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江平  >>  正文
【从配角到主角】"中医未病测评"香山科学会议三部曲之一: 初次登台
谢江平
2022年10月29日

未病是什么?古代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太素》的编著者杨上善认为,“未病之病”是指“病已有而未成未发”的萌芽阶段,即疾病尚未显露症状的阶段。现代“未病测评理论”的提出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启明则认为,未病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人体功能状态变化的过程。“在疾病没发生之前,如何判断功能状态的高低,从而进行监测、评价、调理和管理。”把中医经验变成人人可掌握的共识,把疾病消灭在未发生之前。这也是张启明当初编写《未病测评学原理》时的初衷和意义。

“这是一个化繁为简、改变中医理论表达的过程。”张启明指出,中医曾被认为是不具备理论结构的经验医学,而且各个学派自成一家,语言表达晦涩难懂,难以与生物医学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流。这些都制约着中医的传承、发展和应用。未病测评学就是要实现中医理论现代化,要解决的问题是中医的基本概念的内涵界定,用生物医学或工程技术的名词术语来进行理论或学术观点的翻译和表达,进而借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实现未病的测评,以实际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

张启明和他的团队在“中医未病测评”这条道路上实际已经整整摸爬滚打了30余年了,前20年张启明教授可以说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其“数理化”重新解读中医的科研之路说是步履维艰披荆斩棘也不为过。一路走来,沿途两边站满的大多是质疑和怀疑,理念可共鸣者屈指可数。不是“每件事情坚持都会有结果”,但中医未病测评这件事可以说是“苦心人天不负”!从2010年开始,“中医未病测评“系列科研课题逐步获得了众多业内资深人士的认可,并终于有机会登上了香山科学会议的舞台。从2010年到2019年,这十年间,中医未病测评在香山科学会议上留下了三次“登台表演”的纪录,而这三次“演出”也是中医未病测评成长的真实记录!

在介绍这三次“演出”之前,我们有必要首先给大家介绍下“香山科学会议”的意义和价值!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发起,在科学技术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支持下于1993年正式创办。相继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的资助与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以基础研究的科学前沿问题与我国重大工程技术领域中的科学问题为会议主题。目前香山会议一直成为科学领域最具权威和风向标的学术会议。可以说,对基础科学研究来说,香山科学会议就是一个“风向标”和“指南针”一样的存在。

一、“未病测评”的初次登台“参演”:第368次香山科学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科技问题”。

临床疗效是中医学存在发展的根本,但是中医学没有形成体现自身特点的、规范的现代疗效评价理论和方法学体系。目前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基本上是照搬西医学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临床流行病学的理论与方法。然而,在中医学临床实际中,严格按照“随机对照”原则设计临床试验方案,经常得到中医诊治无效的结论,原因何在?2010年3月,主题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关键科技问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368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王永炎院士、王吉耀教授和刘保延教授担任会议执行主席。中医药行业内外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如管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临床评价方法学专家近80人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包括: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理念、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中医临床疗效的证据及其应用。刘保延和王家良教授分别以“中医临床评价的现状与展望”和“关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考”为题作了主题评述报告。王永炎、姚晨和唐金陵教授分别以“九五攻关项目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反思”、“临床研究的统计学原理及应用条件”和“中医药临床效果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为题作了中心议题评述报告。张启明教授作为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主任在本次会议上谈了“中医应如何建立体现自身特点的疗效评价体系”的报告。这也是张启明团队首次亮相香山会议。与会专家在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的平等氛围中,围绕中心议题进行了相关学术交流,展开了热烈、深入的讨论与争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王永炎院士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之一

张启明教授在发言

本次会议简报如下:

一、争论的主要问题

围绕如何运用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和统计学等方法进行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问题,以及如何看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特点,要不要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问题,与会专家进行了激烈争论。

部分西医背景的专家认为,中医诊疗的目的是治病救人,与西医学一样,属于医学的范畴,就应当遵循医学发展共同遵循的规则,即国际公认的临床流行病学规则。要排除各种干扰因素,证明中医诊疗的真实效果,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是最科学的方法,中医只有按照此金标准来衡量自己,拿出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才是临床评价的最好出路,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自身特点,如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去建立临床评价的“新体系”。

但有专家指出,随机对照双盲试验是有使用条件的,中医学不能全盘照搬;临床评价质量的关键在于对偏倚的控制,其中对照的选择是关键;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对新药净效应的研究很有必要,而对于一般的辨证论治临床研究是否合适则需要审慎斟酌、考虑。

有中医学专家在自己实践中深刻体会到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固然有其重要性,但由于其对干预人群严格的筛选要求,以及针对性的局限,其研究结果对个体化诊疗特点的中医辨证论治、提高疗效并没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换句话说,此种临床研究方式,尽管可以彰显临床疗效,但并不能为提高临床疗效服务。

与会的佛学专家认为,在评价临床疗效时,不但要注意对物化指标的评价,更要重视对人体精神因素的评价,要关注中医的“天人合一”、“形神统一”理念,不但要评价“形”的变化,也要评价“神”的变化,而如何评价“神”,现代临床评价体系尚缺乏方法学的研究。

