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作为一个空间地理概念出现,本身就反映了人类对美好世界的期许,其在现实世界中对应的事实是发展中国家的共济性合作,这也使得合作形式松散而内容多元。也正是因为南南合作的实体存在,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更多的合作与对话,也促成了南南合作最终以国际政治力量呈现在世界面前。从合作本身来看,南南合作与南北合作都是值得倡导的,但是两者的目标和路径确显示出很大差异。
以农业合作为例,南北合作往往是单边的,包括粮食等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最不发达国家农产品的关税豁免等。很大程度上,发达国家希望藉此将道义优势转化为意识形态的同化作用。在事实上,经济发展差异与社会文化差异只是一体两面,对于最不发达国家而言,现实社会缺乏的并不是选票和精英政治,而是食物、清洁用水、电力……我们从不否认发达国家官方发展援助(ODA)的积极作用,但是也要对其中弊端保持必要的理性。
相对而言,南南合作则另辟蹊径,更多地倡导平等。当然,大家本来都在同一个道德平面进行沟通和对话,尽管短期经济利益有限,但是却促成了长期的文明互鉴。
在第五届中非媒体合作论坛的中非媒体合作十周年成果展中,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与今日头条共同推出的“一国一品”内容得到广泛肯定,有幸作为嘉宾和多国使节进行了交流。在节目过程中,每当提到本国风物,使节都会进行详细介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感觉要表达的不仅是咖啡和鲜花……更多的其实是诚挚的邀请。受此感染,从此我的心就与这个国家就联系在一起。积微致著,透过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交流合作历程,不难发现:南南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从合作形式来看也是如此,南南合作也从“顶层设计”转向全面发展,日益枝繁叶茂。二战之后,第三世界民族民主运动改写了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南南合作应运而生。如果将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作为南南合作合作的里程碑,1965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成立,1974 年联合国大会设立南南合作办公室(UNOSSC),2011年联合国南南合作日的纪念日期从12月19日改为9月12日, 以纪念1978年的这一天联合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会议通过《促进和实施发展中国家间技术合作的布宜诺斯艾利斯行动计划》……显然,南南合作历史上的成就来自于多边和各国的积极努力,更多地是政府和官方的作用。
今天,得益于全球生产力的快速进步,南南合作的主体早已超越了最初的想象,除了机构与自然人之外,数字经济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兴趣社交和分众群体,例如在中国青年人中风靡的手机应用小红书在东南亚推出了类似应用Spark,覆盖时尚、旅游、美食、休闲、美容等多个领域。如果用传统意义的南南合作框架来看待,这甚至有些叛经离道。在传统观念上,南南合作更多地是与贫穷和饥饿进行斗争。其实,在南南合作的历程中,共同发展始终都是共识。整体来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贫困和饥饿人口无论是数量还是比例都在持续下降,因此南南合作并不止于消除贫困,还有更远大的目标。
2021年中国水果进口额135亿美元,同比增长30.9%。主要来自泰国、智利、越南、菲律宾、新西兰、秘鲁、澳大利亚及南非。由此可见,中国水果进口主要来自发展中国家,主要品种包括榴莲、樱桃、香蕉、山竹、龙眼、猕猴桃、葡萄及火龙果等。水果和相关农产品的大量进口,也催生了中国国内的业态更新,例如完全不同的鲜果切和奶茶。这些新生事物随着社交媒体快速传播到发达国家,又进一步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泰国的木薯珍珠出口量从2013年的2.7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4万吨。在南南合作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也实现了对南北合作的积极溢出,开拓了南南合作的新局面。
中国始终是南南合作的重要参与者与建设者,同样也是南南合作的受益者。长期以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农业技术援助,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能力。这不仅解决了当地的食物来源,缓解了当地的饥荒状况,在整体上也做大了全世界农业产出的蛋糕,间接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纵观南南合作以来的历程,已经有发展中国家成长为发达国家。未来,势必会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这也是南南合作建立的初衷,通过合作推动发展。南南合作未来合作的形式和内容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但是底层的逻辑始终存在:即便越过了绝对贫困的门槛,人类社会的相对差距始终都将存在,身处底层世界的同理心能够让人们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去赢取属于自己的自由。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秘书长 胡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