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女画家陈耀卿画室创作作品。张晓帆摄)
多年前的一个偶遇, 我邂逅了汕头老乡陈耀卿女士。
陈耀卿女士给我的第一印象,纯朴、厚道,当大家相聚、谈笑风生,她只是听、跟着笑,给人有孤言寡语之感。若非朋友介绍,真不敢相信她是岭南擅长画竹的女画家。
此后,我们成了好朋友。她近年举办的个人画展,只要有空,我必定参加、观赏;我也报道过她和她的画作,希望让更多的人去关注她和她的画作、喜爱她和她的画作。
今年“七一”前夕,我又见到了陈耀卿女士。
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方画院副院长的陈耀卿女士告诉我,为喜迎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近日她将在广东揭阳市举办“绿意清风”为主题的个人新作展。
(图为作者[中]与陈耀卿画家、展馆馆长合影。张晓帆摄)
新作展将展出陈耀卿女士的中国画新作70幅,主题材仍然是她最喜爱、最擅长的“竹”。
陈耀卿女士说,她想通过千姿百态的“竹”,来表现在党的指引下,中国大地展现的“绿意清风”。
竹,是中国画家的爱物。今天,我们仍然以竹言志,将“竹”植入中国社会的精神文化体系,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大独特的精神标识。
千百年的中国画卷中,有很多画竹的名家,唐有王维、箫悦、吴道子,宋元有苏轼、文同、赵孟頫,明清有王绂、夏昶、郑板桥。我感觉,画竹的名家不少,却多是“须眉”、少有“巾帼”。
“也不尽然,画竹也是‘巾帼不让须眉’”,陈耀卿告诉我,“世传五代后蜀擅长书画的李夫人,就是墨竹画的创始人;元代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不仅画竹,而且留存了画竹的技法理论,《墨竹谱》虽说只有八百余字,却流传影响至今”。
(图为陈耀卿画家展出的作品。张晓帆摄)
早在1988年,陈耀卿女士的作品《墨竹》,就曾经入选全国首届书画大奖赛。
在陈耀卿女士的画室,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竹林,一幅幅墨竹图各有特色、各具情趣。我最喜爱那幅《丛竹图》,近竹用墨厚重,远石用墨清淡,虚实交映、浓淡层叠。
陈耀卿女士师从画竹大师刘昌潮,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刘昌潮先生擅长山水、花卉,晚年更以墨竹名世,在画坛素有“竹仔”之称。郭沫若先生曾评价刘昌潮的墨竹画“清新隽逸,兼而有之,画竹如此,真是当代板桥”。
40多年来,陈耀卿不忘恩师教诲,潜心作画,着墨前“胸有成竹”,泼墨时“墨蕴真情”,或酣畅淋漓,或惜墨如金,一幅幅充满“绿意”的墨竹跃然纸上,抒写出竹的多姿和神韵。
(图为陈耀卿画家展出的作品。张晓帆摄)
“‘巾帼’笔下的墨竹与‘须眉’可有不同?”我曾请教过陈耀卿女士,她笑了,“‘须眉’笔下的墨竹挺拔俊朗,我追求的墨竹清丽脱俗,也许这就是‘巾帼’与‘须眉’画竹的不同风格吧”。
的确,陈耀卿女士的墨竹画,既继承了刘昌潮先生画竹的俊朗有神、大气雅致,又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细致入微地表现出竹的风姿雨态、清丽脱俗,别有一番韵味。
我在前不久已经出版的“陈耀卿个人画册”里,看到陈耀卿女士说起过自己喜爱画竹的理由:“我喜欢画竹,是因它清高又纯朴的气质,清丽又脱俗的风韵,幽而雅致的意境,清新又自在,那不畏世俗的颠覆,不为尘世所打扰,自净,自清,自善,自美的精神,那长青不败,高风亮节,生机盎然,蓬勃向上,许许多多的优点,它的坚贞不屈都是我的缩影”。
(图为陈耀卿画家和作品。张晓帆摄)
“写竹者乃必德之人”,深圳的一位朋友曾对我感慨,“古人写竹多为男士,写好竹者寥寥无几。因竹之内涵本就有刚强柔和之举,若不具有竹之内涵,技巧技艺再高再强,也难以泼出竹君之心声”,陈耀卿女士写竹,则“说出了竹之心声,竹之骄傲”。
陈耀卿女士的大师兄、90岁的著名画家林志远老先生生前也曾对我说,耀卿写竹继承了师父写竹的精神,做到“胸有成竹、泼墨酣畅、淋漓情趣。”林老对陈耀卿女士写竹的总结是:“野趣晨韵着眼迷,露曦滴玉入耳醉”。
陈耀卿女士告诉我,刘昌潮先生曾亲题“绿意”墨迹,希望她画竹、爱竹、学竹,画出竹枝的坚韧挺拔、竹叶的常绿不凋,讴歌它的高洁纯朴、高雅俊朗的伟傲风骨。
(图为陈耀卿画家[左]向参观人士介绍其作品。张晓帆摄)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陈耀卿女士向我吟诵读诵着郑板桥的咏竹诗,“我永远会把这首诗记在自己心中”。
我祝愿、也相信,陈耀卿女士的“竹林”中,还将生出更多郁郁葱葱的新竹。(杨应森)
(图为陈耀卿画家展出的作品。张晓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