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下  >>  正文
救援,跨越山河万里
说天下
2023年03月16日

“Tesekkur ederim(谢谢)!”2月12日,土耳其马拉蒂亚,两位老人向身穿蓝色救援服的杨弈走来,热情地亲吻他的手背,并托起杨弈的手背,轻碰自己的额头。 "

这是马拉蒂亚人的最高礼仪。

这是对这场跨越万里的地震救援的深深感激。

奔赴

土耳其东部的马拉蒂亚,图尔古特泰梅利街。当地时间2月6日4时17分,熟睡中的哈利姆•居尔比兹被晃醒了。

“地震了!”哈利姆的孙子、孙女飞快地跑进奶奶的房间。奶奶83岁,体弱多病,行动不便,长期卧床。

地震来得太突然了。他们拉不动躺在床上的奶奶,房子就开裂了,沙子漏了下来。迫不得已,他们只能往外跑。刚跑出家门,房子就塌了,奶奶被埋在了里面……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月6日9时17分和18时24分,土耳其先后发生两次震源深度20公里的7.8级地震。

短短10小时内,两次7.8级强震,震中相距约96公里。这是土耳其自1939年以来遭遇的最大地震,波及叙利亚、黎巴嫩、塞浦路斯、希腊、伊朗等国。

“土耳其发生大地震,会不会需要国际救援?”在万里之遥的东方,中国江西蓝天救援队的微信群里,队员们密切关注着土耳其的地震灾情,默默地为灾区百姓祈福。 

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土耳其紧急向联合国提出国际援助申请,随后在平台向全球寻求援助。

土耳其强震,牵动着全世界的心。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提供紧急援助。

“联合国同意了中国蓝天救援队的申请,符合条件的队员可以提出个人申请。”江西蓝天救援队队长杨弈在微信群发出通知。 

从中国到土耳其,往返机票要2万多元,需要自费;在土耳其救援,往返预计需要15天;身体健康,参加过地震救援培训。这是三条“硬杠杠”。

“去土耳其的机票这么贵,这是要赔上‘老婆本’了”“出国救援,语言不通怎么办”“土耳其冷不冷”……在微信群里,队员们讨论着,却一个个不顾危险,悄悄向联合国提出申请,前往土耳其当救援志愿者。 

北京时间2月6日晚,江西蓝天救援队共有19名队员提出的申请获得联合国同意,但留给他们准备的时间只有一天。机票、装备、人员集结,每一个都是难题。

在上饶,江西蓝天救援队连夜准备雷达生命探测仪、蛇影探测仪、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液压剪、扩张剪、液压顶撑,还有手动液压剪、开缝器、小型液压剪、锂电液压剪等破拆装备……上百件救援装备,重量超过一吨,价值200多万元。

2月8日,在上饶的8名蓝天救援队员集结,满载着上百件救援装备,驶向武汉;

罗旭、杨彬、罗理珍等5名队员分别从宜春、赣州、九江等地前往武汉,火速集结;

廖旭阳、刘海昌等3名队员从广州出发,飞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9日凌晨,从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起飞的航班,降落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机场。

在伊斯坦布尔,江西蓝天救援队第一梯队16人完成集结,便连夜转机前往马拉蒂亚。

飞机降落在马拉蒂亚机场,他们顾不上疲惫,迅速整理装备,奔赴地震救援一线。

搜寻

马拉蒂亚是土耳其的东部边境城市,与叙利亚接壤,地震灾情严重。图尔古特泰梅利街,多处民房倒塌,居民们沉浸在悲痛中。

中国蓝天救援队是首支进入马拉蒂亚的国际救援队伍。“我们虽然有过很多次灾区救援经历,到马拉蒂亚后,还是被眼前的惨状惊呆了。”来自上饶的搜救组组长朱海庆说。

救援不能盲目。抵达救援点,他们先了解被困人员情况和房屋结构、被困人数等等,迅速启用雷达生命探测仪、蛇眼探测仪和热成像探测仪,对卧室、楼梯、走廊等可能躲避的地方进行探测和搜寻。

