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 “足不出户”的日子也有收获,用上了跑步机,恢复了太极拳,还补上了亏欠的“书法课”。
练字是枯燥的,想练好又是很难的,好在书法不仅是个美学问题。汉字有个生动的进化过程,篆隶草行楷,是字体,也是历史。
比如,在篆书中可以发现很多汉字里都有一只“小手”,而到了现在常用的楷书中又不认识了。下面我就举些例子和大家分享:
1、有
“有”的字源简单来说就是“手里有肉”,“肉月”上面的一横一撇就是那只小手。我以前总不明白很多隶书字帖那一撇为什么起笔总有一个弯?知道那是手,就明白了。
明白了有,“左、右、友”这些字就容易理解了。比如“友”,就是“手拉手”的意思。
2、笔(筆)
如今的简体字已经很难让我们看出“书、画、笔”三个字的联系,但繁体字就不一样了,这三个字(書畫筆)里都能看到那只握住笔的小手。
“筆”在古代的字源是“聿”,而“聿”的字形正是一只手握住竖起的毛笔。
在汉字演化过程中,一部分三个指头的“小手”被写成了横过来的“山”,在“事、隶、逮、雪、妇、律、肃”这些字里,都能看到那只小手。
3、“君”
“尹”在甲骨文中像一个人手持一根象征权力的权杖。《说文解字》解释说:“尹,治也。从又、丿。握事者也。”
而“君”在“尹”基础上加了一张口,正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
4、兴(興)
兴的本意是大家一起把东西抬起来,在篆书里还能清晰的看到那四只手,到了隶书就逐渐简化了:
和兴(興)类似的字,比如“舆”,今天还能看到车两边的小手。
5、兵
汉字的演化,一直在好写(速度)、好看(美观)、好认(识别)的博弈中前行,逐渐从象形文字向符号化发展。前面说的“興”,下面的两只小手就直接简化成了一撇一点。类似的字还有“兵”。“兵”的上半部并不是“山丘”,而是“斤”,“斤”的本意是斧子,比如“分析”就是用斧子把木头劈开。“兵”的下半部,就是简化的两只手。
5、弄
有时候,下面的两只手也会被简化为“廾”,这个字读gǒng,而不是草。“弄”就是双手玩赏玉器。
和“弄”类似的还有“异”“弃”等。
6、采
这个字里的“手”也可说是“爪”,太明显了,我就不解释了。
7、受
“受”字里同样有两只手。字头和“采”一样,是一只手;下面的“又”也是手。一只手把东西递给另一只手就是“受”。
在很多字里“又”是手的变形写法。比如:“双”就是两只手,“取”就是用手去抓耳朵,“叉”就是在手指中插入一个手指表示交叉,“反”就是把手掌翻过来。
当然,因为简体字的原因,一些汉字中的“又”已经不是手了。比如“圣”的本字是“聖”,“观”的本字是“觀”,“对”的本字是“對”,这些简化字里面的“又”就和手没关系了。
8、教
手里拿个家伙,就是我们常见的反文旁(攵)了。
或者说,反文旁不是“文”,而是“攴”(pū)。“敲”字的右半部就是 “攴”,一只拿着鞭杖的手。
“攴”后来逐渐简化成了“攵”,比如“教”字,就很像一个拿着教鞭的老师在督导孩子。
9、史
“史、吏、丈”这些字下半部的一撇一捺其实也是手的变形:
10、将
通过“将”字,我知道了,凡是带“寸”的字基本都“有一手”,因为“寸”的本意就是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位。
将(將)就是手持兵符、发号施令之人。
11、承
承担的“承”左右两边的撇捺也是手。
“承”字甲骨文像一双手托起一个屈膝的人。金文大体相同。到了小篆,估计怕接不住,下边又加了一只“大手”。
这里终于谈到我们看得见的“大手”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其实包含手最多的字还没出场,那就是带提手旁(扌)的字。字典里提手旁的字大约有七百余个。比较有意思的是,不同于三个手指的“小手”,提手旁(扌)是正宗的五个手指的“大手”。比如我们看看提手旁的“提”:
当然,如果你觉得“扌”被简化的太厉害了,如今汉字中,还有更完整的手字旁,大部分都在文字的下半部,比如“掌、掣、拳、攀、擎”。比它们稍稍简化一点的有“举”、“奉”等。
而像提手旁(扌)那样位于左右边,还能比较完整的保留手的样子的已经很稀少了。我看到的只有“拜”:
最后,让我们再看看这只不断变化、姿态万千的“手”:
4月20日是国际中文日,
再过几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致敬每一双勤劳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