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红  >>  正文
台资企业融入大陆发展有哪些新机遇?
唐永红
2021年12月08日

2021年系大陆“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如何面对挑战、把握机会,早已成为两岸经济界的热点话题。临近岁末,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第三届海峡两岸工商合作论坛又在12月上旬陆续举行。两岸企业家、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一起探讨台资企业如何把握大陆经济发展脉动及其带来的发展机会,如何深化与大陆企业的交流合作与融合发展。

众所周知,当前台资企业融入大陆发展,正面临两岸关系形势与台湾当局政策障碍的不利影响,也面临不利的国际环境的冲击,包括美国对华战略与政策的改变。今后一段时期,正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

但当前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转型,以及“十四五”规划纲要所呈现的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愿景,对台资企业融入大陆发展,不只是挑战,更提供了机遇,在相当程度上确定了台资企业融入大陆发展的内容与方向

“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大陆经济加快正在进行的发展转型与升级步伐,必将对“十四五”时期的台资企业融入大陆发展产生相应影响,提出相应要求,同时也提供了新的机会与空间。

具体而言,大陆经济发展转型及其对台资企业融入大陆发展的影响可以从生产要素投入、市场需求拉动、产业结构等层面来观察。而大陆经济发展转型带给台资企业融入大陆发展的机会,将主要集中于大陆的消费升级、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城市升级的过程中。

生产要素投入层面。因应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资源能源环境压力,“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当前大陆经济要加快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型。这显然冲击到粗放型生产经营的台资企业,冲击到许多科技含量不高的中小台资企业以及对环境有污染的台资企业。因此,新形势下,台资企业需要走集约化生产经营道路,进行技术升级,提高要素的产出率。半导体、零组件及其设备;太阳能、风电、锂电等新能源产业;碳纤维、半导体、硅基、锂电、PI薄膜等高端新材料,乃大陆重点发展的技术与产业领域,也是新形势下商机主要聚焦的方面。

市场需求拉动层面。因应人民币升值、国际市场需求衰退、国内收入成长与消费水平提升,“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求大陆经济要加快从外需拉动发展为主,向内需拉动发展为主转型;从过度依赖公共投资拉动发展,向更多依赖民间投资、消费需求拉动发展转型。这显然冲击出口生产型台资企业,需要并可以转向内需市场。但与此同时,随着私人投资的不断开放、随着内需市场的不断发展,随着私人消费的升级,台资企业也因此面临新的投资机会、合作机会与发展机会。事实上,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已作为“双循环”的重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据预测,“十四五”时期大陆人均GDP将超过1.2万美元,中产阶层将超过5亿人口。因此,消费升级、服务消费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将是必然趋势,也是未来商机所在。

产业结构层面。随着工业化的初步完成,以及人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的提升,“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这显然要求大陆经济要加快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这显然会冲击到先前从事传统制造业的台资企业,但在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将带来新的投资、合作与发展机会。

据预测,“十四五”时期大陆服务业占比将达六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陆新基建将加速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带动产业升级,带来商机。预期大陆传统产业将透过数字转型,特别是工业互联网,走向智能制造;而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与数字货币的推动,数字经济的技术与应用将会呈现更大幅度的成长。此外,在高速度、低延迟、多连结5G的带动下,人工智能(AI)、物联网(IoT)将会进一步发展,也将带动各种新兴产业的兴起。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大陆经济上述发展转型也将体现在城市升级上。据预测,大陆“城镇化”比率将会由2020年的60%提高到2030年的75%,并引入2.2亿的新城市居民,这也将相应带来商机。“十四五”时期,大陆将推动“城市更新行动”,包括地下管线、停车场、托幼、养老、家政、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都将有巨大需求。而为因应高速城市化,包括高速铁路、智慧电网、自驾车、物联网、医疗保健服务网等智慧城市建设方面,都将蕴含着巨大的投资需求与机会。

作者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唐永红

【责任编辑:邵冰琦】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