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生  >>  正文
孙瑞生:黄土地上的农民家庭图书馆
孙瑞生
2021年04月29日

40年前,有一位名叫杜德建的年轻人在山西省永济市卿头镇张坊村的低矮平房里,办起一间黄土地上的农民图书馆。当年,没有场所,他就将准备结婚用的房子腾出来作为书屋;没有书架,他就垒砖搭板,用家里仅有的一张方桌、四条长凳搬来充当;没有资金,他便到同学、亲戚家去凑,用自己瘦弱多病的身体去挣。四秩光阴,芳华已逝,这座全国首家农民家庭图书馆早已成为农民的“致富智囊室”和“丰收设计屋”,而杜德建自己,更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步入了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的新时代。

谈起建立图书馆的初心,现在就职于永济市卿头镇中心学校的杜德建将我们带回了1979年的晋南农村。“那时候刚刚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沉积多年的生产热情一下子迸发出来,但因科技知识匮乏,错用农药、滥施化肥的现象时有发生,乡亲们损失惨重。”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在18岁的杜德建的脑海中愈发强烈:“何不为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出把力?我横下决心,要在家乡这块贫瘠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农民自己的知识殿堂。”

那时,杜德建的家境并不富裕,为了挣钱,他夏天卖冰棍,冬天做花炮,还俭省下父母给他的结婚钱,全都用在订购书报上。就这样克勤克俭,1981年1月1日,他的家庭图书馆在艰难中诞生了。从那时起,杜德建坚持每年自费订阅上百种报刊,从未间断。与每月百余元的微薄工资相比,两三千元在那时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好在苦心人天不负,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杜德建艰难创办图书馆的这些年里,始终有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支持:运城市教育局、科协、武装部赠送了书柜,运城市政府、韩韩汽车厂、水泵制造厂筹来了书款,山西省文化厅、新华书店捐来了图书,太原理工大学还为这间黄土地上的图书馆带来了第一台多媒体和电脑,更有不少好心人,在几十年间陆陆续续送来了上千册书籍。

然而与硬件设施的困难相比,如何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拿起书本,是杜德建要面临的更大挑战。

开馆之初,由于“种地凭经验,丰收靠老天”的传统观念,有的人出于好奇,转一圈就不再来了;有的觉得书报内容不够刺激,看不了几页就走了;还有人说,咱是一个农民,不想干啥大事业,少了你的图书馆,我照样种田……让农民走进图书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让村民们来借书看报,杜德建想尽办法。他请人自制了台球桌摆在家里,指望村里的年轻人玩罢台球能看本书;又托外甥组装起一台黑白电视机,吸引老幼妇孺走进图书室。

慢慢地,有人主动上门借书了,他又提出“借一带一”——借书不收费,但要带一个读者来。同时,报纸上有适合在当地推广的新技术,杜德建先在自家地里试验给村民们看;还成立农民夜校,并办起《科技兴农小报》免费送给群众。

一段时间后,来他的图书馆看书读报的人越来越多,种蘑菇、养鸡的学习技术,年岁大的人翻看《毛主席诗词》,在村里主持红白喜事的,也不时来抄两副新颖的对联。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图书馆挤满了人,因为看书读报,我们村封建迷信、打架斗殴、聚众赌博的现象特别少,代之以科技致富、文明礼貌之风盛行。”

 “尚运社从头至尾在这里读书,他种过蘑菇,卖过豆腐,干过养殖,早就通过读书在致富路上大显身手;做水暖电的杜立俭也是图书馆的忠实读者,现在他在电工中出类拔萃,利用自己的技术在运城市开辟出一方天地;还有从图书馆了解到葡萄种植技术的樊巧玲,她种的葡萄颗粒大、甜度高,收成特别好……”说起这些,杜德建话语中充满自豪。

来这里读书的乡亲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图书馆,“每每丰收时节,巧玲就带着葡萄来了,我在图书馆忙,顾不上秋收,同村的读者们早早就帮我做好了地里的活,农民们的质朴最让人感动。”杜德建的叙述里,有着难抑的喜悦。

而在这喜悦的背后,却有着数不尽的汗水与泪水。

“我的工资在书款面前是杯水车薪,出门采购图书,冬住候车室,夏住街道旁,喝一口凉水,啃一口干粮,没有住过旅店,更没有舍得下过饭店,去石家庄买书被偷了包,我就在三伏天扛了十天水泥,又赚了钱带书回来。”昔日的苦难经历依然深深留着杜德建的记忆之中。

然而身体的劳苦,杜德建并不放在心上,更令他感到辛酸的是对于亲人的亏欠。

他曾把给女儿买新衣的承诺忘得一干二净,在春节前夕将随身携带的钱全部买了书,当踏进家门望着女儿企盼的目光,听着村里不断响起的爆竹声时,一种无以名状的酸楚涌上心头;也曾因“挪用”500元钱订报,放弃为父亲做寿,父亲次年带着病疼离开人世,让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由于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在了图书馆上,更让妻子跟着自己吃苦受累一辈子。

直到2016年,杜德建一家才搬出漏雨透风的房子,结束了“白天站在屋里看太阳,晚上躺在床上数星星”的艰苦生活,但看着乡亲们送来的“为大家,舍小家,一家辛苦富万家”的条幅,杜德建觉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没有白费。

但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碎片化阅读与短视频再一次夺走了图书馆读者的注意力。杜德建不无担忧地说:“看着读者少了,我总害怕图书馆哪一天会倒闭,那么多图书和报纸就成了废纸,人们一旦不再读书,社会就会越来越浮躁。”

“顺应技术的发展,跟上科技的潮流,是对抗过度娱乐最好的方法。”为此,杜德建在夹缝中求生存,他做起了“图书漂流”,把让群众“走进来”变成图书“走出去”,还用微信建起农民科技群实时分享最实用的农业技术,昔日的《科技兴农小报》转战线上,覆盖了更多有需要的农民,渐渐地村民们又重新走进这个安静的阅读空间。就这样,在快节奏的电子信息时代,这个小村庄里的图书馆仍然“生意兴隆”。

如今, 杜德建的“家庭图书馆”不仅没有衰败,反而日子越过越红火,由原来土里土气的小平房,变成时髦漂亮的二层小楼;由原来的一张桌子两条凳,变成现在的新型多功能图书馆。馆内有报纸968种、期刊326种、图书4万册、电脑2台,空调、彩电一应俱全。

夜幕降临,杜德建的农民家庭图书馆里又点起明灯,书声人影里,他写下这样的诗句:“孩子们,在追逐初升的太阳;青年人,在编织田野的希望;老年人,在寻觅冬日的暖阳……图书室的灯光,泄出门窗,多么耀眼,多么明亮;把清静的夜,推向红日欲出的东方!”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