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红  >>  正文
唐永红:陆资入台对台湾不好吗?
唐永红
2022年03月28日

唐永红

唐永红(资料图)

作者 唐永红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以来,台湾方面认为陆资入台投资,不仅会让岛内同一行业的投资人面临陆资在投资机会与产品市场上的强烈竞争,而且可能控制台湾经济命脉,影响到台湾经济安全。与此同时,台湾方面还认为伴随陆资入台可能会有陆谍入台,危害所谓的国家安全。

基于这些考虑,台湾当局到2009年6月30日才分阶段逐步开放陆资入台投资。台湾方面2020年12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在制造业方面的开放程度较大,至今已开放了202项,还有9项未予开放;但服务业至今只开放了151项,还有140项未予开放;而电力及燃气供应业、用水供应及污染整治业、营造业至今只开放了6项,还有16项未予开放。

台湾方面在名义上宣布上述开放项目的同时,又在实际运作中设置了诸多影响到投资便利性及意愿性的管制措施。从开放陆资入台投资的实际成效看,从2009年7月至2021年12月,台湾当局共才核准陆资入台投资才1510件,仅约25.275亿美元。依据台湾“劳动部劳工保险局”数据分析显示,截至2021年 12月底,陆资在台投资事业吸纳台湾地区员工人数计 28531 人。这显然与中国大陆同时期的对外投资总额及其所吸纳的当地员工人数总额是极不相称的。

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劳动就业的三架马车之一。关于外来投资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经济发展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就讲得清楚,说得明白。问题是,开放陆资入台,真的会冲击到台湾岛内的同行企业吗?真的会影响到台湾的经济安全吗?真的会危及到台湾当局所谓的“国家安全”吗?

且不说同行产业投资所带来的聚集经济效应,就台湾当局担心陆资入台会冲击到岛内的同行企业而言,显见台湾当局对同行竞争效应只是一知半解。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首要法则,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适度竞争不仅不会冲击到当地同行企业,反而会促使当地同行企业求新求变,培育并增强竞争力。此所谓生于忧患是也。反之,排斥竞争,以致竞争不足,就没有经济活力,更将早死于眼前的安乐。当然,竞争过度也的确不利于行业发展。因此,实践中,执政当局有必要明了本地企业的竞争力水平,确定好投资开放领域与开放程度,做好平衡与救济安排。

至于担心陆资入台投资可能影响到台湾经济安全,危及到所谓的“国家安全”,就更是明显地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思考了。通常而言,每一个经济体在考虑投资开放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外资进入对经济安全、社会安全的可能影响,并制定出一整套的应对办法。台湾已是一个发达经济体,有着几十年的开放外资的丰富经验,以及管理外资的整套规范。而这些管理规范早已被台湾开放外资的实践所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台湾既然不是新手上路,又何须畏惧开放陆资入台呢?!

本人曾经就此深入台湾向有关人士多方了解,得到的回应基本上是说大陆及大陆企业体量巨大,台湾企业无法与之竞争。但这显然是借口之词,因为进入台湾投资经营的欧美日的企业中就有体量庞大而且竞争力强大的企业,但未见台湾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因这些强大的外资的进入而受到什么损害,也从未见到台湾当局排斥这些企业进入台湾的现象。而从过去到现在,我们所看得到的是,台湾当局随时都在表示欢迎欧美日的企业入台投资。

显然,台湾当局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待陆资入台投资的,他们对陆资戒慎恐惧的态度,并非源于他们口中所说的什么经济安全、社会安全,或者所谓的什么国家安全。台湾当局更不是不懂陆资入台投资对台湾经济社会可以带来的积极作用。问题的根源其实既不在经济问题层面,也不在安全问题层面,还是在政治问题层面。台湾方面实质上担心的是,伴随陆资入台投资,会进一步密切两岸民众之间交流与联系,进而可能会增进两岸民众的共同观念,增进台湾民众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认同与对两岸和平统一的意愿。

综上可见,长期以来,台湾方面妄称存在经济、社会等各类安全问题,实则出于“拒统谋独”的政治企图,不惜牺牲台湾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而歧视性地拒陆资于岛外。

而今天,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民进党等一些岛内政治势力发现,经过近20多年的“台独”思想的传播,随着人口的新陈代谢,今天多数的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已经被成功改变,对两岸经济交流可能产生的社会政治效应已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能够将“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因此,台湾民进党等一些政治势力今天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排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但要求大陆不要以“九二共识”或“一个中国”为政治基础与前提条件。民进党等政治势力认为,如此,可以让两岸政治关系与两岸经济关系脱钩,减小甚至避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对其“拒统谋独”的政治企图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华夏经纬网专稿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