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  正文
2022年中国国家人口减少85万评述
王 鹏
2023年01月23日

今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年末我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我国近61年(自1962年)以来的人口首次负增长。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发展会有什么影响?以及我国未来的人口政策将走向何方?

人口负增长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与第一财经对数据整理可知,我国人口增长总体呈下降趋势。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01年的6.95%下降到2022年的-0.6%,并从2016年持续下降。此外,我国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总人口增长率持续放缓的同时,人口更年轻了、人口更老了、而劳动年龄人口更少了。我国的人口格局呈现,总量多,两头翘,中间塌的新趋势。并且,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也指出,我国已累积了30多年的人口负增长惯性,若拉长时间维度,1992 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就已经降至更替水平以下,人口内在增长已经由正转负。

因此,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大概率会到来。然而,人口负增长比以往预期要早了许多。例如,在2019年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人口负增长将会在2030年到来,之后又调整至2027年。出乎意料的是,谁也没有想到人口负增长到来的如此迅猛。

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与影响

我国人口负增长,主要是受到人口出生率下降与老龄化程度上升两个因素所导致。

从全球角度出发,以日本、韩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为例,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随着人均GDP的上升、人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必然会导致生育意愿的下降。根据国泰君安证券研究的数据称,经济发展水平和总和生育率负相关。同时,第一财经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数据制作,可知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也呈现上升趋势。

(来源:上图国泰君安证券研究;下图第一财经)

从中国国情出发,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升,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从2020年的77.93岁,提高到了78.2岁。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上升,老年人口比例也随之加重。此外,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指出,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71年到本世纪初,我国在经济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少生4亿多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然而,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惯性较大,目前开放“二孩”、“三孩”政策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出生率从2015年的12.07%也下降到了今年的6.77%。

人口负增长将对经济发展带来一定挑战。首先,它会对潜在市场需求,包括内需消费产生一定消极影响。未来赡养老人压力增大,会减少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消费欲望。其次,未来年轻劳动力将会减少,相当用工成本会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也会因此受到影响。根据联合国对中国人口的数据预测可知,到2050年我国年轻劳动力人口将大幅度减少。商贸餐饮、运输通信、文教卫生、纺织服装业等都会受到冲击。最后,经济发展需要人口,若人口负增长持续存在,不利于我国长期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会可能会加大财政压力,如医疗健康、养老保险等公共支持。2010年我国对养老保险基金补助仅占一般公共预算的2.1%,到2021年已经提到至4%。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来源:联合国人口司,2023年,https://population.un.org/wpp/Graphs/DemographicProfiles/Pyramid/156)

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建议

未来,我国人口政策应“打组合拳”,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在政策上应做好顶层设计,推进人口结构的优化。目前,虽然我国已开放了“三孩政策”,但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说,还应该设计明确的战略目标,如二十年、三十年的整体计划。在制定未来人口长线规划时,从中央到地方各部门,需要有明确的顶层设计、战略步骤和明确打法,各部门之间也需要相互配合。

从供给侧角度出发,需要思考的重点是如何让人口升的更快更多。各地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落实“三孩”相关政策,核心则在于降低养育成本。当代年轻人生育意愿不强,一是养育成本过高,二是社会生活压力太大。目前,大量家庭构成都为双职工家庭,缺少时间与人力照顾家庭。因此,政府需要从多元化层面给予支持:

落实经济补贴。各地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拟定育儿补贴,加大补贴力度,从切实角度鼓励家庭“多生娃”。例如,2023年1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生育第一个子女且办理登记入户的,平均每年可领取2500元;生育第二个子女且办理登记入户的,平均每年可领取3667元;生育第三个子女且办理登记入户的,平均每年可领取6333元。并且,政府还可以针对特定物品给予消费券,对奶粉、奶瓶、奶刷、尿不湿等婴儿用品给予消费券补贴。此外,对家政服务,如月嫂等进行相应补贴,降低养育成本与育儿压力。

加强政策福利。加强对三岁以下儿童的公共服务福利,针对家政上门服务,给予公益性补贴。其次,可以建立公益性互助组织,依托于小区、社区减轻儿童上幼儿园前养育负担。最后,政府还可以给予多孩家庭在交通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减轻多孩家庭的教育负担。

强化对公共服务人才的培养。国家可以鼓励学校开设与学前教育相关的专业课程,增强人才补给。加强家政服务的行业规范,提升行业服务质量。在网上也可推出与家政服务相关的线上课程,促进行业向好发展。

从需求侧角度出发,需要以多元化方式应对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

推行延迟退休。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情况、不同行业推行延迟退休政策,或鼓励返聘。让有余力、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回到工作岗位,鼓励老年人创新创业,以增加社会供给。

落实带薪假期。深度优化人力资源市场,增加带薪假期。针对多孩家庭,增加生育假期。除此之外,产假不应只是针对女员工,男员工也应享受相关带薪“陪产假”,减轻在职场中因产假而间接导致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优化移民政策。根据我国国内国情分析,虽然在短期内不能降低移民政策门槛,但就长期政策而言,可以参考欧美发达国家政策。例如,美国的成分入籍与英国的长期工作签等。我国可以针对不同贡献给予不同身份,比如,可以给予部分技术人员劳工证,若长时间没有犯罪记录可以升级为永居证。若与我国公民存在婚姻关系则可以升级为国籍。设定入籍梯度,并针对特定群体,特定国家实行不同政策。对待种族相近、关系友好的国家与地区,可以实行相对于优先的移民政策,如东南亚、蒙古、朝鲜等地区与国家。

加强人才引进政策。针对特定行业,特定人才,如科技人才、创新人才和实战性较强的技术工人、工程师加强人才引进。如果外籍人才有能力水平并且有意愿入籍中国,可以先给予长期劳工证明,当达到一定贡献程度,可以获得永居证明,以制度性方法方式加强该政策。(王鹏)

【责任编辑:许聃】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