“有热点!”9日上午9:50,在一处民房废墟,朱海庆紧盯着雷达生命探测仪,发现了一个呼吸热点,废墟下有生命迹象。 

人们惊喜不已,却又心急如焚。当地居民说,有两个大人和三个小孩被埋在废墟里。

这栋7层的楼坍塌得像豆腐块一样,情况相当复杂,营救难度很大。

时间就是生命。他们与当地救援力量立即开始挖掘,操持着笨重的圆盘锯、大电镐进行破拆搜救。

上饶婺源洪广华、赣州南康廖旭阳等8名江西蓝天救援队员轮流作业,一刻不停地与时间赛跑。

“我们搜寻了三层楼板,搜救通道打到了五楼,最终发现了一名被困的男子。”杨弈说。

当日下午4:30,生命通道打通了!当地救援队员携带担架,钻进营救通道,将这名被困男子救出。

“手指动了,还活着!”周围数百人都跳起来鼓掌。这是江西蓝天救援队在马拉蒂亚救出的第一名幸存者。 

这名获救的土耳其男子50多岁,意识不清,但有知感,被紧急送医救治。地震发生时,该男子躺在床上,楼房坍塌后形成三角支撑,幸运地躲过了一劫。

更幸运的是,中国江西蓝天救援队不远万里赶来,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探测到了他的呼吸热点。

天色慢慢暗下来,雷达生命探测再也没有发现生命迹象。在现场等待的家属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被埋在废墟里的亲人都遇难了。

救援现场,没有照明灯,余震不断,特别危险,家属拒绝蓝天救援队继续工作。

“让我们继续挖吧!早点让逝者安息!”江西蓝天救援队央求道。 

“对不起,我不同意。你们从遥远的中国来帮助我们,我们不愿意你们当中任何一个人受到任何伤害!”家属哭着说。 

“我们只能流着泪,带着遗憾,离开这个救援点,赶往下一个有灯的地方继续救援。”廖旭阳说。

10日凌晨3点,看到蓝天救援队一直在高强度工作,很多救援队员连饭都没吃,土耳其军队的一名营长只能下命令,让中国朋友休息。天亮后,江西蓝天救援队又回到了这里。土耳其国家救援队说:“这里没有幸存者了,请你们去下一个救援点,那里更需要你们,你们的设备更先进。我们的人已经在那里等,需要你们的经验。”

廖旭阳带着搜救组和装备,来到了下一个救援点。这处废墟下面埋着一个不能动的老人和一个10岁的小女孩。经过生命探测仪探测,两个人都还活着。

经过紧张的勘察,他们决定从七楼楼顶挖竖井下去,先挖出五楼的老奶奶,再挖出二楼的小女孩。

从10日上午9点一直挖到11日凌晨1点,这期间发生了17次余震,挖掘工作举步维艰。

凌晨1:30,他们终于挖到了五楼老奶奶的位置。

“我刚下去,勘察如何安全地把老奶奶救上来,突然发生了5.7级余震。”廖旭阳刚从救援竖井跳上来,他们挖的地方再次塌陷,老奶奶又被埋了…… 

从这一刻起,二楼的小女孩再也探测不到生命的信号。

这次5.7级余震,廖旭阳安全撤出来了。在另一处救援现场,墨西哥救援队一条搜救犬被余震导致的塌陷压死了。

余震结束后,他们不停地挖,不停地挖,早上4点多终于把老奶奶挖了出来。遗憾的是,老奶奶再也不能睁开眼睛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眼泪。

废墟,到处是废墟,没有人知道废墟下埋压了多少人,还有多少幸存者。 第三天,蓝天救援队接到通知,驰援另一个救援点。这是一处严重坍塌的废墟,有多人被埋在里面,生死不明。

因为前一天晚上差点发生意外,这次土耳其国家救援队说什么也不让廖旭阳亲自动手了,只让他在旁指导。

“有热点,废墟里有人还活着!”朱海庆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探测,发现废墟下二楼卫生间位置有生命迹象。大家激动了起来。

