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价值观的集中彰显;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文化最有力的工具,扮演着传递声音和演绎文化的重要角色。与此同时,多姿多彩的文化源源不断地为语言输送原料,丰富其内涵,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语言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必须要保障文化安全,当今世界风起云涌,各种思想激荡,维护语言文化安全刻不容缓。
文化安全指国家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观念形态的文化生存发展不受威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安全包含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生活方式的安全等方面。当今社会,网络时代飞速发展,玩梗式的表达方式层出不穷,不仅会制造语言文字的壁垒,还很可能传播畸形的价值观,形成颇具危害性的“网络黑话”乱象。
语言文化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利器。文化的发展程度体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彰显综合国力;语言是民族精神、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的外在表征,失去语言,民族共同体意识也终将被淡忘。因此,保护语言文化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尤为重要。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讲述着东方故事。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勇于追梦,不断创造,开辟新事业。民族精神作为宝贵的力量财富,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凝神聚气、凝心聚力的促进作用。在波谲云诡的世界局势中,维护语言文化安全就要坚定自身理想信念,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语言文化安全在对外交流和国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西方思想文化潮流席卷全球的今天,文化入侵事件层出不穷,不断为我们敲响警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在国际交往中,语言文化能够巩固政治认同和身份认同,并且充分地展现出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与此同时,语言文化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建设,需要加以引导和管控。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更应当注重维护语言文化安全,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粉碎文化入侵的不轨阴谋,传递中国声音,向世界人民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语言文化安全是新时代下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从街道路边的宣传墙到博物馆的科技盛宴,从各大软件的视频广告到全国中小学生的教材,语言和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是因为语言文化的普遍性,我们才更要注意和重视语言文化安全,加强对语言文化产品的监管,警惕文化渗透。近年来,我国大力整顿语言文化乱象,打击整治“毒教材”,努力降低丑恶审美对青少年儿童的不良影响。
语言和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创造物,在民族认同和国家统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集中展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共性特征,是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和稳定,保障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国家需要重视和整治语言文化乱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维护语言文化安全以巩固国家安全。
构建语言文化安全机制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语言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地位日益凸显,它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远超以往。同时,随着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上升,语言作为人类重要交际工具彰显出了重要功能,成为国家安全领域具有广泛意义和重要价值的要素。开展语言工作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新时代中国语言文化安全建设的总纲领,同时,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建设中国话语体系,传递好中国声音,讲述真正的大国故事。
巩固语言文化的地位,加强国家安全语言服务战略的规划能力。维护语言主权安全、语言资源安全、语言文字安全和语言技术安全,占据语言服务新高地。不断加强语言建设、夯实文化基础;发挥语言文字的纽带作用,增强国家认同感;不断挖掘语言文化精华,展现大国文化自信,促进语言文化繁荣,增强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安全。语言文化的稳定与繁荣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让语言文化安全服务于国家安全既是时代要求,也是现实需要。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文化渗透严重,传统话语体系遭到严重冲击,巩固语言文化安全迫在眉睫。语言传递国家立场,代表国家声音;文化彰显民族特色,展现国家底蕴。语言文化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石,维护语言文化安全是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我们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整治语言乱象,警惕文化入侵,巩固好国家安全,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马冬系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管理与工程博士,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谢露、杨雁冰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