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凯  >>  正文
廖德凯:离焦虑越远 离教育越近
廖德凯
2021年05月17日

“我不要学霸了,我就要我儿子!”当田雨岚和闺蜜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泪流满面,有的感同身受,有的幡然醒悟。

这是《小舍得》中的一个场景,却是当下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一个普遍问题的折射。作为一部反映现实教育问题的电视剧,《小舍得》既切中家长教育焦虑的痛点,又给出了纾解焦虑的正确观念,确属不可多得的优秀的教育题材作品。

教育题材其实属于近来影视剧投入的一个热点,不少教育题材影视剧聚焦当下父母的焦虑情绪,直击子女升学、出国留学、代际冲突等教育痛点,获得广泛关注。对此类剧情,一些专家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认为,创作者不能一方面贩卖教育焦虑,一方面又脱离生活实际。如今同类作品扎堆,为博得高收视和话题度,不少剧集的创作陷入了同质化严重、不切实际、过度贩卖焦虑的泥潭。

在育儿问题上,教育焦虑本身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如果教育题材的影视剧不展现焦虑的话,显然脱离了实际。但如果过分的展示焦虑,则可能陷入贩卖焦虑的泥潭。毫无疑问,不切实际没有观众来关注,而过度贩卖焦虑,则将在社会上产生负面效应,加剧社会的焦虑情绪。把握其中的度,不仅仅是投入资金就可以解决,更需要制片方深刻了解家长的痛点,还需要真正地了解教育,正确传导教育观念。

现实主义题材历来是最受关注的题材,因这类题材与人们生活最为贴近,可轻松将自己代入其中,或者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或者找到“身边人”。家庭教育题材广受观众追捧,也是因为子女教育问题在有了子女后,几乎成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问题。中国自古提倡“文以载道”,要求作品能够传递正确的道理,为世间留下有益的思想,影视剧作为当代“文”的传承的重要载体,自然也不例外。

教育成为家长的焦虑,与残酷的社会竞争有关,更与教育观念被极端化利用有关。在教育产业部分从业者极力推动的焦虑普遍化面前,许多原本“佛系”的父母也变身“虎爸虎妈”,着力将孩子变成“鸡娃”。“鸡娃”在爱的名义下,整天奔波于学校、培训班之间,在家庭中难以享受到亲情,感受到爱和快乐。在孩子偶尔的“反抗”中,还会引起父母的委屈,觉得“还不是为了你好”。《小舍得》中的田雨欣在孩子生病之前,也是这样的“虎妈”,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孩子“这么累这么苦”。

孩子这么累这么苦,是家长在家庭教育里“错位”“越位”导致的。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爱和陪伴,感受真正的生活,感受生命对家庭成员相互间的意义和责任。而不是回家后,如同进入另一个学校,简单地重复在学校已经非常疲惫的内容,耳边听到的仍然是“老师”的声音。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往往会对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好的性情进行容忍,“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没有真正尽到孩子成长导师的责任,而是去抢学校老师的饭碗。

在教育上,家长离焦虑越远,离学校教育模式越远,往往离真正的教育真谛和家庭教育的目的越近。近期一些孩子在学校由于处理不好生活中的问题导致的悲剧,令人痛心疾首。每个家长在这样的新闻里,都不应当关注自己“以为的真相”,而是要反思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变:关注孩子的成长,而不是关注孩子眼前的成功;关注孩子对爱和责任的成熟,而不是让他们在青春的萌动中失去对真爱和生命的敬畏……那么,悲剧无疑会少很多,家庭教育才会真正结出应有的果实。

(原发5月14日《现代教育报》)

(作者系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长)

专栏作者,知名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