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8年10月沪(上海)嘉(嘉兴)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1999年10月30日济(南)泰(安)高速公路竣工,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又过去20年,截至2019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4.96万公里。毫无悬念的是,2020年底这个数字将会突破15万公里。
历史文化名城泰安西部,在京沪、京福高速公路重合线近旁的泰山余脉卧虎山,耸立着“中国高速公路万里纪念塔”。此塔正是当年随着济泰高速投入使用后为纪念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而建。早年,我会在某个黄昏出现在这里,拾级而上,凭栏远眺,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那是难得的一份静谧与绚烂。彼时,纪念塔成为故乡古城泰安的一个时尚地标抑或是新兴景观。
多年以后,我仍然怀念卧虎山夕照,只是纪念塔的印象变得愈来愈模糊。而今所能检索到的纪念塔相关文献却也只是寥寥数语:塔座625平方米,塔高100米,塔体由通向四面八方的公路状设计构成,并汇集于高空观景仓。“在高空观景仓内,近可俯瞰以环城高速为枢纽的5条放射状公路的壮观景象,远可观赏泰山、泰城秀丽的自然风光。”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纪念塔成为中国高速公路真正的“里程碑”——“仅用11年走过了很多西方发达国家50年所走过的历程”。
1931年,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建成于德国。这条从科隆通往波恩的高速公路,长约30公里而已,却是多重意义上的首创。1932年8月6日,康拉德·阿登纳(Konrad Adenauer)宣布高速公路正式开通。阿登纳,当时的科隆市长,后来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他的预言是:“以后的公路就是这样的。”
而在世界东方的一个古老国度,即便此后40年尚不知高速公路是这样的。“什么叫高速公路?我们最开始任何概念都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速公路的奠基人沙庆林,在今年2月故去之前每每回忆当初酝酿高速公路的情形。终于在1975年,中国交通部第一次组织考察团到日本见识高速公路。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提出了一个新课题——“高速公路修建技术”。1980年代初,作为国家“十二个”领域技术政策交通部分起草人的王德荣,竭力主张把建设高速公路写入技术政策,而当时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也不过是100多万辆。王德荣历任国家经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总经济师、所长,近30年后向我描述了力排众议的那段经历,“国内有一股强大的反对声音充斥着报章杂志,但高速公路技术政策确实关乎未来几十年我国公路建设发展方向。”
这样的争论持续了数年……直至1989年7月,在沈阳召开的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指出:“高速公路不是要不要发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发展”。此前5年,沈(阳)大(连)“汽车专用公路”(后被正名的“高速公路”)艰难迈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此前9个月,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一切刚刚开始!
“中国高速公路起步时间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大约半个世纪嘛,但并不妨碍我们起点高、发展速度快。”王德荣给我提供了一组数据,证明“后来居上”的中国高速公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车里程1990年居世界第19位,1994年第8位,1996年第7位,1998年第6位,1999年第3位,2001年第2位,2011年第1位。
通车里程从0到10000公里,“中国高速公路万里纪念塔”成为这个东方大国高速公路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见证。20年前,济泰高速公路的通车也藉此成为中国公路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如今,一条新的济泰高速公路正在为全国通车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做出贡献。
这条全长约55.9公里的济泰高速,途经济南南部山区的红叶谷、锦绣川,泰安的泰山、徂徕山、汶河等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山东“最美高速公路”。公路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在9月底前主线贯通,并实现年内建成通车。届时,济南至泰安车程将缩短至大约28分钟,对泰安快速融入省会都市圈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当我们回顾高速公路发展历程乃至整个中国公路史,数字代表了速度,那是“中国速度”,数字也代表了精神,那是“两路精神”。继往开来,轰轰烈烈的“交通强国”建设已然拉开大幕,数字又会成为一个国家崛起一个民族复兴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