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娇  >>  正文
陈慧娇:“Created,Saved and Deleted”群展崔馆开启当代艺术热潮
陈慧娇
2020年07月15日

最近有一个艺术群展,红到了西安骨子里,这是与十三朝古都韵味相斥的诠释95后当代“建构过,保存过,删除过Created,Saved and Deleted”当代艺术群展就在崔振宽美术馆7号展厅开启。这个展览依旧是王牌策展人王檬檬,出品人是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参展艺术家有初劭玮  葛瑞琪  黄少枫  梁志超  李贤文  李帆  牛童  乔相伟  茹泽胤  史卓夫  吴桐  王建凯  王梓潼  吴柏缙  王玥  杨梓靖  张浩  曾星  郑新皓。

2020是注定不平常的年份。在过去的短短几个月中,身处在这个命运多舛的星球一隅的我们经历了错愕、不适、调整、思考、应对与改变,终于以全身心的力量投入到了这场历史与现场、人与病毒、个体与全局、克制与表达、思虑与行动的互博之中。我们试图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校准个体的定位,并以艺术的方式将所想所感与世界分享,以行动的微光照亮前行之路。因为我们坚信,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对于未来体验、重新发现、建立个体与艺术世界的相互支撑关系仍然至关重要。策展人王檬檬介绍:“这个小而锐气十足的云下展览选自西安美术学院的2020届毕业作品,参展作品由推介人推荐,同时基于以下三个理由:一、以个体经验出发,作品与社会和现实相连接的;二 、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验精神的;三、语言和手法上独具创新的。同时年轻的艺术家们提出新的传递方式作为对策,回应疫情影响下的时间、空间、与行为在受限时,尝试在虚拟与现场、在地与国际、个人与公共、现在与过去、此地与彼地之间进行创作;用展览来回应现实的提问,在非比寻常成为日常之后,我们重新思考创建什么,保留什么,删除什么。”

策展人王檬檬发言

崔振宽美术馆馆长崔迅发言

参展艺术家代表牛童发言

推介人邢戈发言

西安美院公共艺术系邢戈老师是展览的推介人之一,他认为在日常生活中谁没有"建构过、保存过、删除过"?此"三过"既是个体自我实现的浓缩,又是人类群体自轴心时代以来的精神历程,更是精神世界多个层面相互交织、缠绕的后现代表征。展览集中呈现了作为生命有限存在的个体与生生不息的群体中正在蔓延开来,无处不在且又了无形迹的实存焦虑与赋意冲动。

如果我们选择摒弃伪主动的输入、保存才有可能在历史中重启建构,重新定义保存与删除。从文化史角度看,建构是创造,是人性的本质冲动。保存是文化自觉,意味着对主客体关系的新梳理。删除是解构,强调的是对景观无限制堆积的态度,是对后现代反思的福音。

从时代背景与症候出发略作剖析,并末触及"三过"展背后更深的感性层面,这个层面可以说是一个隐秘的世界,异常丰富,不可言说。"三过"本身完全可以再加上"一过",即"确认过",为什么没加,其中徘徊着巨大的纠结、考量与悬念,预留出这"一过"的空白或许更耐人寻味。这是一次置身于思想丛林中的艺术探险、是一次用景观对抗景观化的尝试、是一次在异化中走出异化的实验⋯

 据悉,展期为:2020年7月11--2020年7月31日。

展览现场 皮皮胡|摄

参展艺术家和嘉宾合影

牛童  《亲密关系》  影像,2020

牛童细腻的观察离不开他的生命体验,作品将厚厚的笔墨放空镜段落,从朦胧的影像中描绘着关于诗的雏形,平淡安静的镜头里蕴含一种隐秘而平静的力量,容易被忽视和遗忘的正是他要讲述的。

旧时王谢,浆声灯影。“江边长大的孩子,人人心中都会有一座长江。”存在于他记忆中的南京城正在被时间摧毁。“水”成为了隐喻的载体,牛童尝试在每一寸空间中寻找并重建自己心中的景象,影像成为了其探究个体记忆的管道,不断用影像向生活提出问题。

精神分析认为梦的素材是记忆,自省的方式被牛童小心的处理隐藏在碎片事件的背后。他将童年可能发呆过、游玩过、开心过的场景当作记忆的外在性载体,无时无刻不将自己的思绪放进这个场域内,构建一部关于自己的诗歌,用诗去面对童年的创伤,用影像描述生活中的问题。