廖旭阳在五楼的楼顶画了一个圈,指导当地救援队员用凿岩机往下挖竖井,全力打通营救通道。

严重坍塌的楼面,他们挖一层,清理一层水泥块,清理完水泥块立即用木头做支撑,即使发生余震,救援人员也不会被埋。

廖旭阳说,前一天营救那个老奶奶时,他们也是同样操作,只是还没等他们做好支撑,余震就发生了。

快挖到二楼了。为确定被困者的位置,他们调来热成像探测仪进行扫描,获得的信号非常微弱,再调来雷达生命探测仪探测,也只有一点点生命迹象,喊话也没反应。

当地救援人员了解到,埋在下面的是一个10岁左右的聋哑小男孩。江西蓝天救援队再次用雷达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已经探测不到生命迹象了。

“我们不死心,让土耳其国家救援队和矿山救援队继续挖,一直挖到天亮,终于找到了小男孩,小男孩的遗体还是软的。”廖旭阳悲伤地回忆。 一名土耳其国家救援队员抱着小男孩的遗体放声大哭,一直用当地的语言叫着:“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再坚持一个小时,我们也能把你活着救出来!”

“当翻译把他的话翻译给我们的时候,所有的人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廖旭阳心如刀割。

营救

一天、两天、三天……废墟下的被困者,生还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但人们仍然期待着生命奇迹的出现。

二天、在图尔古特泰梅利街的一处废墟,朱海庆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又探测到了一个微弱的呼吸热点。负责信息采集的罗旭立即上传信息,报告给当地政府与救援力量。

经现场研究,由江西蓝天救援队与当地矿山救援队联合施救。

钢筋、混凝土、断墙……在狭小的空间里,掘进一米都要十几个小时。

经过一天的紧张破拆之后,仍然没有发现幸存者,雷达生命探测仪上的呼吸热点也消失了。当地老百姓摇摇头,准备放弃。

“只要有一线生机,就一定要坚持,绝不能放弃。”杨弈给大家打气鼓劲,继续挖,一定要找到被困者。 

夜间气温低至零下10℃,江西蓝天救援队员只能轮流作业,靠火堆取暖,救援进展得异常艰难。

几次生命探测,呼吸信号消失,废墟现场有几次都准备用大型机械清理了。人们悲观地说,这么多天了,被困之人活着的希望渺茫。

看着被困者亲属失望又期待的眼神,江西蓝天救援队毅然决然,不放弃搜救。

随着一步步掘进,经过生命探测,废墟里的呼吸热点又出现了。

“里面的人应该还活着!”他们与当地救援力量兴奋不已,全速掘进,希望能尽快找到被困者。 

1米、2米、3米……营救通道快要接近呼吸热点时,挖到了一根倒塌的大梁。

这根大梁拦在前面,怎么也绕不过去,严重影响了救援进度。蓝天救援队员们心急如焚,被困者家属又一次陷入绝望。

如果破拆大梁,极易引发二次坍塌,非常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紧急商讨营救方法,决定绕过大梁,再打一条生命通道,用最快的速度营救。”杨弈说。 

危险的余震不断,掘进一刻不停,新的生命通道终于打通了。

当地时间2月12日凌晨,在废墟下被困125小时的83岁哈利姆•居尔比兹,终于被救出来了。

在哈利姆被担架抬出来的那一刻,当地军方、救援人员和媒体记者激动不已,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5天5夜,哈利姆没有吃任何食物,身体极度虚弱,凭着顽强的求生意志幸存了下来,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经当地医院救治,哈利姆脱离了生命危险。杨弈和队员们前往医院,看望了哈利姆,送去了中国朋友的祝福。

“往后余生,我都会为来自中国的救援队员祈祷,祝福你们平安。”哈利姆向来自中国的救命恩人,讲述了地震发生时的情形。在被困废墟的5天5夜里,当听到外面有挖掘机的声音,哈利姆就告诉自己人们在救她,只要坚持就有活的希望。

这场救援,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不分昼夜……

“在土耳其,我们所有的中国救援力量都是尽全力去挽救生命,去发现、去寻找废墟下的被困人员。”

