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  正文
各国央行积极“囤金”为哪般
王 鹏
2023年01月20日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反复等因素叠加影响,全球不确定性风险增长,主要风险资产均受到负面冲击。而黄金凭借极具韧性的表现,持续受到包括各国央行、主权基金、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和增持,其中各国央行的年净购金量更是创下了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各国央行黄金净购买量为399.3吨,是2021年同期4倍以上,更创出了单季度购买量的历史纪录。与第一季度的87.7吨、第二季度的186吨相比,黄金净购买量逐渐增加,前三个季度的累计净购买量已超过自1967年有统计数据以来单年最大净购买量。

全球央行避险情绪明显

2022年2月,俄乌冲突升级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供给端收缩,推动了以原油、煤炭为代表的能源价格上涨,如布特伦原油期价最高达每桶139美元。其次,全球粮食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冲击,全球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大豆、玉米等的价格快速冲高。

与此同时,通胀持续“高烧不退”,美联储等多国央行祭出加息举措紧急“救火”。多国央行紧随其后开始缩紧货币政策。英国央行当前利率已升至2008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欧洲央行自2022年7月以来已累计加息250个基点,创下有史以来最快纪录。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各国央行的避险情绪十分明显,而黄金则是各大央行一致公认的最佳避险资产之一。

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称,土耳其为2022年黄金最大买家,仅2022年第三季度就购入31吨黄金,黄金储备增加到489吨。排在第二的是乌兹别克斯坦央行,2022年第三季度购买了26吨。排在第三的是卡塔尔央行,2022年7月购买了15吨黄金,是该行有数据统计以来最大的月度购买量。印度央行也在2022年第三季度购买了17吨黄金,黄金储备达到785吨。在中国方面,官方黄金外汇储备为1948吨,并至少3年储备额保持不变。该储备额位列全球第6位,远低于位于首位美国的8133吨以及第二位德国的3355吨。然而,根据瑞士联邦海关的数据可知,中国在2022年7月从瑞士进口黄金80多吨,创下5年新高。

“囤金避险”原因多元

归纳起来,各国央行积极“囤金”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全球疫情、美元加息、区域冲突不断,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加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全球疫情影响。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疫情持续发展,毒株不断进化,使得新冠病毒的免疫逃逸率直线上升,极大增加了反复感染风险,进而令供给侧的产出难以恢复至正常水平。目前全球经济处于下行的低迷期,失业率增加、消费减少、物价不断上涨,缓慢推动着通胀。因此,在全球市场信心不足的当下,黄金发挥着避险功能,各国央行积极“囤金”显得合情合理。

美联储货币政策。随着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紧缩,长短端美债收益率皆上涨,美债价格则大幅回落,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债资产大幅缩水。同时,货币紧缩政策也助涨美指,加剧了外围国家本币贬值、通胀飙升以及资金外流的压力。为稳定本国汇率、抑制输入性通胀,及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囤金”避险成为各国央行的必然选择。

区域冲突不断。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美元却频频被美国“武器化”,导致了各国对美元信心的下降。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大肆冻结俄罗斯的美元外汇储备。为大力打击俄罗斯经济,美国等西方国家将莫斯科踢出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支付系统。这些将美元“武器化”的举措,使全球产生了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怀疑。从另一维度解释,各国“囤金”行为有助于应对美元信任危机。

【责任编辑:许聃】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