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支前队再踏新程 ——江苏省连云港警备区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掠影(三)
杨应森
2021年08月31日
(图为连云港警备区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点验。乔宗帅 摄)

我到达连云港的当天,正遇上今年第6号台风“烟花”带来的狂风暴雨。

风雨交加、巨浪拍岸,港口集团东方分公司武装部部长陈业明全然不顾,在码头指挥民兵,紧急装卸部队急需的军用装备。

(图为陈业明部长在码头工作现场接受采访。唐跃 摄)

连云港港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和新”丝绸之路“东端起点,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货运量本来就大。这批军用物资装载任务时间紧急,陈业明当即协调,挪出2万平方米的场地、倒排船期,夜间装载出口轿车,白天装卸部队装备。

在码头现场,陈业明告诉我,“为了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我已连续工作了两个昼夜。”在陈业明的带领下,港口民兵提前完成了货物装卸任务,保证了出口物资和军用物资装载两不误。

(图为连云港港口全貌。资料)

连云港警备区政委曹耀生对我说:“这就是当年‘支前’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在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我从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展品中,看到了连云港人民当年用小推车和担架踊跃“支前”的场景,体会着陈毅元帅说过的那句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图为当年连云港支前小车队用独轮车把粮食运往前线。资料)

解放战争中,连云港地区的群众组成支前总队,在宿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中运送物资、伤员,前后转战3个多月,7336人立功;1948年10月,连云港地区的万人小车纵队支援淮海战役,历时99天,运送粮食200万斤;赣榆县担架团4000多民工中唯一的女性董力生,孟良崮战役结束后被评为“钢铁担架团一等功臣”和“支前模范”,她在淮海战役“支前”使用的小车,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图为灌云县4位援鄂女民兵和“时代楷模”王仕花[中]在灌云县人武部作报告。李俊达 摄)

警备区司令员王先桥告诉我,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硬仗中,连云港民兵再现了当年的“支前”精神,涌现出许多新时代的董力生。”

灌云县人民医院产房护士长臧艳,儿子不到两岁。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她主动申请参加援鄂医疗队。臧艳说:“作为一名护士,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作为一名民兵,援鄂抗疫是我的战位。”她毅然将儿子交给丈夫,投入武汉的抗疫第一线。

(图为赣榆区退伍兵宋明译[左一]在武汉协和医院当自愿者。资料)

2020年大年初五,赣榆区退伍雷达兵宋明译,就驾驶私家车,“逆行”1000多公里到达武汉,先在红十字会做接线员、又到武汉协和医院做志愿者,装车、运送、卸车,每天“满负荷”工作十多小时。连云港市委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该市共有32名民兵医护人员参加了援鄂医疗队,分别在武汉多家医院救治新冠患者360余名。

说起当年的“支前”,王先桥司令员认为,新时期的“支前”应突出备战意识,服务应急应战,连云港警备区正在探索民兵应急分队与地方应急管理力量的联指、联训、联建、联保,民兵的演训必须立足实战,做到实兵、实装、实案。

(图为连云港民兵应急分队与地方应急力量联合训练。米东锋 摄)

连云港市属民兵应急营综合救援一连连长茆永鑫告诉我,连队95%以上为退伍军人,许多人来自海军陆战队、武警雪豹突击队,不少人服役期间曾参加过汶川地震、天津港爆炸等重大应急抢险救援任务;港口集团公司组建了民兵专业保障队伍,开展港口各类型机械装备的操作及抢修、受损铁路线路信号的抢修、通信、供水、供电受损设备的抢修、码头和海上的消防救援、道路交通警戒、治安警戒等训练,完成了多项急难险重的应急任务。

(图为连云港港口集团多支保障分队。唐跃 摄)

在连云港,我得知了南京、扬州出现了新冠险情。8 日清晨,206 名连云港医护人员集结完毕,再赴抗疫一线。支援扬州核酸采样队队长、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护师杨丽萍去年她援鄂抗疫,她说,再战新冠疫情是自己的责任。

当年,连云港的“支前”大军用小推车,和全国人民一起推出了新中国,今天,连云港的“支前”新军延续着老一辈的脚步,又踏上了追逐“中国梦”的新征程。

(图为“雷锋车”女民兵们为抗疫无偿献血。杨志 摄)

警备区政委曹耀生对我说,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支前”精神必将发扬光大,连云港“支前”队也永远不会停下脚步。

(图为连云港警备区与连云港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文艺晚会学习宣传王继才精神。资料)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