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  正文
王永利:玉泉山下水清清
王永利
2021年09月26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玉泉山的水清冽甘甜,养育了北京人,因此。北京人心地清澈、敞亮、善良,为人清清白白,凡事讲究个理,透着识大体、懂大局、宽容处世、上善若水的“爷范儿”。我就是喝玉泉山甘甜的泉水长大的,因此,对玉泉山的水有着对母亲般感恩的深切情感。

玉泉山位于京城西郊、颐和园西侧。山不在高,有泉则灵。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明代以前便有“玉泉垂虹”之说,清代被乾隆皇帝御封“天下第一泉”,“玉泉趵突”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先有玉泉水,后有北京城。”这个说法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北京这片土地,缺乏贯穿城市的天然大河,地下水大多苦涩,因此,“苦井”比比皆是。唯有玉泉山的水甘甜清冽,且水涌充沛,从半山巨石缝隙流出,在山脚下形成一个碧幽幽的深潭。潭水终年丰盈,还溢出流向附近的沟渠和水田,灌溉数百亩 “京西稻米”,那是驰名天下的“贡米”。住在北京这片土地上的人,上至皇帝、皇亲国戚、公卿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喝玉泉山的水。从玉泉山到西直门距离十多里,有一条石板路,无论什么季节,这条路总是繁忙,运水的马车、挑担子担水的百姓,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住在京城的人要么买水吃,要么自己去担水,总之,你要想喝到甜水,一定是来自玉泉山的。而买不起水或没体力担水的,只好喝“苦井水”或有怪味的“酸井水”、“咸井水”或“水泡子”、河沟里汇聚的地表水,甚至不少人家用大缸筹集“雨水”,以备日常生活之用。

玉泉山的水有多美?首先是清凉透明无色无味,其次是甜、软、柔,像蜂蜜水,但没有蜂蜜之齁甜齁腻,清爽甘冽,回甘生津,沁人心脾,解渴醒脑。喝了玉泉山的水,让人心舒气爽,精神抖擞;喝了玉泉山的水,让人身体健壮,通筋活络,祛痰化瘀,祛除病灾。相传清乾隆帝为验证此泉水质,令人汲取全国各大名泉的水样,和玉泉水比较。称量结果,济南珍珠泉、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苏州虎丘泉等,每斗(银制小斗)质量都在一两二厘以上,唯有玉泉水,每斗质量仅为一两,水轻质优,淳厚甘甜,乾隆欣然赐予封号并题字。

明代王英曾写下咏玉泉的诗歌。诗云

山下泉流似玉虹,清冷不与众泉同。

地连琼岛瀛洲近,源与蓬莱翠水通。

出涧晓光斜映月,入湖春浪细含风。

迢迢终见归沧海,万物皆资润泽功。

我出生在离玉泉山不远的一个村落,名叫大有庄。大有庄在北上坡有一口“双子井”,在一块巨大的青石板上矗立着两个圆圆的用青石岩凿成半米高的井口,井口下面双子井是相通的,一个用石头砌成井壁又圆又深黑洞洞的井。但是这口井只有在冬天的时候,水是无味微甜的,春天是苦的,夏天雨季时是浑浊发臭的,秋天是咸涩的。因此,家家户户都备有水桶和大水缸,经常到玉泉山去取水或买水喝。

当我记事的时候,就常听到爸爸妈妈自豪或夸耀地说:“来客了,请喝水,是玉泉山的水!甜极了。用它泡茶,汤色纯正,味道香醇”。周围的邻居也常说:“喝了玉泉山的水,去除百病,延年益寿!造化!”