张舒野

杨梓靖  《一棵竹》  装置,木材,2018

杨梓靖的作品《一棵竹》创作于大三一次创作课中,算是他创作历程中第一件概念性空间装置作品,作者原打算用家乡的一棵与自己共同成长的树为材料,由于取材不便,又采用校园竹林的一棵竹来替换,不得不说是无意间成就了一件碰巧的杰作。竹子中空有节,秀直挺拔,古时有君子之喻,而君子之德,必得一生修持,以符合道德标准。作者将一棵竹锯成两百多份,以竹口为版,适以翠色,再重新以竹子的形式从根部到梢尖有序排列,印成一件似竹非竹的纸面长卷,被截断的竹节实物摆放在长卷的末端,卷首悬置,以空间装置形式呈现。竹子自身的文化内涵及横截面环状形式的有序排列,为作品增添了空灵美感和意义联想。作者解构了竹子的原始物态,将其时间化为成长印记的记录,纸上的一棵竹由此从概念上不再是一棵竹,而观者却仍会将纸上具有竹子形式的印记看作是真的竹子,真的竹子因其形式的改变则不以为是竹。作者以竹自喻,思考了一个关于塑造自我的成长过程中自我迷失的困惑,其中的悖论,不待深思是难以觉察的。

张春霞

黄少枫 《假如我是一条鱼系列》  雕塑,木雕,2020 皮皮胡|摄

黄少枫创作的木雕作品《假如我是一条鱼系列》将木质传动装置与传统木雕相结合。这一系列作品没有使用当下动态雕塑中常见电力驱动或金属装置,而采用手摇的传统木作方式,单一材料的运用保留了木雕作品在材料方面的一贯传统,同时也凸显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与形式意味。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写实的雕塑技法、传统的木作工艺使该系列作品既现实又戏谑,既传统又当代。

作品的创意来自于作者生活在海边的生命体验,长于思考使作者对这个世界有了自己的观点,并将这一观点贯彻于作品的创作中。传动装置的形式构成打破了传统木雕的静止样态,往复循环的运动轨迹呈现出连贯的画面感和剧场感,加之与其相匹配的材料组合,使该系列作品呈现出比较独特的个人艺术面貌。

苗鹏

曾星 《迎河而上》  摄像,人文纪实 胶片,2020

曾星的《沿河而上》使用传统中画幅相机拍摄,区别于地缘意义的传统景观摄影,这些影像冷静却又相当生动,克制却又饱含情感,曾星采用洄游的方式骑行七十公里,带我们沿着泠江河自下而上,缓缓走进他从小生活的家乡,用胶片的慢来抵抗时间的快。

董钧

张浩 《殇》  摄影 其他,2020

张浩是一个内向敏感的男孩,一直对绘画情有独钟,在其毕业创作《殇》中得到了回响,作品结合当下疫情反复,表达了对爱情、宠物、梦境、宗教迷思等主题的观点,像是一首色彩反转的组诗,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哲学般的思考。作者在媒介运用上打破了摄影与绘画的界限,将再现和表现的手法统一起来。反转的黑白负片清楚地记录了被摄对象的光影、影调,明暗关系和银盐密度成为作品的底色,后期施以油画的色彩,描绘出虚构的形象,成为作品的点睛之笔。

宋毅

王玥 《喜满地》  行为剧场,影像 尺寸可变,2020 皮皮胡|摄

王玥一直走的是都市路线,头发一天天地变短,日常的装扮也是潮流向工装风格,关注的艺术全是左派先锋。谁知毕业创作却选择了一个城乡结合的方向,去年暑假她去了一趟甘肃的景泰县,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把落后的农村生活,也结结实实地被当地女性的现状所震撼。于是,她回来后就着手准备做这个创作了。她的这个选择难度非常大,需要从戏剧表演中走出来。要知道,对于戏剧的认知,我们顶多也就是一个爱好者,遑论转换与延伸了,更何况还有文本,简直比登天还难。她为此也吃尽了苦头,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自己开题吹过的牛,含泪也要完成……

