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罗民众来说,“高质量”似乎与产品制造和商品流通脱不了干系。然而,如若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入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以系统性、高效率可持续方式满足人们对健康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增长而竞争转为为民生而竞争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绿色和谐及开放共享的健康生活全新发展理念已经并正在主导社会经济发展。
高质量发展命题首现国家正式文件以来,随着国际风云变化和国内政策调整,解读版本繁多,内涵不断深化亦未停放大外延。中国县域经济是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构成,中国国情决定了社会问题的共性与宽泛。
中国“走出去,引进来”“双招双引”正如火如荼。一线及省会城市走出国门,三四线城市则互通互联。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复苏乏力情况下,欧盟、东盟、中东及亚非拉多个地区显然已成关注热点。然而,在西方集体围堵之下究竟有多少投资属于意向,引进项目含金量多寡,则需要评估和观察;囿于固有发展理念在僵硬机制下的思维翻炒以及创新的匮乏,项目的重复和过度的开发,在事实上能否为并未真正激活的产业和市场提供再生力、竞争力及至预期带来了想象空间。
中国“法制日报”日前依据中纪委数据统计,全国三年来共查处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逾3千起。深化政府管理职能,拧紧领导思想“开关”,教育管治阶层树立权力观、利益观和政绩观刻不容缓,而基层社区和街道机构会否存在过多岗位而人浮于事,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否真正意义上坚守“以人民为中心”问题导向,从而完整、准确践行高质量新发展理念,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共享与平衡发展,亦需判断。
高质量发展是历史选择,属国内外特殊环境下必然发展阶段。全球地缘斗争推波助澜、国际矛盾冲突此消彼长,动荡环境和复杂形势为全球格局带来裂变,但国际秩序重塑再造倒逼中国强化独立,向实和安全,同时对国内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饱受诟病的市场积弊,现实而客观地审视和改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凸显了中国思维和顶层设计的内在逻辑和动态观感。市场与调控、开放与治理在不同时期的侧重是对速度与质量的辩证因应,亦密切关乎高质量发展。
高速发展提升国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又可为高品质服务提供条件。但漠视弱者,急功近利,以牺牲高质量服务为代价则本末倒置,力倍功半。不管是直面康养事业还是高龄失能及残障人士,惟 以“为民、便民和安民”为利益终端,秉承科学治理理念、恪守以人为本,方能坚守高质量发展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