我小时候见过各式各样的运水车,在通向玉泉山的马路上,有铁质的运水汽车,有两、三匹马拉着的四轮或两轮木质运水车,水箱高得像一座巍峨的小山,而且是前低后高,高出的部分是槽口,上面盖有木质的盖子。两只汲水的水桶大多挂在车尾。马车经过时,晃晃悠悠,铁质的水桶相互磕碰叮当作响,车把式甩着鞭子,嘴里大声“得儿!”“驾儿!”吆喝着,马车颠簸而过,钉有马掌的铁蹄咔咔地砸在马路上,时不时溅出火星,那场面十分壮观和震撼。我还经常见到的是一头毛驴拉着一只大木桶形状的两轮木质车,也有独轮挂着两只水桶的人力木质推车。当然,也有用自行车挂水桶去汲水的,挑担的担水的不太多。最可怜的是有的水车走着走着,由于颠簸突然间水箱爆裂了、水桶开裂了,或独轮车翻了,或自行车爆胎摔倒了,水洒了一地,一切辛苦付诸东流。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最开心的事就是站在马路边看这样的“西洋景儿”,在别人狼狈懊恼的时候,我们哈哈大笑,回去后还当作笑话说大人们听。我爸爸妈妈听到后,阻止我说:“别再去看,即使看了也不许笑,别给人家添堵!那是遭骂的!”。我不听,还和小伙伴照常去看,结果真遭到那些懊恼的人痛骂。“滚一边去,小兔崽子,再看笑话,信不信老子抽你!”直到这时,我才切身体验到,洒了从玉泉山弄来的珍贵的水,人们的心情是多么糟糕。从此,我不再去当那个讨人嫌的看“西洋景儿”的主儿。

大有庄有一座敬老院,里面住着不少孤寡老人。有一位姓常的70多岁老人,外号“活不长”,曾在宫里和颐和园当过太监,解放后,他年事已高,住在敬老院。这位老人“谱儿”大得很,他每天早晨起来,头一件事,就是要用玉泉山的水泡茶,喝透了一壶“高的”(注解“高的”或“高茉”,指高级茉莉花茶。也有指高级茶叶碎粉。)才去吃早饭,然后出来晒太阳。那一天,敬老院运水的驴车在半路上翻了,装水的大木桶爆裂了,水洒了。只有赶车人和一头驴回来了。“活不长”没有玉泉山的水泡茶,急得直骂街。院长用从“双子井”打来的水要给他泡茶,他不干!“没有玉泉山的水,老子宁可渴死也不喝别的水!你休想用别的臭水糊弄我!”他骂了一早晨大街。引起乡亲们围观。有的劝他,“你骂了一早晨,嗓子都哑了,喝口水润润嗓子,消消气,多丁点儿的事儿,不值得这样闹。心平气和才长寿!”他回敬到:“没有玉泉山的水,我一天也活不下去!你们喝得下臭井水,我可喝不下去!”

“活不长”果然活不“长”,没多久,他就死了。他死前,嘱咐院长,要把他这把老骨头埋在红山口的高处,能看都见玉泉山。只有看到玉泉山和那汩汩流淌的玉泉水,他才能瞑目。

玉泉山的水让我情牵梦绕,不仅因为甜如妈妈的乳汁,还因为水产丰富。小时候,妈妈经常带着我去玉泉山下洗衣服,一群妇女沿着渠水一字排开洗衣服。而我就和邻居小伙伴在水塘里捉鱼、捉虾、捉泥鳅、采集螺蛳、挖荸荠、茨菰、藕或鸡头米。

洗衣服的媳妇们议论李家的姑娘李明珠最漂亮,漂亮得像个小仙女。我妈妈夸她是“藕仙子”,因为她白如凝脂的小胳膊,就像白玉般的藕节,大家一致称是。李明珠是我小学一年级的同班同学,不仅是班花,也是学校的校花,人长得美丽聪慧,学习成绩是年级第一名。李妈妈骄傲地说,是因为喝玉泉山的泉水怀上的,所以女孩子漂亮聪明。一方水土的确养一方人!

碧幽幽的玉泉山水潭,有一隅长满了香蒲,夏天里香蒲结出了蒲棒,又名鬼蜡烛。蒲蓬的棒子是香蒲草的肉穗状花序,又称做蒲棒,圆圆的,像一枝大蜡烛。那一天,李明珠指着那一片随风摇曳着肉乎乎的蒲棒说:“你能帮我折一枝蒲棒吗?它的样子多可爱,摆在家里多么美!”我说:“没问题。”于是,我游了过去,折下几枝坚实的蒲棒,让她挑选。她选了一枝,说:“谢谢你,你真棒!”我第一次听到美女夸我,心里乐滋滋的。