事实上她的努力是有成效的,随着对文本的不断推敲与完善,她的创作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感性调动要付诸于创作,这是最为艰难的事,但又容易被忽视,所谓眼高手低即是这个意思。在今天,女性的问题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由于地域、身份、社会地位、生理结构、文化水平等具体的上下文关系不同,我们很难去概括说明她们当下的境遇。所以,女性问题无疑是真问题,但解决的方法往往成了伪方法。那么,王玥是怎么提出这一问题的呢?愤怒出戏剧,她无疑是愤怒的,通过“土豆”这一意象将自身的性别情境与甘肃农村女性的处境结合,以一个四幕剧的结构形式,将编排动作、即兴行为、诗歌朗诵、民间巫术等元素置入其中,把日常经验与精神诉求联接起来,在表演中,她嘲讽、诘问、诅咒、咆哮,构成一个超验的跨时空的精神场域,为她对人生第一次苦痛体验作出强烈而严肃的回应。

张亚谦

初劭玮 《爱屋及乌》  100×150cm,丙烯 油画 着色卡纸,2019

初劭玮  《Meteorite storm》30x40cm 综合材料、丙烯、水彩、着色卡纸  2020

初劭玮的绘画受到关注已有几年的时间,油画系毕业后,对学院绘画的质疑使他的兴趣转向了当代实验性作品,尤其观摩了大量的国内外展览后,成为独立艺术家,探索自己图像语言逻辑是他思考的方向。硕士阶段,初劭玮的作品逐渐从平面走向空间,广泛的兴趣不断吸引他拓展新的研究领域。诸多交互装置的创作同时也影响着他的绘画。作为青年艺术家来说这都是新的营养。

对材料和色彩的敏感、画面自由地挥洒和对偶发效果的掌控,让初劭玮和同代艺术家有了很大差异。也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绘画面貌。每次看到新作,细微的变化,都会变成下一阶段的起点。并给观者带来惊喜。最为可贵的是他没有满足各种展览的入选、获奖带来的声誉,这一点非常难得。也让关注他的策展人多了一份期待。

王风华

吴桐 《 █ →?》  综合材料 其他,2020 皮皮胡|摄

吴桐是一位善于思考并且勤于创作实践的同学,对待艺术创作、学习有着近乎偏执的热情,这些特点是好的艺术作品产生的必备条件。这组观念首饰作品借助研究一般条件下物质材料在固态与液态之间进行转换的隐喻,敏锐的表达了有序与无序、普遍与特殊、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微妙联系。以批判性的眼光,理性审视周遭一切,用材料形态与色彩的跳跃性变化去触摸这个世界深处的脉动。

邢戈

王建凯 《差异与绵延》

190×90cm,机械装置 纸本拓印 机械部件 毛衣 熟宣,一段影像2分36秒,2020

手工编织毛衣被拓印成了符号副本,符号的拟象得以留存,现在的我被迫放弃了过去的我。随后若干个电机渐次开启,躁动着在纷乱中向原有秩序发起冲击,原有的整体、结构、意义被逐渐还原重新定义,轻度的不适感贯穿始终,持久且压抑,这里没有毁灭的快感更没有重启的之后的喜悦之情,这里有的只是对未来的默默的期待。

邢戈

王梓潼 《假如艺术家统治了世界》  定格动画,综合材料 1‘27,2019

从生存论视角看,人们"彼此共在"有着不易察觉的"疏离"特征,并且越是"共在"就会加速的"疏离","疏离"就是服从,服从于"常人"、听命于显示平均值的"常人"。当我们统一行动进入电池仓并启动装置,视频呈现出公共的"周围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是否选择按"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共同沉迷其中,渐渐"抹平"自己,还是像艺术家那样运用感性的力量去追寻自我的自治,统治自己的王国……

邢戈

葛瑞琪 《The Host》  实验艺术,2020

葛瑞琪是个才女,这样说一点不为过。她有个导演梦,我们就一直戏称她为“葛导”,她还有另一个绰号“葛爷”,花里胡哨的夏威夷衫、墨镜是她的标志性穿着,有时候在想她要是生活在90年代古惑仔的时代,她可能就是一个标准的古惑仔,这可能有点危言耸听,但当你真正了解她的时候其实发现她还有些害羞,甚至有时候有些不自信,这样的矛盾体可能成就了她的作品方面的选择。她的作品《THE HOST》是个单频道五屏录像,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戴着卡通面具,米老鼠、兔子、光头强、冰雪公主等,这些面具成下都隐藏着另一个暴躁的矛盾体,她解释到:“浪漫通话世界只不过是我们成长经历的一个范本。现实中我们其实都是暴利的目睹者,遭受者。”THE HOST(宿主)是2012年由安德鲁·尼科尔执导的科幻电影,影片讲述的是在不远的将来,地球被一种名为“灵魂”的外星生物入侵。这种生物通过在人类的神经系统中寄生的方式,来达到逐渐抹灭人类的天性,控制并取代人类的心智,藉由人类的躯体生活在地球。于是,寄生的异族成为了地球新的主宰,而地球昔日的主人――人类沦落为了只剩躯壳的宿主。葛瑞琪则用这样的方式向我们发问,什么是真实的自我?我们会不会沦为另一个暴力的“我”的宿主?

