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  正文
《中国米食大会》:从一粒米透视中华米食文化
王永利
2023年07月05日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乾坤。”一粒平凡的稻米种子生根发芽,开启了辉煌绚烂的人类文明。今天,稻米仍是全世界 60% 左右人口的主食。中国具有万年稻作史,稻米文化已深入其中,无处不在。稻米文化不仅养成了今天中国人的许多生活习性,更培养了今天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从6月17日到9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重点项目,大型美食文化探寻节目《中国米食大会》在央视财经频道黄金档首播。从“一粒米”窥见中国米食的诞生及发展,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化,品尝多种米食味道,了解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并以全新的真人秀慢综艺形式呈现,艺术欣赏性和文化思想性俱佳,令人耳目一新,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享受。

千年“禾下梦”撞见“米食寻味团”

《中国米食大会》本季共有12期,每期节目邀请六位不同领域的嘉宾,组成“米食寻味团”,嘉宾构成丰富,从历史、文学到农业科技,再到名人,如作家梅毅、麦家、影视明星陈数、许佳琪、张晓龙、王霏霏、体育明星武大靖、央视著名主持人谢颖颖、刘仲萌、脱口秀新星毛豆、美食达人王潇然等等,去到六个具有“米食文化”差异性的省份,进行深度走访,开启了别具一格的中华米食文化探寻之旅。

“楚稻中秋熟,珠玑碗面浮。已谙藜藿味,敢作稻粱谋。”禾下乘凉,一梦千年,如今正在逐渐变成现实。水稻之父袁隆平生前主持的最后一个项目——“海南杂交水稻双季亩产 3000 斤”攻关目标,如今已经成功突破。双季亩产 3000 斤,意味着一亩地多养活 5 个人。粮食是社稷之本,种业是粮食之基。“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新一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真正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更大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粮食安全,让中国人的饭碗也端得更牢。同时,中国农业科学家还心怀天下,中国高产杂交水稻在缅甸、越南、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等数十个国家推广种植,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当千年“禾下梦”撞见“米食寻味团”,《中国米食大会》热闹、有品、有意思,好看,好吃,好玩,让一粒米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国米食文化变得可视、可感、可触摸、可品尝,可回味,别开生面开创旅游+文化+美食+体验+思索之慢综艺新表达,塑造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可视:“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江南美景如画,风光旖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节目更紧扣主题,处处聚焦主角——米。如亩产三千斤的水稻长什么样子?画面直观呈现给你!粗大茁壮的稻秆籽粒饱满的稻穗。禾下乘凉梦还可以在三亚水稻国家公园见到艺术还原的造型!禾杆像高粱,稻粒像花生米。袁隆平的梦想,是人类千年的梦想,如今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可感知:“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种幸房州熟,苗同伊阙春。无劳映渠碗,自有色如银。”一碗洁白的米饭,要经过育种、插秧、追肥、除虫、收割、脱壳、晾晒、烘干、藏储、蒸制等多种劳动。嘉宾参与农事,参与加工和制作过程,更加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可触摸:如在上山遗址,嘉宾深度体验用原始工具把稻谷脱壳,用烧红的石头放在大口盆中烹制米饭。在湖南常德,机械化耕作已经代替了人工插秧。嘉宾们登上无人驾驶插秧机,体验到机械化插的水稻秧苗,横平竖直,间距行距非常规范,简直就是机器在大地上画的一幅壮美的图画!

刘仲萌、吴绮嫚体验无人驾驶插秧机

可品尝:“昔日帝王膳,今朝百姓餐”。如今中国人吃饱已经不是问题,如何吃得好,可大有文章。嘉宾们品尝了江南各种美食,更重要的揭示科学家正在努力培育既高产又口感好的水稻品种。如在海南的试验基地,育种家胡忠孝,正在育有专供湖南米粉制作的水稻、适合特殊人群食用的低升糖水稻。湖北育种专家汤俭民痴情不改,让稻米生香,用几十年培育的“超级米”,既保留“黄毛粘”的口味,又提纯复壮提高了产量。

可回味:中国有万年稻作历史,米食文化源远流长。嘉宾们在分享中,使思想性升华,碰撞出米食文化的真谛。米食文化是人类饮食文化当中的一部分,中国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人们对水稻的种植而形成的生产文化,以食米而形成的种种特有的生活文化。节目从一粒米,小中见大,藏在米食千变万化的背后,是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力量,是中华文明开拓、发展的史诗。

二、揭秘米食版图,打卡旅游胜地,玩转米食江南。

浙江、广东、湖北、湖南、云南、海南这六个米食文化浓郁的省份,特色鲜明,别具一格,也是国内火爆的旅游热线和旅游目的地。

浙江作为稻作文化的发源地,在这里嘉宾感受一碗万年前的大米饭。当年考古学家在遗址中挖掘出夹碳陶片,发现了许多稻壳和稻壳的印痕,还发现石锛、石斧、石磨等,系统地证明了上山遗址当时的生活已经是原始稻作农业。浙江人用稻米制作的美食多得数不清,如融合山海之味的海鲜米豆腐,如传统美味慈城年糕、湖州粽子、梁弄大糕,再到甜苦相依的创新米食咖啡汤圆,米的香味不断延续,米的形态不断变换。每一粒稻米在浙江人手中,都被赋予了爱意和智慧。