系统科学、物理学和哲学等方面的专家指出,西医学与中医学属于两类不同的知识体系。尽管中、西医学的目的相同,都是治病救人,但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同,他们的诊疗方法、手段及其适用评价方法、工具各有不同。具体地说,西医关注的是人患的病,而中医看的是患病的人。西医通过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测反映的是人的物质实体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诊断疾病的依据。于是,患有同种疾病的人群自然被看成是同质人群,自然也认为这些病人是独立无关事件。因此,西医学开展的基于同质人群和独立无关事件的大样本临床试验和统计分析自然是无可争辩的“金标准”。但与西医不同,中医借助望、闻、问、切手段采集的临床信息反映的是人在自然状态下的整体功能状态。这是中医认识疾病、辨识证候和判断疗效的依据。在中医临床诊疗过程中,常常是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随着人体功能状态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不会一病一方治疗始终。即使是依据实体检测确诊的同病种人群,因为所处季节地域的不同,患者人格体质的不同,医生学识经验的不同,通过望、闻、问、切采集的信息不完全相同,中医诊断和治疗也就不同。所以,对于注重患病的人的中医学来说,在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过程中不可能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同质人群和独立无关事件。所以随机对照双盲试验和统计分析的前提依据(即应用条件)已经不具备、不存在了。因此,适用于西医学的“金标准”,在以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为特色的中医学中就不能适用了。对于人体这样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功能状态随内、外环境的影响而动态变化,用目前还原论的现有方法不可能做到很好地评价。

有的专家强调了中医学关注内外关系改变引起的人体功能状态的改变,认为人是朝向健康的目标动力系统,具有自适应、自调节、自稳态、自修复的功能特征,疗效是复杂的治疗措施与复杂的人体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治疗措施仅起外部辅助作用,机体内在的应答能力(即人体的自我调节机制,中医称为神)更为关键。治疗的目标是自然状态下的形与神俱、以平为期。系统科学、复杂科学的方法应该被引入中医临床评价研究中来。

更多的专家提出西医学与中医学发展途径不同,西医学的新方法、新方药大多来源于基础研究——模式生物的研究结果,再在理想条件下对人体进行验证,最后推广应用于临床实际。目前的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转化医学等理念和方法都是根据此发展途径而提出的。中医学的新方法、新方药、新技术和新理论基本上都来源于临床实际,即“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发展途径不同,临床研究方法理应有所区别,而不能“照搬”。在进行中医临床评价时要充分考虑中医自身的特点,让方法学适应于被评价的对象,而非为了追求所谓的高质量而改造评价对象以适应方法学。

在对中医临床评价特点的讨论中,有中医专家强调了中医的“象”,认为①“象”是客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呈现。即观察“象”时不对客体施加任何限制或做任何预设;②“象”是客体在所有关系下的整体呈现。内外关系的改变是客体的“象”发生改变的原因;③“象”是主、客观的结合体。“象”的获取不仅取决于客体本身,还与观察者的学识经验有密切关系;④“象”具有多重内涵。同一个“象”常是客体的实体要素、属性和关系的综合概括。在对中医疗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选择中应当体现“象”的这些特点。

在对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如何适当的处理医生与干预措施、干预对象的关系,东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念。重视学科特点,辨别不同学科临床评价要素的差异,是选择评价方法和模式的关键。对此,来自政府中医药管理部门的专家总结为“以人为本,以中为主,整体思维,系统研究,创新技术,探索方法,为建立科学的、规范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而努力奋斗”。

二、共识与建议

与会专家认为,要积极借鉴和吸纳现代临床评价的方法和理论,充分考虑中医学的学科特点,争取用国际通用方法,证明中医疗效,提高公认度,推进中医药走向世界,是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而根据中医发展规律和临床特点,努力构建相应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则是中医药学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的内容。疗效评价体系是一把尺子,如果尺子选错了,结果自然就不公平。中医学要根据自身特点,逐步建立、完善适合自己的临床评价体系,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平秤”。中医临床评价要两条腿走路,而突破口和创新之处在于构建“真实世界”临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可以评价临床疗效,提高公认度,但不能解决中医临床疗效提高问题;真实世界的临床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将会从根本上促进和引导中医新方法、新方药、新技术和新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医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突破口,也是我国可能对国际临床研究方法学做出巨大贡献之处。复杂科学、信息科技、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为中医疗效评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思路。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干湿试验的研究模式等整体观新概念在生物医学界的蓬勃发展,已经十分清楚地标志着现代科学界、生物医学界方法学革命的开始。中医学应当把握这一机遇,利用这次方法学革命的研究成果,努力实现中医理论的迅速发展和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

与会专家对如何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提出了建议

1.集中资源,选择几个体现中医特色、疗效确切的方药和方法,争取用国际通行方法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前瞻性或跨国界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彰显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推进中医药的传播和应用;

2.建立专业化、多学科有机融合的临床研究团队,培养大批的一流临床研究专业化人才,引进、消化、再创新,建立临床评价数据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可以体现中医理念和特点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和技术体系,为高水平的临床研究提供保障;

3、积极建立“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促进中医药学的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

【责任编辑:许聃】
执业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山东烟台侯氏正骨传承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理事,山东中医药学会民间中医分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分会中医药工程分会青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