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鸿  >>  正文
陈文鸿:会否世界大战?
陈文鸿
2020年12月27日

全球大疫带来的最大影响是全球化的进程逆转。

特朗普的反全球化是反美国不能控制的全球化,他要求的是美国优先的全球化,也即是回复到战后初期或冷战刚结束时,美国主宰一切的全球化。 实际上是重建美国的全球霸权,打击异己或有利益供美国抢掠的国家。 这是比以前的美国强盛时代不同的强盗式全球化,回归到美国扩占西部的野蛮粗暴。

但疫情引发对全球化质疑,甚或要逆全球化的因由不同。 疫情使国家城市封关罢市,以至锁国--封锁本国也封锁他国。 目的是截断疫病的传播,保卫国民的人命安全,这是公共卫生的国家安全。 由于封关锁国,进出口运输与贸易受挫。 过往的全球化与自由贸易使各国形成专门化的生产,一国再不自给自足。 而当疫病来临时,公共卫生和医疗用品、药物本地本国不生产,或生产不足。 外贸断绝,便会陷本地本国的医疗体系于困境。 俯仰求人亦未必可有足够及时的供应,由此而构成了国家的公共卫生和医疗的危机。 不管国家财政怎样富裕,医疗设备与水平怎样先进,没有进口,或进口不足成无米之炊。 而在医疗卫生之外,封关锁国,人民还要食物供应,大多发达国家已减少农业,本国生产不可能完全自给自足,粮食安全的问题也因此而提上了政治议程。

此外,国际全球化的跨国供应链式的制造业生产方式也备受疫情冲击。 由于跨国运作会涉不同国家的不同疫情风险,只要其中主要环节所在国家或地方的疫情严峻,出现封城,供应链的上下游连接便出现断裂,整个供应链便会停工待产,疫情持续便损失重大。 更关键的是原来的市场被已经克服疫情的国家与地方的生产替代,一段时期的停产减产对企业会带来沉重的财务打击,恢复原来的市场也不易。 特别是疫后经济全球都陷于低迷,总需求减少,竞争加剧。 一些企业,越是大的跨国企业,越会感受更大的压力,容易倒闭。 由于工业生产减少,企业倒闭带来的经济问题,使得更多的政府担心国家的经济安全。

此外,疫情是跨国传播,像美国、巴西、印度,以至英国、瑞典、意大利等防治失策,变成病毒的输出国祸延别国。 其他各国为保本国安全,必然采取政策措施隔离。 像欧盟的松散邦联制,各国还是互相封锁,也缺乏协力防治疫病,大难临头,各家便自扫门前雪。 又如美国联邦政府防治失策,便一方面在国际上抢购医疗卫生物资,以至疫苗。 另方面把政策失误的责任推诿外国,全无国际道德与伦理责任。

过去半世纪是全球化、自由化和区域一体化,似乎朝向国际规划来解决国与国的纷争,也把不同国家用贸易、投资等方法整合起来。 可是先是特朗普与美国极右派的美国优先,破坏国际秩序,继而是全球大疫,凸显各国各自不同的利益和安全。 疫后世界可能便回复到两次世界大战中间的格局,各国竞争,不择手段。 会否因此而爆发真正的世界大战,而不是过往两次主要是属欧洲的大战呢?

香港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