崔凯敏

乔相伟 《搭台唱戏》  200×200cm,油画 油彩 高光笔 修正液 丙烯,2019

乔相伟活泼。他用几年时间构建了一座具有乌托邦气质旋转木马,散发着浓郁亚文化迷人气息。他流浪其中,沉迷于想入非非。有时候也站在远处观望,思考良久。

当然,这一切都是用非学院的绘画方式完成的。

郭涛

梁志超 《坏蛋》  装置,尺寸可变,2020

人类行为的荒谬由来已久,不管是集体性的还是个人性的,近代后更显其甚。每个人都是希望与混乱的奇异混合,这种混合体集合起来就形成了社会,发展出所谓的文明来。然荣光之下,荒诞丛生。只要你稍稍认真地从几乎任何一个方面或角度来观察的话,便能感受到“荒诞”的无孔不入,无时不在。对此多少感同身受的梁志超同学以流行性很强的“泛漫画”图像作为切入口,先后尝试了多种较当代的绘画方式来呈现此荒谬感。不过他最终在放假后放弃了之前以绘画为主的方式,而选为自己比较陌生的装置方式来进行此种感受的创作。这样做倒不是因为他的绘画能力不足,甚至恰恰相反,在某种范围来说,之前这些绘画是很独特、很具有表现力的,大家也都比较看好。但或许,在他内心某个层面上来说,这些方式并没能更有力、更恰当地呈现出他心中那难言的感受。这种独自放弃与重新开始又恰逢疫情肆虐,更显示了梁志超同学的胆识及他对作品不满的向上劲头与坚韧。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他数易其稿、自做道具、又深入充气塑料道具厂、租借场地布展,由繁到简、由装置到影像,几经折腾、煞费苦心。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杜尚的话:重要的是艺术家的状态,而不是艺术家的作品。虽然,其作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品的宽广度与明确性之间的平衡,以及一些技术上的恰当度还需再研磨。不过即便如此,梁志超同学作品中对问题的揭示与其整个创作态度,足以反映他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艺术家所具有的敏感性、独立思考与锲而不舍的品质了。

李建安

吴柏缙 《谈·啖》  装置,尺寸可变,2020

吴柏缙的作品《谈·啖》源自社会现象,他非常敏感的扑捉到了网络文化中最为流行的“次文本”现象,所谓“次文本”即新在闻或内容本身的评论或留言区留下的内容。网友在留言区的对次文本互动的热络程度往往超过了内容本身,但同时不加思索的跟评也造成了网络误导和貌似客观的主观偏离。尤其在新闻和事件频发的2020年,这种现象所导致的网络暴力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偏见、恶意、喷子、戾气横行,过激的言论充斥着整个社区,跟贴正在成为社会问题的舆论场。作者认真地创造了一个荒诞的言语从诞生和到消失的过程,用可食用材料糯米纸为载体,经过一连串庄重的烘烤和调味,从口中诞生的评论又最终被巧妙地送回到腹中,这个过程还被作者设计成为一个网络带货直播,从而具有了双重讽刺的意味。在这件作品中,那些香辣甜酸的产品并非主角,将不负责任的跟评不动声色的还给众人过程才是作品的主体——开始吞食文字饼干的同时,观众也不得不接受对一旦进入集体狂欢就丧失理性的普遍社会现象的嘲弄。

茹泽胤 《社交距离》  装置,现成品,2020

当代艺术对于媒介乃至语境的开放性,先天使自身具备了更多的形式可能,而它的社会面向也在这种交织中被不断推至新的极限。艺术家的美学选择使作为事件出现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样貌,而身体及其活动所具备的能动性,与作品所涉及的社会学意义的讨论更为关键。《大声点!再大点!》是茹泽胤初次尝试以行为的方式表达作品,艺术家以身体投入其中的创作实践往往是在视觉的表象之下隐含着一些社会介入性质的问题思考,作者选择扩音器这一有着明显强迫倾听意味的道具,在行为过程中以身体与扩音器之间的一系列接触和碰撞表达了对话语权问题的自我反思,身体碰触时扩音器发出尖锐的啸叫,混在着事先录制的好的喘息声使情绪与压力的累计到达顶峰,也使紧绷的神经和身体在砸碎这些话语的过程中得到释放。

