些西方人狂叫着要让中国天价赔偿疫情损失。强盗做惯了,即便是披着文明的外衣,血液里总是流淌着强盗的基因。哪知道,如今早中国已经不是160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年代了!天价索赔仅仅是天大笑话罢了。

曾经的万园之园,留存的历史建筑已经寥寥无几,一座座残桥、一个个废墟被空旷的湖水包围着,最显眼的是圆明园的欧式建筑大水法的雕刻石门和断碎的罗马石柱,虽经160年风雨依然悲壮地傲立着,年复一日,朝霞和晚霞总是给它涂上一层绚丽的色彩,洁白的汉白玉石柱变得奇光闪烁,如同火焰跳动。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卫,夺通州,直入清朝京都北京。10月18日凌晨,遵照第八代传人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James Bruce)的命令,3500名英军步兵和骑兵,攻入圆明园抢劫和焚烧,大火烧了整三天三夜。圆明园皇家园林顿时化为灰烬。圆明园是清代皇家园林的标志,珍藏着国宝近150万件珍贵文物也被洗劫一空,只留下断壁残垣,成为中国人永远的伤痛记忆。

八世额尔金伯爵姆斯·布鲁斯作为英国派往中国的“全权使节”,主持了4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亲自导演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他由此也永远被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很难想象,其父亲老额尔金曾经将希腊圣庙的无数雕塑盗窃回英国,致使众多希腊神庙坍塌。而他则在中国下令烧掉圆明园,抢劫百万历史文物,父子两代成为毁掉文明古国历史文化遗产而成为了千古罪人也世所罕见。他在逼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不久,便南下香港,依约划割九龙。1861年初归国又被委任为印度管辖区总督,但据英国出版的《詹姆斯·额尔金评传》称,到印度的第二年就在住处遭雷暴击中暴死火海之中,时年只有52岁,或许这就是罪孽报应吧!

如今的大英博物馆的东方艺术馆中保存了两万多件中国的稀世珍宝。法国卢浮宫里也保存有大量中国珍贵文物。很多都是当年英法联军抢劫到欧洲的遗存。中国追回被抢劫的圆明园文物成为一项艰巨任务,因为欧美19家博物馆曾经发表联合声明,拒绝按照联合国公约把文物归还中国,给出的理由很荒唐,竟说他们都是通过合法的拍卖手段获得的文物。不过,假如那些博物馆都将那些国宝归还中国就会变成空馆了!

据考证,英法联军之所以焚烧圆明园,原有有三:其一是由于皇帝在圆明园办公,其二是英法谈判使团被扣押在此,三是圆明园是清王朝的掌上明珠,烧毁皇帝心爱的园林宫殿,教训清王朝最具有杀伤力。

160年前的罪恶之火熊熊燃烧三天三夜,毁掉了曾经的繁华与辉煌。那场大火,毁掉的不仅仅是一座无与伦比的皇家园林,而是践踏了中华民族伟大文明的尊严,烧掉了一代帝国曾经的自信心。

曾经的辉煌烟消云散,东方古国清王朝自傲的象征不复存在,谈判桌上只有用颤抖的手去签下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那场大火之后的不满一个月里,清朝政府便签下了三个不平等条约。分别是:《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三个条约一个比一个丧权辱国,除了天价的战争赔偿之外,在南边广东将九龙地区割让英国,而在东边黑龙江则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永久割让给了俄国,同时承认了一直拒绝批准的中俄《瑷珲条约》,即承认被俄国抢占的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合法化。一系列主权辱丧、割让领土的条约成了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让中国跌入半殖民地的深渊!

没有比砸碎中国人心中的圣殿的恶行更为残暴!没有比割地赔款无条件开放更为丧权辱国、更伤尽一个民族的尊严了!

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大清帝国江河日下,在近70年间与西方列强签订了500多件条约,全部为不平等条约,包括英国、法国、日本、俄国、德国、比利时、葡萄牙、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家成为瓜分中国的强盗群。列强们逼迫中国更多口岸开放通商、减免关税、割地赔款、设置租界、治外法权、外交豁免、军事占领等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曾经的东方大国山河破碎,陷入崩溃之中。不能不说,圆明园的大火成为压垮清王朝腰杆的沉重包袱之一!