“我们想的就是多做一点,一天十几个小时,基本上是连轴转。”罗旭说。 经过6天的营救,中国蓝天救援队一共营救出3名幸存者,挖出43具遇难者遗体。

据央视报道,土耳其强震致土耳其、叙利亚两国4万余人遇难,搜救工作于2月19日基本结束。

友谊

“所有的亲人、朋友们:当你们看到这封遗书的时候,我一定是在救援现场发生意外了,请大家不要为我伤心,你们该为我鼓掌,因为我是为做最有意义的事而付出生命的。

我没有什么好交代的,因为我没什么遗产……唯一担心的就是妈妈,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能拜托哥哥、姐姐照顾了。

另外,我已经签了遗体捐献协议,如果我的遗体还完整,就让我继续为社会做最后的贡献吧。

2023年2月6日深夜 廖旭阳”

在前往土耳其前,廖旭阳写好了遗书。19名江西蓝天救援队员,大多数在出征前写下了遗书。

在埃米尔根街救援点旁边,有一栋没有倒塌的房子。在一次强烈的余震发生后,罗旭目睹这栋房子往边上倾斜、开裂、倒塌。

她说:“马拉蒂亚余震不断,最多的时候一天有十几次较大余震,危险无处不在,救援队员随时有可能献出生命。”

一堆篝火前,罗旭戴着头盔,里面是蓝色的棉帽,脖子上围着咖啡色围巾。“当地居民给我送来了围巾、帽子。”罗旭拿起手机,喘着粗气自拍了一段视频。

画面上,罗旭冻得脸色苍白,身后是一片废墟。她说:“在地震现场,看到那些受灾情况,是真的很难受。”这是她第一次现场参与国际救援。 恶劣的低温天气,不确定的环境因素,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但在救援现场,没有人会停下来。因为时间的流逝,会让被困者生还的希望变得愈发渺茫。

“我们的队员冒着零下10℃的严寒,在搜救作业时只有多穿衣服多烤火,才能保持体温。”

“一个人只能工作半个多小时就得换人,连续几天都是通宵救援,地震救援非常艰难。”

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在废墟之上,江西蓝天救援队员们一遍遍地探测生命迹象,一遍遍搜寻、营救,每个人都在和时间赛跑。

马拉蒂亚的冬天实在太冷了。江西蓝天救援队19名队员住在当地学校的教室里,打地铺。当地居民来到营地,送来被褥、食物,现场煮茶,还给罗旭、江志华两名女队员送来了围巾和帽子……冰天雪地里溢出暖暖的爱意。

“当地人非常友好,非常淳朴,待人非常真诚。”罗旭说。

在马拉蒂亚,有不远万里驰援的“中国蓝”,也有数十位翻译志愿者,塞尔曼就是其中一位。2月24日晚,我加了塞尔曼的微信。

塞尔曼是伊斯坦布尔市民,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地震后,他在马拉蒂亚当了5天翻译志愿者。

“作为土耳其国民,我们非常感谢中国蓝天救援队。他们在地震灾区坚持救援,每天都很苦很累,但是他们不怕累,就像救援自己的亲人一样奋不顾身。”塞尔曼说,“我感谢他们,土耳其人民感谢他们。”

“当地政府、军队、民众都对中国志愿者展现了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护,让我们非常感动,还有家人的全力支持、队友的守望相助,都是我最坚强的后盾。”罗旭颇多感触。 

2月14日下午,江西蓝天救援队结束马拉蒂亚的救援任务,转至伊斯坦布尔休整。

离开马拉蒂亚救援现场时,土耳其军方列队送行;到达伊斯坦布尔机场,航空公司送来当地特色食品;走出航站楼,国际志愿组织捧上鲜花…… 因为没买到15日的机票,他们在16日下午才登上飞往上海的飞机回国。在伊斯坦布尔机场,安检人员出人意料地没有对中国的救援队进行例行安检,而是给了每名救援队员一个拥抱。

这场跨越万里的国际救援,有希望也有遗憾,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和跨越国界的温暖。

“但是,我们觉得自己做得太少了。如果土耳其离中国再近一些,如果飞机能直接飞到马拉蒂亚,我们也许能多救一些人!”

“但是,没有如果。我们只能怀着沉重的心情踏上回国的旅程,希望下次去土耳其是旅游,而不是去救援。”

(作者 邹海斌)

【责任编辑:齐磊】
天下专栏百家争鸣,直击你最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