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和强国基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8月2日推出5集大型纪录片《强国基石》,每集30分钟,分别是《筑基》《自强》《奋起》《蝶变》《逐梦》。
节目主要表现的是工业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历经百年奋斗,实现了从落后的农业国向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跨越。本片立足当下,映照历史,远观未来,以鲜活的人物故事来承载“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宏大主题,目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观点。从财经视角彰显当代中国综合实力的由来,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礼。
(一)全景立体呈现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彰显制造业强国基石的作用。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建造了一个新中国。“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这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业奋斗史,从无到有,发愤图强。在峥嵘的革命岁月里,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积聚着工业化的力量。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的各种工厂已达到了80多家,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工业播下的一粒种子,发芽壮大,支持根据地建设、支援革命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通过重大项目引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在中国短时间内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雏形。
在内有困难、外有压力的情况下,中国自力更生,集中力量建设核、航天、航空、船舶等国防科技工业,重大装备、原材料工业给国防工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序幕后,调整产业结构,轻重并举,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中国工业奋起直追,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0年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从第一炉铁水到10亿吨产量的钢铁大国,从一台机床到600多个门类齐全的制造工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生产方式变革,到产品质量变革,再到产业结构变革,中国工业经过艰难“蝶变”转型升级。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如今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包括41大类,207个中类和666个小类。能够生产从服装鞋袜到航空航天、从原料矿产到工业母机的一切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唯一的全产业链国家。中国在家用电器、建材、高铁技术、风力涡轮机和电力设备、特高压电网,太阳能电池板,核能和石油天然气设备,化工等领域领先于世界。
该片深刻揭示,惟有制造业才是国家经济命脉和强国基石!建国70多年来工业战线的辉煌成就是综合国力的基础和支柱。而70多年工业发展背后也有着重要支撑,那就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比如,社会主义改造将各种不同形态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这是制度变化;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体制变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机制变革。党的十九大和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出新旧动能转换,发展数字经济,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二)政论情怀,故事表达,生动讲述“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工业故事,展现最美制造业者奉献的风采。
《强国基石》,虽然是偏冷的工业题材,但始终以人文热度围绕中国制造业者这个中心主体来展开故事,热情讴歌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风采。
首先,从财经视角揭秘了峥嵘的革命岁月里“边区的命脉、中央第一财政”的故事。由老盐工王世强回忆和延安博物馆实物印证,1940年,为了缓解边区经济压力,八路军359旅4支队2000多人进驻陕北定边,开凿出175孔土窑洞,他们铺草为床,垒土为灶,没日没夜地打盐。仅1941年,定边盐场的产盐量就超过了70万驮,为边区换回了药品、钢铁、纸张等大量急需物资。它曾被誉为“边区的命脉、中央第一财政”。
其次,用故事展现了老一代产业工人和新时代产业工人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风采。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仅过了一个多月,党中央就做出了迅速恢复鞍钢生产的重要决定。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要恢复鞍钢,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而老一代鞍钢工人和技术人员克服重重困难,不到5个月的时间,鞍钢就生产出了第一炉钢水,此时距离共和国成立还有半年的时间。如杨承中,中国一拖集团退休职工,回忆“没有专门设备,但有万能工人”的艰苦岁月里,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生产了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那一天是1958年的7月20日,一起诞生的,还有它响亮的名字:东方红!1202钻井队是首支年钻井10万米的钻井队,曾被命名为“永不卷刃的尖刀”。今天,新一代工人赵建伟他们即将开打一口新井。老一代产业工人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再其次,在世界最高难度的挑战面前,彰显中国工业技术人员精益求精攻克难关的智慧。如铷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的精度的心脏,外国技术封锁,在没有资料和引进元件的条件下,贺玉玲,航天五院西安分院铷钟产品首席专家,带领团队自力更生,终于研制出这一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把中国北斗三号的授时精度提高到10纳秒,超越了世界最先进的卫星导航精度。
又如自从1897年世界第一台柴油机诞生以来,全球各大公司在热效率提升上的进程十分缓慢,一百多年时间,热效率才从26%提升到46%,而面对这一世界级难题,窦站成,潍柴动力发动机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带领团队把热效能提高到50%!突破极限的动力变革将书写全球内燃机的产业新格局!
火星探测是中国迈向深空的第一步,中国航天,逐月追星,步履从未停歇,未来还将开展载人登月,并准备去探测远在7.8亿公里以外的木星。孙泽洲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带领的团队正在向新的更高科技难度发起总攻。
该片见事、见人、见精神,其人物故事和风采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相册。
(三)炫目呈现大国工业视觉奇观,精良制作拍出了中国工业生产美。
该片摄制团队40多人,足迹遍及祖国18个省市自治区,行程20多万公里,仅用四个多月的时间,用辛勤汗水拍出了中国工业美。4K超高清摄制,航拍、穿越机、车载拍摄、360度拍摄等多种拍摄手段展示中国工业视觉奇观。重画面语言,造型语言,构图精湛,剪辑考究。可以说,是财经题材纪录片精品。
首先,该片打破传统工业题材缺乏吸引力叙事节奏慢的窠臼。用富有极强冲击力的镜头,展现大国重器生产过程,让观众体验到科技的力量,体验到工业生产的宏伟和视觉美妙。节奏快的镜头转换,炫目的镜头和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十分强烈。如济南二机床厂,呈现一场五轴机床的”舞蹈”,两个摆动轴在数控系统控制下实现五轴联动,划出优美的曲线。新时代工人包鹏超是这场”舞蹈”的”导演”,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这场五轴机床的舞蹈,济南二机床下的功夫绝不止十年。
其次揭秘性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大国神器中,如超大型盾构机、15000万吨水压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系统、数字光导探测器技术等等,首次公开亮相,激发国人自豪感。
《强国基石》还通过三维动画、知识点游戏化讲述等多种手段,打破圈层,跨圈层传播,多维度落地。在电视端、短视频端、微博端、微信端等等收割流量,截至8月8日,总阅读播放量达2090.1万,设置话题词阅读量达3419.3万。
节目得到了工信部副部长的肯定和表扬:“你们成功把冰冷冷的工业,以历史的视角,用鲜活的表达方式,有了温度,有了情感,不仅回顾了历史,展示了现在,还远观了未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喜闻乐见的大片!”
《强国基石》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力打造的纪录片项目,也是财经节目中心继《动力澎湃》《大国建造》《红色财经·信物百年》《雪莲花开》《红色金融路》等庆祝建党百年打造的精品系列节目之一,从中可以窥见总台在财经领域不断突破跃上舆论引领制高点和高质量发展进程,以专业水准,匠心的精良制作,不断打造财经题材纪录片创作扛鼎之作,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王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