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明  >>  正文
赵建明:学习是架通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赵建明
2021年10月09日

理论联系实际,是句耳熟能详的格言警句,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作实践的一条重要原则,更是科学准确辩证认识事物客观存在的两个方面。关键点要有谋质,而且还要相逢。不相逢,就没有化学变化和质变的发生,就未入众妙之门。那么,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实际?辞海是这样表述的。理论有多释义,其中一种表述为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有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理论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并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性、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实际,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真实的情况。人们的行动方向和目标,即实践,亦称社会实践。人类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各派哲学对它有不同的解释。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也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三种基本类型。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人类全部历史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构成。从哲学维度看,社会是所有现象和问题的叠加,理论是在社会实践中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本质规律的探讨和揭示,不论是科学理论的产生,还是付诸于社会实践的检验,先决条件是通过学习求得知识技能,才能得以总结提炼推广。从过程维度看,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路径是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才能付诸于工作实践, 在此过程中,检验、丰富、修改、完善已有的理论,从而实现认知水平在现实社会再实践、再理论循环往复螺旋式跃升过程中的提升。从逻辑维度看,理论联系实际,归根结底基础还是实际。理论要想联系实际,首先要有实际这个前提和基础,空中楼阁式的理论是立不住、也是不长远的。只有有了实际,理论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而实际是复杂的、多变的,实际中已经蕴含着理论的影子,只有善于观察、分析实际的人,通过学习这座桥梁,掌握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于实践,才可能领会到理论的精髓和要义。从认知维度看,掌握理论难,了解实际难,联系更难。但惟其难,才更有生机和趣味,更有价值和意义。如何联系?可能存有误区,望文生义、不明就里,就字面意思理解字面,以至于因文障目、作茧自缚,始终未能深入进去,学用脱节,理论是理论,工作是工作。

一是要坚持博而好学、学以致用。任何一项工作能得以顺利开展,都必须得益于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支撑。那么,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要靠做什么手段得来呢,要从实践中学习而获得。学习的作用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提升思辨的能力,并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融会于我国社会现实情况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方方面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富实践基础。从党员义务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学习是党章赋予我们应尽义务,应把她看作一项神圣任务完成好,更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党中央从建党开始就十分重视自身的学习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党性修养,保持先进本色,努力成为改革创新的推动者、社会发展的引领者。从方法手段看,学习既是丰富理论素养、专技知识、方法策略的必然途径,更是开阔视野、提升境界、深化思想的重要手段。从发展趋势看,当今是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从书本中学、从实践中学、从群众中学,始终做到敏而好学、学以致用,不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预见性、专业性。从现实情况看,党员干部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知识储备比较丰富,接受新鲜事物速度比较快,但政治素养不高,理论功底不扎实,履职经历相对比较单一,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还有待于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度在最后一公里的落地生根。从作用地位,学习是打通理论联系实践的关键一招,是创新社会实践的动力源。如果说,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坚持理论学习的定力不够,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本质规律认识把握不准,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要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讲学习的政治定力,自觉融入工作岗位,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项提升自身能力的基本技能突出出来,读原著悟原理,行万里路破万卷书。当前,我们学习的重点,就是用于指导工作实践的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知识,以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准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定“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用实际行动饯行初心使命,把责任担起来,补齐民生短板,把群众的“急难悉盼”放在心上,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因。目标是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理论的落脚点。这是各级开展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和思想方法。从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看,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失业就业、环境治理、民生保障的压力不断增长;从社会治理的中观层面看,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深入,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现实问题的微观层面看,各级有效贯彻国家的各项政策制度,与党中央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业养老、入学入托、医疗住房深层次矛盾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民怨和民愤,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了挑战。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推动理论实践过程中,要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利用调查研究、社情民意联系、大走访等各种有效载体,经常深入企业、居民家中倾听心声,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推动发展。比如说,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一字之差,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运行规律和治理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全面分析经济社会现状,统一全党思想意志。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带领人民群众贯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中坚力量,要立足新时代这个社会大背景,充分认清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挑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摸清所处的社会环境,找到影响政策制度贯彻执行的问题症结,以解决问题为指引,集中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化解实践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其次,要坚持目标导向。党中央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壁画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蓝图,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确立了今后行动的目标导向。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和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三是要坚持工作至上、任务牵引。学习的最终出发点落脚点,是适应社会的奠基石,获取指导工作的理论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加以检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生存技能。我们都知道理论的内容宽广而复杂,而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面面俱到的去学习所有的知识,特别是跨出校门步入社会后,不论职业岗位如何变化,学习总是有选择性的、针对性的,涉猎的范围基本都与本职工作相关。简单地一句话,就是在其位谋其职学其能。从职能任务看,从党中央(国家机关)到省、市、县和乡镇(街道)、村(社),每一级每一个部门的工作任务、职责范围,以及指导工作实践的要求各不相同;从岗位分工看,每个岗位每一个人的站位层次、知识储备,以及开展工作的内容各不相同,相对应的履职要求也是不同的。因此说,每一级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得立足本职岗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政策制度,与所处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引发化学反应,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检验、丰富、修改、完善党的创新理论。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世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刻变革,各方利益集团将面临着重组调整。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治理效能提升,经济社会稳定,物质基础雄厚,发展韧性强劲,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现实的主客观因素内外部环境人民迫切需要都呈现在我们面前,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居安思危,牢固树立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信息技术为主导转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前沿理论知识的学习,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大趋势,探索研究加快建立健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各项制度机制,不断提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着力破解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问题。

—1—

转业老兵,现从事基层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