玉泉山清凉的水,滋润万物。这里的螺蛳非常多,浸在水下大石条的边边角角长满了螺蛳,轻轻用手一摘,一会儿就能采集一小筐。拿回家煮熟吃,味道非常鲜美,除了有似肉非肉的香,还有柔软的甜。而抓鱼,我不擅长。邻居李明珠的弟弟庆子是高手,他经常能徒手捉到半尺长的鲢鱼、鲤鱼或“鲫瓜子”。有一天,我捉到了一只拳头大小的小王八,而庆子捉到的是一条又大又肥的黄鳝。我说:“王八有营养。”庆子说:“那么小,还不够塞牙缝的!看这条大黄鳝,够全家吃一顿的!好吃又解馋!”我只有羡慕的份!当天晚上,漂亮的“藕仙子”李明珠,出乎意料地给我送了一小碗李妈妈做的“响油鳝糊”,这是我第一次吃到鳝鱼,柔软香甜,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玉泉山的玉泉水滋润着附近水稻,花开时节淡淡的香味萦绕在空气中,令人心旷神怡。而清凉又甘甜的水,使这里的水稻有了灵性,禾苗茁壮,稻穗长而饱满。有名的“京西稻米”,米质优良,米粒微长淡绿,晶莹透明,如玉似冰,蒸熟后银珠粒粒,芬芳四溢,庭院飘香,故而闻名中外。据老辈人讲,“早年间京西稻是皇家贡米,慈禧太后的饭桌上总要摆上一小碗用京西稻做成的米饭。” 据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携回紫金箍水稻良种,在京西试种,称之御田。解放后,“京西稻”的种植面积曾接近12万亩。

记得老师要我们以《为什么京西稻米长得好?》为题,写过一篇作文。李明珠写出了玉泉山的水稻好,是因为农民伯伯辛勤劳作、施肥、捉虫、打药、田间管理,还引用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古诗词。她的作文获得全海淀区小学生作文比赛一等奖。我名列孙山,但是我写出的原因很另类,是因为农民伯伯喂了稻谷“马掌水”。当时,老师和其他学生都不知道马掌水。认为我胡编。下课了,我气呼呼地对李明珠说:“你敢不敢和我一起去看沤马掌水的水塘?”“有什么不敢?我们一起去!如果不是真的,让老师批评你!”她信心满满地说。

下学了,我领着“藕仙子”先去了马掌铺。在通向玉泉山的路上,有许多马掌铺,后来随着自来水的普及和马车的减少,马掌铺逐渐消失。马掌铺子,和铁匠铺差不多,是给马钉铁掌的地方。小时候,我常到马掌铺子去玩,看那些因运输玉泉山的水而磨坏了马掌的马在这里得到“医治”。马磨坏了铁掌后,会一瘸一拐,马蹄子会受伤。在这里,师傅先给马蹄子用锋利的刀削掉一层硬甲或烂甲,然后用大小合适的半圆形的新铁掌换上去,用特制的铁钉子钉在马蹄上,有时钉子深了,马疼得会哆嗦。而换好马掌后,原本一瘸一拐的马,走上几步后,立刻不瘸了,立刻精神抖擞,扬起尾巴,显示出骄傲来。然后,被主人套上马车,继续运水去。而削掉的那些马掌甲,积攒多了后,被运到稻田中部的一个池塘中,泡在水里沤着,等到充分腐烂发酵后,肥力十足,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微生物酵母菌,施在稻田里,这种生物秘诀,才是京西水稻丰收的关键。李明珠看了马掌铺,又看了沤马掌水的池塘,她信了。对我说:“你对了!你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的?”我告诉她这个秘诀是邻居陈嫂告诉我的,她就是掌管施马掌水的人,还是玉泉山稻田养鸭的“鸭司令”。在一方水塘旁,我带她见了陈嫂,此时陈嫂正赶着数千只鸭子下塘。然后她提着篮子捡鸭蛋,招呼我们俩帮助捡鸭蛋。等捡完鸭蛋陈嫂说:“玉泉山水加上马掌水,喂饱了京西稻,稻米才饱满。这个方法从老祖宗那时就传下来了。”陈嫂还告诉我们,稻田从不打农药,现在每年产的稻米,大部分都运到城里去,剩下一小部分,生产队分给每个社员。”李明珠说:“应该的!”我也跟着说:“应该的!”我想起来,我爸爸曾用三斤白面和陈嫂家换了一斤稻米,看来京西稻米要比白面值钱。

