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  正文
建设数字乡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王 鹏
2023年01月16日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数字经济与乡村发展的结合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突破点。数字信息技术具有线上化、效率高、传播速度快、覆盖领域广等特征,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推进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高质量融合发展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乡村经济借助数字赋能,将农产品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管理体系进行数字化融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人员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驱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数字乡村是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乡村经济社会应用并赋能乡村现代化发展的转型过程。2022年1月,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制定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部署了数字乡村的八方面重点行动。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乡村的发展,2018年至今持续关注乡村数字化转型,从全方位多角度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系列重点成就,数字乡村建设稳步前进,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阻碍乡村发展的因素,如数字人才缺乏、数字基建和管理缺失、涉农数据利用率低、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等。

数字化发展迅速,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为释放数字经济“引擎”新动能、推动城乡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需要积极投身于建设数字乡村,提高乡村治理的智慧化水平,推动城乡数字经济一体化建设和发展。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完善农业数据库建设、提升涉农数据管理能力。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构建面向农业农村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政府农业信息化部署应当修正有偏逻辑,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基础数据资源体系的建设,关注农业生产和农户经营情境,积累供应链内部生产交易数据,建立农村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推动“三农”大数据的开放共享,将涉农数据适度投放于社会中并建立配套法律法规,促进涉农数据的一体化采集和高质量分析,切实发挥数据资源对促进农业生产经营决策标准化、智能化的支撑作用。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推进数字政府规划、高效落实决策管理。逐步打通乡镇政府各部门的数据接口,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高效落实政府管理步骤,推进地方政府的数字化建设,简化各项手续办理流程,提升便民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改造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和服务终端,扩大4G网络在农村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覆盖率,加快推进 5G在农村的应用,加快构建高速畅通、覆盖城乡、服务便捷的通信网络,补齐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短板、普及多样信息化服务,使城乡共享数字红利和发展红利。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积极培育数字乡村实践主体及其能力。政府对接高校合力打造数字人才体系,聚焦对数字农业和农业科技综合人才的培育,与乡村建立定向帮扶机制,开展数字人才下乡活动,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吸引高校前来进行科研活动,设置数字人才绿色通道,强化农村数字人才资源储备。加强数字技术培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面向不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层次人才培育,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产业特色进行专门培训,针对地区典型数字问题展开理论培训与实操训练,建立乡村终身学习机制,先行打造乡村数字经济领头人,发挥能人效应辐射更多主体参与到数字乡村的建设中去。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结合乡村实际发展乡村新型数字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形成,培育新时期经济增长新动能。利用数字化手段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互联网+”模式、“信息化集成控制”的产业,打破城乡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乡村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普及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促进乡村电子商务发展,以互联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解决市场对接问题,推动电子商务与扶贫开发体系更深层次融合,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帮助跨越电商扶贫的“数字鸿沟”,振兴乡村经济。

建设数字乡村,需要结合人工智能在农业方面的生产运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乡村农业科学生产管理精细化方面的生产应用,根据土地的承载力、农作物生长需求和农业资源制定合理的农业发展模式,合理使用农业资源,因地制宜丰富农业部门结构,发展立体农业。利用人工智能领域各种新型技术在农业发展中交互协作,通过机器学习方法、人工智能方法、云计算或数据挖掘方法等智能计算技术进行土地情况深度分析,实时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推进科学研究,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利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农业产业进行全链路数字化升级,建立生产示范基地,帮助传统农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提高农业新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推动农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落地。(王鹏)

【责任编辑:许聃】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