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超  >>  正文
邢云超:从“小上海”到大上海: 县域经济主动融入都市圈是创新之举
邢云超
2021年08月24日

7月中旬,笔者因故上海逗留3日,期间借机参观调研上海社会经济与民生民情。有上海朋友问及此次对上海的印象,“不知道是上海发展太慢还是本人进步太快,上海此行,没有了以往的震撼和感叹”。这位朋友或许有些吃惊甚至失望,此番感受似乎幽默了一把,但毕竟是个人直觉和本能的正面回应。

大上海的伟岸

长期以来,上海作为中国靠前的一线城市,始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和全球标杆城市之一。之所以不能轻易察觉其风雷滚动和浪潮澎湃,一方面是中国所有城市都在争先恐后快速发展,从城市格局、市政规划和硬件设施看已经令人难以识别,另一方面则是上海文化基因隐身繁华之后,厚重又魅力,如若不够仔细谛听和近距离体察,未必能够感受到其蓬勃脉动。

从量变到质变,从形式到内容,守正创新、默默深耕是上海的性格,彰显人性、内化思想始终又是上海的气质。上海不仅拥有逾百个红色文化亮点,而且亦有全球资本积聚、名流熙来攘往的豪迈外滩。让人怀旧的江南三民文化村、十大浓郁民族古风景区、传统文化和市井习俗代表的豫园及城隍庙及周边十大精神象征的文化古镇均令人流连忘返。

印象之中,香港人喜欢去深圳寻找商机,广州体验早茶,北京偶遇佳人,而到上海却是感受文化,获得某种精神慰藉。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带龙头和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在金贸、航运、国际经济及国家创新诸方面,扼守长江入海口,傲视日本九州岛。这里既有“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又有59个国家的91个城市互设领事,在服务华东地区的同时,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做贡献。

小上海的魅力

上海牵手江浙和安徽,引领超级城市群,但鲜有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竟影响并快速引领一个地域相对偏僻的皖西北小城,安徽省界首市。界首占地66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万,地区生产总值216亿元(2018)。2020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及2021年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家县市。1947年10月界首建市,属阜阳市代管县级市,别名小上海。

早在抗战时期,日军入侵华东,迫使南京、上海商贾云集于京九及欧亚大陆经济带交汇之处。界首历史悠久,文华物萃,背靠中原腹地,直面华东经济圈。由于当时未受日军直接侵扰,该地区人口激增,经贸繁荣,“小上海”名噪一时,文化文明美誉远扬。改革开放初期,界首承继工业兴市基因,一度形成20多个行业2千多个品种的生产体系。酿酒、塑料、医药、造纸、纺织、鞋业及制革在国内市场拥一席之地。

随着高铁、高速公路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小上海融入大上海经济圈,建设界首经济强市愿望不可抑制。科技创新、科教兴市、强化基础农业、发展重点工业及改善生态环境异军突起。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城市,任寨乡亮集村,舒庄乡大顾村等多个生态村孕育而生,两湾湿地、生态公园、曹田沟及颖河坝植被茂盛、花团锦簇。

界首人勤于创新。新发明新创造在全国县域经济中享有盛誉。加快创新平台、创新载体、科技体系、人才引进及公共服务建设前提下,界首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创新机制,全社会研发投入GDP占比2.4,万人有效发明专利逾10件,居皖北县市首位,是安徽省的1.2倍,2019年界首上榜”中国县区专利与创新指数“之”中国创新百强县“,企业专利权、商标质押融资超3亿元。

界首人乐于发明,从高科技到日常生活,从保健到娱乐,发明创新成为时尚。借力乡村振兴,美化社会环境,年届8旬知名艺术家吕云于发明智能景观卫生驿站,既简易实用,又颇具审美情趣;针对中青年肥胖人群增多,造成睡眠障碍和健康安全隐患,爱思考爱观察的民营企业家许飞,发明了“止鼾神器”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多项设计专利。

搭乘出海之船

早在2019年“第二届进博会界首市(上海)推介会”上,”双创高地产业新城“的界首市以全新姿态向全球展示风采并发出合作邀请。时任界首市长何逢阳与原上海铁路局长刘连清、安徽省政府参事顾立军及罗马尼亚商会会长等中外代表百余人分享了界首宏大愿景及从春秋时期”养成“到抗击日军的”小上海“,再到有温度、有情怀、有品位的质感慢城的千余年历史和文化积淀。新的历史时期,界首立足新起点,打造新品牌,吉祥三宝、崇文教育、云韵科技及翰墨园等名声鹊起。