陈嫂把鸭蛋锁在一间屋子中,然后她提着一袋子大麦粒,撑船喂塘里的鸭子。鸭子蜂拥抢食,嘎嘎嘎欢叫声一片。玉泉山下的鸭子非常珍贵,驰名中外的北京烤鸭使用的就是玉泉水滋润的北京特有玉泉山白鸭,这种鸭子,据北京烤鸭店老师傅介绍:“玉泉山的白条鸭,皮白肉厚,十分可口。是最上等食材!”我和李明珠看到,有几只公鸭子,趁机欺负母鸭子,又咬又骑。母鸭子无论怎么逃,都甩不掉。我说:“嫂子,那几只公鸭子太坏了,你应该把它们都弄走,剩下的鸭子就不受欺负了。”陈嫂说:“傻孩子,你懂什么。母鸭子愿意,离不开公鸭子。没有了公鸭子,母鸭子不下蛋,下出的蛋也是哑蛋。”她的话,我和李明珠都不懂,睁大了眼睛问她为什么。陈嫂说:“就像女人离不开男人,等你们俩长大结婚成两口子就知道了。”羞涩和尴尬,弄得李明珠和我都脸红了,赶快匆匆忙忙离开了那方水塘。

动乱年代中,我家随着父亲被下放到了怀柔县喇叭沟门公社苗营大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商品粮吃不到了,喝玉泉山的水成为记忆。吃糠咽菜,饥饿时吃过杏树叶,深刻见识了中国农村的穷困和山里人的纯朴。四年后,落实政策,我一家返城了,在青龙桥安家,离玉泉山更近了,和陈嫂成为紧挨着的邻居。我上高中,就读于玉泉山中学,每天都要路过玉泉山的水渠和数百亩稻田。不过,玉泉山的水越来越少,几乎断流。玉泉山墙外的那个深潭几乎干涸,变成一个小浅池,再也没有溢出的水供给附近的稻田。陈嫂成为机井站的放水员,每天看墒情给稻田供水,提取的是地下水,不过也算是玉泉水脉系,保持了水质的清冽甘甜。马掌水没有了,代替的是农家肥和化肥。李明珠出落成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大姑娘,在67中上学,成为那里的校花。

受玉泉山泉水减少的影响,附近的果园减产,就连盛产“小脸盆大的苹果”的“六一幼儿院”也出现了减产。“六一幼儿院”的前身是“延安保育院”,中央首长和政府高干的孩子大部分在这里度过学龄前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得益于甘甜清亮的玉泉山泉水,再加上园艺师高超的栽培技术,这里每年盛产“小脸盆大的苹果”,一个苹果将近两斤重。一次我们拜访同学郝中实的家,郝妈妈是“六一幼儿院”员工,亲手拿出“小脸盆大的苹果”招待我们吃。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如此硕大的果实,味道甘甜,清脆可口,非常好吃。可是,近年来,地下水越来越难抽上来,他们种植的果实,也越来越小,产量越来越低。

更严重的是,人吃水都发生了困难。为了安定人心,青龙桥居委会不得不筹钱打了一眼深机井,给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这眼深井直接影响了附近汽车连的机井。汽车连不得不到百姓这里取水,用于饮食和灌满汽车的水箱。很快,地下水供应时断时续。水少时,居民识大体、懂大局,先保障子弟兵用水!越是困难的时候,北京人就越体现出敞亮的“爷范儿”。

忽然有一天,陈嫂步履蹒跚、满脸虚汗来到我房前敲门求救。见状,我赶紧把她背在背上送到了医院,帮她看医生、拿药、打针、输液。原来,她发生急性肝炎,是喝不洁的水闹的。病情稳定了,我和陈嫂闲聊。她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说:“大兄弟,玉泉山没水了,鸭场要倒闭了,稻田病虫害严重,京西稻米快走到头了,瘪稻子像瘟疫,传染!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别像我当这样没文化没奔头的农民,混出个人样来,娶一个好媳妇。”她还问我和“藕仙子”李明珠关系处得怎么样。我摇摇头,说来往越来越少了。我为陈嫂这个“鸭司令”担忧,没有了甘甜的泉水,玉泉山下的稻农陈嫂竟然因喝不洁的水而生病!

后来,我一家人从吃水困难的玉泉山下搬走了。玉泉山下的稻田也没有了,现如今并入了颐和园景区的“耕织图”,从此,“京西稻米”彻底消失。

前不久,陈嫂用微信告诉我,随着南水北调,来自长江的水源源不断进京,北京地下水位显著回升,玉泉山又回涌了清冽甘甜的玉泉水。真是一个好消息!

玉泉河中的碧水、莲蓬、鱼虾、螺蛳、黄鳝,还有勤劳的陈嫂……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情牵梦绕!

——摘自王永利中短篇作品集《猫台》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片人、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