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  >>  正文
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
马冬
2023年01月10日

综观世界历史,文化立世,文化兴邦。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发展问题,并多次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除了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还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安身立命之本,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坚韧纽带,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精神指引。任何国家和民族实现富强必须立足于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文化自信的深沉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具真理性、最大影响力、最广传播面的科学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时间的科学指南,是立党立国之本。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文化自信生成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文化自信的发展规律、本质属性和价值立场起着重要作用,不仅规定了文化自信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文化,还阐明了文化自信建设必须遵循文化发展客观规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中华文明,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已、社会主义教育,在建设中华文明的实践中彰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真理理论,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

文化自信源自丰厚的文化底蕴。在五千多年文明中孕育出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和灵魂,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党和人民进行伟大斗争中孕育出的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孕育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三者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根本所在。

坚持文化自信,必须弘扬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万众创新已经成为色彩鲜明的时代主题。要想让中华民族文化以鲜明的中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我们不仅需要固守本源,也要坚持推进文化创新,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传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坚持文化自信,必须推进文化创新。不忘本来,是要坚定捍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吸收外来,是要主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善于融会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为创新中华文化、铸牢文化自信不断提供资源和养料。面向未来,是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健全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我国文化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影响力、创造力、竞争力。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协同推进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马冬)

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谢露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许聃】
齐齐哈尔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