王檬檬

李帆 《欢迎光临》  公共艺术,2020

“欢迎光临”是在城乡生活中最为熟悉的电子声音,飘荡在商店、餐馆和每一个人潮涌动的市井角落,热情而空洞的呼应着现实的无力感。李帆的身体装置作品以此为题,用一系列现成品制作的装置围绕在佩戴者身体的不同部位,每一件看似滑稽的无用之物都在试图隐藏着无法察觉的孤独和落寞。这些的基于过去的记忆的身体装置以情境体验密切的关联着日常和现实,身体、装置、行走、城乡景观共同组成了投射我们的过去、未来、物质情景和精神情境的“意向弧”(梅洛庞蒂)。

王檬檬

郑新皓 《是如何》  装置,现成品,2020

《是如何》是一件表达焦虑与失语主题的空间装置作品。作者在普通的居室内布置了一系列日常物,如:敲打的节拍器、静默的蚊香、缺失了时针和分针的钟、通过相互钳制的力而固定得蜡烛以及被其挤压的罗兰·巴特的《恋人絮语》……这些物事与空置的房间、昏暗的光线一起,构成了可以传导至身体体验的压力、寒冷、或无所庇护的气氛。作品中隐隐透露的不安源自作者试图保持一种在这空间中能泰然自若的努力,焦虑这个主题在这件装置作品中成为了“无可栖居”的隐喻,而“无可栖居”的动态化和短暂性这两个基本参数决定了个人在世界上为自己确立位置的坐标。作者表达了对现代人的普遍心理问题及其社会学含义的关注,同时也折射了作者身处疫情这一特殊的历史节点的思考。

这件作品对装置艺术中“物”的概念的外延有了较大的拓展,作品中现成品的物质性概念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作品所依附空间和环境,不可见的空气压差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看似平常的毛墙毛地单元房空间和并不打眼的装置一起,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置身其中的建筑环境,用来承载观者由被动观看转换成为主动感受的、被干预的场,以控制、调节观者对空间的物质感觉和非物质想象。对空间物质性的强调,证明了标准、规格的空间是能够通过幻想和神秘感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处理的。

王檬檬

史卓夫 《无人区——樵夫与蛇》  雕塑,金属,2020

史卓夫 《无人区——列车》  

新冠疫情的影响使毕业在即的学子改变了创作环境,改变了创作方式,也改变了对周遭、对事物、对世界的认知。这段居家的日子对于敏于感知、钻研雕塑的史卓夫同学来说,恰是一段反省、思考、探究与实验的有效时期,“樵夫与蛇”应运而生。似柴火般的一捆干树枝与大眼圆睁的蛇头无缝连接,荒诞离奇,又近乎合理,看似独立的个体却因为千丝万缕、复杂多层的关系而紧密相连,“关系”是这个社会存在的基石,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恰如这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只是病者、患者吗?不,整个世界都被按下了暂停键!人类有无数值得骄傲的创造和发明,有无数光辉的文明硕果,但,正如硬币拥有的两面,人类也存在着贪婪、争斗、杀戮、战争。被迫停步时,不妨好好反思。该作品对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的重新解读在特别的今天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姚艳玲

 建构过,保存过,删除过 

 Created,Saved and Deleted 

策  展 人:王檬檬

出  品 人:崔   迅

推  介 人(按姓氏拼音排序)陈晓春  崔凯敏  董钧  何军  郭涛  李建安  苗鹏  史纲  宋毅  王檬檬  王风华  武小川  许欲晓  邢戈  姚艳玲  张亚谦  张舒野  张春霞

开幕时间:2020年7月11日(星期六)/ 17:00

展览时间:2020年7月11日—7月31日

展览地点:西安崔振宽美术馆(7号厅)

参展人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初劭玮  葛瑞琪  黄少枫  梁志超  李贤文  李帆  牛童  乔相伟  茹泽胤  史卓夫  吴桐  王建凯  王梓潼  吴柏缙  王玥  杨梓靖  张浩  曾星  郑新皓

专栏作家、前童车马动漫少儿画刊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