谢颖颖、吴殿星在蒋乐平的指导下,用石煮法制作米饭

在广东,嘉宾体验老广“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既有禾秆上的非遗美食禾秆冚珍珠、风味米食“粥底打边炉”,还体验了武术界“食夜粥”风俗和黄飞鸿精神等稻米相关文化活动。在黄但记向第三代传承人何淑芬学习磨粉、蒸粉、切粉的流程中,亲身感受到了陈村粉米香浓郁、纯大米制作,外形“薄如蝉翼、纯白若雪”等特色。还有佛山玉冰烧,历史悠久,深度体验了玉冰烧“肥肉酝浸,缸堤陈藏”的核心环节的传承与创新精神。在增城深度了解“中国丝苗米之乡”是如何出产品质上乘丝苗米,深度了解了现代化智慧农业项目。

梅毅、王潇然体验玉冰烧的制作过程

在湖南常德,嘉宾们在这里亲身感受了桃花源里的米食文化和历久弥新的湘味米食。体验农耕饮食“活化石”——钵子菜。这种烹调方法在陶器发明的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它继承了古代先民“烹于斯、食于斯”,炊、食合一的鼎食文化的特征。学习了古朴习俗“擂茶”的技艺。参观6500 万年前的古城和稻田:城头山遗址。感受码头人的最爱——“霸蛮”大汤圆。吃土家族糍粑;体验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无人化在高规格标准化稻田耕作的情景。

左小青、梅毅向桃花源中的居民学习擂茶技艺

在湖北孝感市,嘉宾前往拥有 96 年历史的老酒馆,品尝了当地人最爱的桂花糊汤米酒。探寻非遗美食糊汤的奥秘,了解当地人对本地米的喜爱是如何传承下来的。在孝感市垌冢镇新河村,嘉宾在稻田里抓稻田小龙虾,稻虾共生,香在味蕾间。在钟祥市丰乐镇,寻找神奇的长寿米,喝一碗长寿老人的同款米茶,感受返璞归真的生活。前往稻米油之乡的湖北随县,见证湖北人对一粒米的吃干榨净的精神。

麦家、陈数在中国油脂博物馆探访学习

在云南,体验酸甜苦辣,新式云南米食赏味。景颇绿叶宴,明清就有“食无器皿,以芭蕉叶籍之”和“食不用筷”“撵成团而食”的记载。这种古老的饮食遗风,一直流传到现在。不仅盛菜饭的盆和盒是用肥大的树叶或烤软了的芭蕉叶制成,就连喝汤用的碗和勺都是用树叶折叠而成。吃时以手指代替筷子,大有返朴归真之感,别有情趣。过手米线,是德宏州阿昌族特有的小吃。嘉宾体验了吃时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野味制成的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味道真是鲜美。喝藏在大山里的米酒陈酿——牛屎酒。当年人们用牛驼酒罐赶路进贡给土司,路上颠簸容易把陶酒罐撞碎,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牛粪在酒罐表面糊上一层封坛,以减少碰撞力。土司喝了用这种方式封坛的紫糯米酒,细尝含有一股青草味,变得更好喝了,从此牛屎酒名扬天下。嘉宾们还寻找最辣、最酸、最苦的食材,以完成当期节目的创意米食。

芒市文旅局副局长莫含蕾、谢颖颖、勐巴纳西五兄弟乐团以及景颇族同胞在绿叶宴后合影

在海南,嘉宾感受春天里的第一把稻——亩产三千斤的超级稻谷,吃糯米焗龙虾。在漂浮在海上的村庄,品尝“天下第一粥”——疍家人喜爱的气鼓鱼及其气鼓鱼粥。体验港门酸粉、山兰米酒、海南凤梨海鲜炒饭。黎族三月三,黎族盛大的庆典,要吃黎族五色饭。其背后是旱稻穿越千年书写出一部属于黎族的农耕历史,也记载下勤劳的黎族人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向大地索要果腹之粮的那一份勇敢。南繁硅谷,正乘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东风,大步向前成为“种子育繁”最前线,向世界展示中国育种家“种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武大靖和孩子们一起体验一节农业科普课

三、创新表达,开创了国内纪实探寻美食文化真人秀的先河,制作精良。

《中国米食大会》采用真人秀+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跨越综艺与纪录的边界,以“忠实记录、真诚表达”,让真实生活本身的魅力打动人,感染人。纪实性的手法拓宽了国内纪实探寻美食文化真人秀的疆域,并且获得了观众的认可。在创新表达方面,以故事性强的小片导入,强烈引起观众兴趣,拉高了收视。嘉宾三组路线相互有机勾连,环环相扣,并行不悖。以团聚在一起分享经历和体验为结构,更重要的是在分享中,使思想性升华,碰撞出米食文化的真谛。该片融合真人秀、纪录片和轻综艺为一体的新型节目形态,给荧屏带来一股艺术清流。

许佳琪、王潇然在挑选制作海鲜米豆腐的食材

融媒体传播方面,《中国米食大会》在央视财经频道每周六19:30播出的同时,还在央视频、央视财经等客户端同步播出。在新媒体端,除图文和短视频外,在节目播出当天,还推出网络先导直播,揭秘拍摄花絮,设计有奖互动环节,吸引网络受众的关注度,并将此关注度引入大屏,以此覆盖大屏和小屏两端受众,增强融媒体传播效应。

《中国米食大会》以创意方式展现出各地美味米食与厚重的文化内涵。从一粒米深入开掘,生动展示稻米对中华文明历史的积淀,将“寻味米食+探访文化”紧密结合,精良制作,电影质感,多维度彰显了中华米食文化的魅力。(王永利)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片人、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