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下  >>  正文
斯里兰卡为何陷入经济政治危机
说天下
2022年07月13日

近月来,斯里兰卡遭遇外汇枯竭、物价高涨、生活物资短缺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国家经济濒临崩溃,民众生活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有分析认为,这个拥有2200万人口的印度洋岛国陷入了自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自7月9日以来,失望和不满的民众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并愤而冲入总统官邸。在巨大的压力下,总理拉尼尔·维克拉马辛哈和总统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在短短3天内相继宣布辞职。斯里兰卡陷入社会和政治动荡。一场经济社会危机蜕变为一场席卷斯里兰卡的全面危机。

斯里兰卡危机是一系列国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既凸显了在当今严峻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下一个脆弱的小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所面临的巨大风险和艰困处境,也暴露出了该国自身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深层问题。国内经济结构的脆弱性以及政府有关经济政策的失误,与不利的外部国际环境因素叠加在一起,再加上国家抵御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是导致这场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

2019以来的新冠疫情爆发和全球经济衰退,重创了斯里兰卡经济,其国家财政能力和维护国计民生的资源保障能力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以旅游业为例。疫情导致国际游客的人数锐减,从2019年的191万降至2020年的57万,旅游业收入从36亿美元跌落至不到2019年的1/5。这使得几乎占到GDP10%的这一国家支柱产业,迅速走入萧条。同时,海外斯里兰卡人的汇款也大幅减少,2021年汇款额比之上一年下降了22.7%。

俄乌冲突和西方的制裁政策对斯里兰卡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两国都是斯里兰卡重要的贸易伙伴,均为斯里兰卡主要出口产品茶叶的重要市场,也是斯里兰卡重要的国际游客来源地。在斯里兰卡进口的农产品中,有45%的小麦进口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有超过一半的葵花籽油和黄豆进口来自乌克兰。俄乌冲突不仅使斯里兰卡与俄乌之间的正常贸易受阻,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冲突导致国际市场上粮食和能源价格的飙升,使得外汇短缺而又在这方面有着巨大进口需求的斯里兰卡压力山大,逐渐滑落到难以为继的绝境。

斯里兰卡的产业结构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服务业占比畸高,而工业和农业占比相对较低。以2020年为例。当年服务业占到斯GDP的59.67%,而工业仅占26.25%,农业为8.36%。在遭遇不利的外部环境和压力时,其风险承受能力差和抵御能力弱的弊病暴露无遗。正是在疫情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国际环境压力下,斯里兰卡的服务业首当其冲地受到重创,进而导致了外汇收入急剧减少,国家偿还债务和保障燃油、粮食等大宗民生进口物资的关键能力受损,点燃了全面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沉重的债务负担也难辞其咎。从2009年开始,在结束了长达26年的内战后,斯里兰卡政府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开始步上大举借债之路,并奉行赤字财政政策,长此以往国家的债务负担变得越来越沉重。债务问题的产生,既是斯里兰卡政府奉行激进财政政策的直接结果,也是一个由于经年累积而形成的历史难题。2005年斯里兰卡的外债约为113亿美元,到2015年时涨至439亿美元,当前的外债总额据报道已高达510亿美元。在今年4月12日,斯里兰卡政府已宣布,由于外汇短缺,暂停偿还外债,应对经济危机。

与此同时,斯里兰卡政府财政也常年处于赤字状态。在进出口国际贸易方面,斯里兰卡多年来一直处于贸易逆差地位。2021年,该国的贸易逆差从2020年的60.08亿美元扩大至81.36亿美元。债务问题和各种经济问题的累积,最终使得斯里兰卡的国家财政能力陷入了捉襟见肘、入不敷出、顾此失彼的窘境,走到了破产边缘。

斯政府强令推行的向有机农业转型的政策也广受诟病,被认为是在疫情困难时期推出的一项既超越国情又不合时宜的激进政策。自2021年4月26日起,斯里兰卡政府下令,禁止进口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和杀真菌剂。5月,总统授意成立政府特别工作组,制定了由化学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变的路线图。发展有机农业本身是好事,但是计划超越国情则会适得其反。由于当地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加上疫情,且又恰逢干旱、暴雨等自然灾害袭击,结果造成了农业严重减产、粮食短缺和农产品价格飞涨的后果。仅在推行转型政策后的前6个月,就导致斯全国稻田产量下降了20%,大米零售价格上涨了近50%。还有主要出口商品茶叶的产量也大受影响。

此外, 2019年出台的大幅减税政策,也颇受争议。该项政策导致斯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减少14亿美元,增加了国家的财政困难和预算赤字,并削弱了偿债能力。标普全球评级在此项政策落地的当年曾就此发出警告,并下调了对斯里兰卡的评级展望。斯里兰卡政府为了摆脱困境,求助于激进的金融政策,大幅增加货币发行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物价飞涨的局面,增加了民众生活的困难和不满。

自陷入经济困境以来,斯里兰卡政府一直试图寻求国际援助,以渡过难关,一些国家也给予了积极回应。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媒体却把心思放在了玩地缘政治的戏码上,甚至重弹不值一驳的“债务陷阱论”的老调,企图把斯里兰卡危机的原因归咎于中国,借机对中国发动又一轮抹黑和攻击。《纽约时报》7月10日评论说,“斯里兰卡的动荡已经开始重塑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 BBC称,空前的经济危机似乎给世界大国影响力在斯“洗牌”提供了新机会。如果在危机时刻,出于一己私利,遂行政治操弄,此种行径无异于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既是居心叵测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斯里兰卡政局接下来如何演变,新的多党联合政府将如何组建,未来新政府将采取何种政策和措施克服挑战,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中国维护和发展中斯两国互利务实合作的意愿坚定不移,真诚地希望斯里兰卡能够尽快恢复社会政治稳定,克服经济困难,改善民生,走出危机。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贾都强)

【责任编辑:许聃】
天下专栏百家争鸣,直击你最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