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城君  >>  正文
张城君:愉悦出行,从品质开始
张城君
2021年06月25日

获悉,6月11日至6月15日,为期5天的全国铁路端午小长假运输圆满结束,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5231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加1880万人次、增长56.1%。(6月16日澎湃新闻)

近年来,大众旅游热度逐渐攀升,即便是端午小长假,也因为文化的包容与多元,而有了多元的选择。在百姓眼里,火车票好不好买、火车出行方便与否、百姓出行的需求是否能满足……这些切身利益一下子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

从“厕所革命”,到“刷脸”进站,从高铁成网,到电子支付,铁路部门在优化出行方面的惠民举措正让百姓获得更好、更便捷的出行服务。如果和以前作对比,如今的铁路出行确实更为和谐舒心。特别是2020年电子客票的全覆盖,则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一证通行”的进步与便利。百姓出行,正变得更加美好。

不过,社会的不断进步也推动着大众对美好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如今大众的思想观念、生活口味和精神追求,早已不同往日。

遥想“绿皮车”时代,购票进站的“肉体搏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的车厢……那样一个拼体力和耐力的年代,是不可能出现以年老者出行为主的“旅游团”的,某种程度上,正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和运输能力的提升,以及嵌入其中的高铁技术、互联网购票、刷脸进站等种种科技的融合,才促成了“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现象的出现。

民生改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更是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随着高铁网的不断拓展,铁路客运已保持10多年快速增长势头,“十三五”期间国家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149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90亿人次,较“十二五”期间分别增长41%、152%。事实上,近年来,铁路部门皆在不断创新与完善为民利民的服务理念,意在利用民众对出行方便、快捷、舒适的追求、期盼心理,通过不断提高运输能力、改善设施设备条件、完善服务体系,落实老年人和脱网人群服务保障措施,织就起暖心为民的交通网络,不仅让百姓感受到了铁路改革的“民生温度”,同时与广大旅客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友谊。

乘坐火车出行,你我都是旅客,只要细细回味这史诗般的出行滋味,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铁路有太多的“变”与“不变”,而它的“变”与“不变”,恰恰就是时代向前的缩影,既反映了铁路的发展和进步,也提示着需要努力的方向。

“走得了”是刚性需求,“走得好”则是切身体验。在笔者看来,让出行成为百姓美好生活的“必需品”,就必须紧紧抓住“让旅客体验更美好”这一关键,大力营造“蝶恋花”的供需环境,加大服务创新,在服务质量上实现“原地起立”,在服务产品上争取“发展起跳”。让大众看到其服务不再仅仅局限于扫地、扶老携幼、端茶送水等传统项目,而是不断满足不同人群出行需要的延伸服务或增值服务。这样,才能使发展的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诚然,对我们而言,感受最深的是,中国铁路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时代,一种更加尊重旅客幸福的愉悦出行模式正走向“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感人境界,让我们为之鼓掌。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站党委宣传助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