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超  >>  正文
天灾还是人祸:一个亟待关注的全球性课题
邢云超
2022年09月06日

今年暑假笔者驱车数千公里跨越南北六省,本想观察了解华东和华中地区疫情经济,乡村振兴,国内“大循环”和“统一大市场”,然而,出乎预料的是,所到之处,“热到融化”。不要说实地考察和现场访谈,即便在车内把冷气调至最低,依然热浪袭人,昏昏欲睡。奔驰在车辆骤减的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想必每个人都会产生联想,甚至充满恐慌,尤其担心随时交通意外和车辆故障。

据报,中国60年一遇的超40摄氏度地区覆盖逾136.5平方公里,“极端高温”之下“热射病”已成流行语。“热死”亦不再是夸张修辞。在重庆,长江支流嘉陵江被晒干,长寿、大足和北陪区山火不断。空中直升机穿梭灭火,地上长龙检测核酸。在湖北,长江江岸河道”内卷“,洞庭湖底车辆不断。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先后启动抗旱IV级及III级应急方案。

英国今年气温同样超40度,创历史纪录。“铁路变形扭曲,卢顿机场跑道快要融化”;在西班牙和葡萄牙,除了干旱和山火,7月高温致使死案逾千;“水利王国”荷兰,8月亦宣布进入”缺水状态“;北极圈内的挪威班那克温度据报32度,美国达拉斯44.4度,美国家气象局警告市民补充水分,高温高峰勿剧烈活动;位于德州北部恐龙谷州立公园,因河流干涸,1.13亿年前恐龙脚印再度见天。

7月的卢森堡、比利时、罗马尼亚洪涝肆虐。截止7月20日德国已经170多人丧生,760人受伤,损失超30亿欧元。格陵兰岛一度接近15.5度,每日融冰60亿吨,科研人员甚至可以身着短裤。冰盖底部融化,海水升高令图瓦卢,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多国被洪水吞噬。粮食绝收,生灵涂炭,更多潜在的衍生灾难,现代科技都无济于事。

2021年逾万名科学家呼吁,“地球正在逼近或已经超越气候临界点”。从澳大利亚大堡礁到非洲博茨瓦纳动物乐园,再到北极熊只能去气象监测中心临时安顿的北极圈,1/6全球物种,在可预见的未来或濒临灭绝。鱼类减少,珊瑚白化,咸水倒灌,生物系统自主适应超极限,人类正常活动受限,被迫直面威胁生存安全考卷。

人们依稀记得早在20年前,BBC曾推出纪录片“全球变暖大骗局”。哈佛大学亦不乏“权威科学家“认同”为夸大影响,环保学者篡改了全球温度变暖速度“。2012年,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亦曾推特指,中国为遏制美国发展创造出全球变暖伪概念。人类生存课题演变成政治博弈焦点。美国时任政府一度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历时20年,围绕将本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度以内的谈判最终成就了“巴黎协定”。2020年,在占世界经济总量70%、二氧化碳排放量超65%的75国首脑视频会上,45个国家提高了自主贡献目标,24个国家提出”零排放“承诺,然而,政策制定偏离方向,执行效果难以理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年初公布气候变化最新调查,120万全球受访者的2/3认为应对“全球性紧急状态”。

法国总统马克龙24日警告说,世界正在发生转变,法国面临“牺牲”,富足生活将不复存在。极端天气引发干旱和火灾,贸易失衡且能源紧缺,他甚至屈身阿尔及利亚寻求外援。俄乌战争不见分晓,能源及粮食危机外溢蔓延。各国顾及自身利益,应对能源危机优于气候议程,藉俄乌战争为替代能源的开发作政治掩护,应对全球变更困难。

通常意义上的控制温室排放,重心在于改变能源结构,减少石化燃料,增加核能和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通过固碳技术分离再回收然后深海弃置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建立预警系统、监测极端天气和异常气候。在基建运行、产业布局、减灾防灾和应急管理上强化制度功能、安全措施和相关预案,及时提升应对气候冲击的韧性和水平。

环保专家认为,节能减排、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发展刻不容缓。可再生能源相比以往更具成本效益,为各国在经济复苏中优先考虑清洁能源提供更接近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机会。新能源发展亦为“减碳控温”提供可能。“未来十年是拯救地球免受气候灾难的最后机遇,不管竞争还是对抗,人类应摈弃前嫌无条件共守地球给予人类最后的底线“。

应对气候变暖是全球性公共问题,国际合作可推动气候认知和技术创新,促进建立气候与环境友好型市场体系从而引导低碳经济。中国实施碳达峰与碳中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经济转型,催生更多新型产业。2020年碳强度比2005年减少49%,2021年又同比下降3.8%,推动水电,风电和光伏及核能发电,鼓励绿电消费,倡导发展储能。

联合国建议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分为短、中和长期,即在减少相关消费,降低供暖制冷需求的条件下,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过度,实现零排放并增加对能源的获取,增加对绿色技术领域的资金支持。然而,有智库研究发现,所有常态化系统工程从未涉及过军事领域,战争及战场碳排放数据不透明,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盲区。可怕的现实却是,一边环保节能,一边诱发战争,文明与野蛮总不离行踪。

总部位于英国的“全球责任科学家”(SGR)组织认为,强度远超工业碳排放量的是“战争碳排放”。兵器制作和弹药爆炸产生的污染十分惊人。战场有毒气体到达平流层后的数周或数月内会导致气候变化。专家指出,俄乌战争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正不断增加,持续冲突背景下,气候变化变得异常复杂。如若核电遇袭,风险足将全球警报拉响。

战场破坏森林植被产生二氧化氮并快速积聚不难理解,但战争碳排放对气候变暖研究一直被漠视。根据空间转化效应原理,炸药爆炸过程中产出极端空间膨胀现象,导致区域环境温度窜升,形成高温热效应。大量粉尘为空气中水气资源凝结提供更多载体。粉尘和漂浮物的出现同时造成空气流动动力匮乏,气候变化混乱,其原理与火山爆发对气候的影响属异曲同工。

亦有专家断言,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全球经济并未突飞猛进,石化能源消费亦未见明显上升,但不管是恐怖袭击、油库被炸,还是战舰、战机及高科技军事装备的生产,使用及摧毁,近年所有战争碳排放量远超半个世纪前的大型机械化战争。冷战后数次各种名目的区域战争难辞其咎,或气候异常变化的罪魁祸首。学界认同,战争碳排量应一并计入无视法律、违背道义的肇事国账单上。

极端天气是天灾又是人祸。人类不仅以空前手段和速度消耗地球,而且逆全球化背景下的民粹主义顺势而为,拉帮结盟,抢占山头。虎视眈眈的挑战,荷枪实弹的军演,争先恐后的军备竞赛,如火如荼的军火买卖均为战争编织摇篮,把地球推向危殆边缘。如何通过制定全面科学的国际公约阻止战争并为发动战争和战后重建而在相应碳排放上增加成本砝码,是全球亟待研究的崭新课题,又是相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要件。(邢云超)

【责任编辑:许聃】
智库专家,社会学学者,英语语言文学教授,现居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