为加快融入长三角,界首市以智汇界首创领未来在科技、金融、人力资源诸方面搭乘上海大船出海。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对接上海高端科创资源,借力上海提质增效,获得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据悉,深圳、南京、合肥离岸中心将以此为鉴,建立企业轮值制,成为企业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鼓励企业家尝试离岸孵化。上海“光元科技并证统一数字身份平台解决方案”、北京”中核融城计量检测项目“及”合肥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应用及产业化进程规划“等涉及区块链和新材料异地项目颇受专家肯定。

2019年底界首高铁开通之日,界首市组织200多位来自文教、科技、医疗和企业的政府学习考察团赴上海取经问道。去年十月,上海10多个三甲医院的22位医学界名医赴界首义诊,县级小城与特大城市因此有了健康医疗与公共卫生的对话与合作。英雄不问出处,以人为本救死扶伤,两地同谋共建健康高质量发展路径肇始于此。

合作共赢是导向

大帮小,强带弱,从下乡扶贫到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原理未必有不同。但是,跨地区寻求联姻或“飞地”越域融入都市圈乃创新思维。界首市的实践,突破了理论桎梏及制度框架,当属机制创新。大城市有自己的伟岸,小县城有自己的气质。寻求个性发展,实现自我突破堪称县域经济突围和再生之有益探索。

目前,在国际大环境和国家大战略背景下,提升理念,深化改革,只争朝夕,勇于承担,已成为不可逆转之势。不同级别的城市有其自身功能和战略定位,但是,打破地理藩篱,实现非常规发展又是地方政府和主管领导的认知、智慧、格局及治理能力的充分彰显。县域经济如果只能够停留在一域之间,一县之内,那么创新可能是纸上谈兵。

截止去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域2844个,其中县级市388个。县域经济尚处于总体较低水平,但后发优势良好。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手,既承载产业转移,又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及人工智能渗透并全面参与到每个乡村,丰富经济业态,促进产业融合,甚至内外联动,将三农链条延伸至特大城市及国际市场。

俯视县域经济的传统静态思维已不合时宜。财政、商务、统计等职能部门需要协调统筹、动态观察、客观评估,利用大数据出台新政策,在域外管治和飞地发展上消弭理论边际,打破地理壁垒,夸行业跨部门方向疏导,协助和服务基层发展,实现多维并举与合作共进,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包容性,完整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在提质增效过程中缩小城乡差别与地区差别,从而实现共同富裕。

未来任重而道远

8月20日,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负责人举行专题视频会,主张深入一体化,聚焦高质量,交流协同发展事项,紧扣“3使命7任务”密切联手各扬其长,强化分工合作,加强苏浙皖合作对接,发挥上海动力源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形成整体竞争力和新发展格局,提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和结对帮扶,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联建科技创新共同体,融入大虹桥枢纽共享优质公共服务,增强和协同欠发达区域高质量发展动能,探索一体化制度创新。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皖北居民频繁往来上海,早出晚归已经成为时尚。然而,生活工作和交往基础上,还要在发展理念和治理水平上彼此互动,学习上海“敢于树立标杆,专于解决问题”。7月中旬,阜阳党政考察团赴上海交流学习并与徐汇资源对接,探索推进一体化制度创新。基层干部不仅要谙熟经济管理、金融科技、数字技术和融媒体而且需要树立目标导向,以“规划引领,文化先导,生态优先及科创主导”发展思路,做到“吹糠见米”,善作善成。

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第6期“求是”署名刊文“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指出,与江浙相形,安徽县域经济体量小,民营实力不足,一些地方没有打破惯性思维和传统路径,舍不得产业层次较低的坛坛罐罐,不敢腾笼换鸟,更不擅破立并举,因之,提升观念,放大格局及加大执行力乃势之所趋。强化理论知识和系统科学学习,加大干部交流“双招双引”力度,活化流动机制则不可避免。

2021上半年,长三角县域经济总量前40名中,江苏23个,浙江15个,而安徽省仅合肥左右臂肥东和肥西上榜。虽然40强县域经济GDP之和高达26748.36亿元,在省域经济中位居前7名,但相对滞后的县域经济接入长三角产业链,分享并利用都市圈发展红利迫在眉睫,“在区位、载体、政策及时机处于历史上最佳叠加期,有没有主动出击深度融入大发展的自觉,值得扪心自问”,“眼睛向东看,身子往东靠,步伐往东迈”,业已成为安徽县域发展实现突围之战略思维。

智库专家,社会学学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现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