坐在福海岸边的石凳上,西北风给浩大的福海掀起一层层波澜,垂柳飘摇中,绿岸、石桥和远山的影像在水中时隐时现。布谷鸟和不知名的鸟儿在远处岸边的树丛中鸣叫着,燕子一次次在水面低飞略过,一只野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野鸭在荷花丛中嬉戏捕食,这样的景致难怪清代帝王们喜欢,乾隆皇帝曾为这里的40个景观都留下诗作。只是不远处就是当年咸丰皇帝心爱的宫舍遗址,如今只有高台的基座了。曾经盗火的洗劫,让浩大园林处处是伤痕。

在这总面积有三百五十多公顷的庞大园林中,清代经过六代皇帝精心设计建造,硬是在北方京城建立起南方水乡的亭台楼阁,水榭景观,先后建起了畅春园、绮春园、圆明园等五大园,共有150多个景观建筑,200多座宫殿,建筑面积也曾达多达二十万平方米。

夏季的圆明园,凉爽无比。1860年前,清朝数位皇帝多愿意在圆明园居住办公。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皇帝每年在此居住207天,乾隆每年居住126天,嘉庆皇帝每年居住162天,道光皇帝每年居住260天,咸丰皇帝每年居住216天。自雍正皇帝始,圆明园可以称之为清朝的第二权力中心。想当年12岁的乾隆正是在圆明园中被爷爷康熙一眼相中,演绎了祖孙三代帝王隔代栽培的佳话。

圆明园选址独特,山环水绕,从康熙初年即开始修建,历经200年大兴土木,使中华园林艺术在此荟萃。从园中即可远眺西面、北面诸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万泉庄,周围的燕山山系为这里带来了丰沛的泉水水源,并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圆明园中山水相依,湖岛相连,形成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从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到金碧辉煌的殿堂无不精雕细琢,还有接地气的“买卖街”和田园风光的稻田、瓜地、果园。从园中可以找到杭州西湖、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江南园林的影子和翻版,还有依据诗情画意建造的蓬岛瑶台、武陵春色等等。至于园中将民族建筑和欧式的西洋景观巧妙融合,更显设计者匠心。圆明园的设计理念是追求“移天缩地”、“诗情画意”、“人间天上”三者的完美结合,既有中国江南的湖光山色,又有中国古典诗歌和绘画绝美意境,更有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境界。

福海中设有三个小岛,象征东海仙山,后湖周围巧妙设计九岛环绕,象征华夏九州。其水系均自西北向东南流淌,隐含华夏长江、黄河自西向东归大海的华夏版水系图缩影,由此可见当时的园林设计美学和风水哲学的完美极致演绎。

18世纪中期,大清帝国曾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拥有世界1/3的人口,财富也占到了世界的1/3。没有“康乾盛世”不可能有兴建圆明园的实力。以举国之力营造了这一绝美无比的皇家园林,从兴建到维护,也耗费了大清王朝巨大财力。据专家估算,仅维修维护费用一项,在150年间也要耗费3000―4500万两白银。这些巨大的财力除了国库拨付之外,有些还来自各地大盐商的“进贡”。

圆明园在被大火焚毁之后,又相继历经了1900年8国联军对园林古树名木的第二次洗劫和焚毁,以及民国时期民众对园林中石雕建材的偷盗、拆毁。近百年的管理失控和数次洗劫,让圆明园彻底回归了原生态面目。

我离开圆明园已经是傍晚时分,从西边天际的彩云间露出一缕缕霞光,使庞大的园林湖水变得金光粼粼,几只野鸭在湖水中划下一道道美丽的水痕向远方飞去。如今,人们只能从这自然的美景中去体会圆明园的极致之美了。

历史的伤痛或许永难弥合。曾经的“万园之园”,为什么会消失?这应当是人们永远铭记在心的!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