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与未来发展新篇章——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解读
王 鹏
2024年01月05日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正逐渐崛起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湾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使其在营商环境中表现出独特的优势。但环境纷繁多变,不同时期也将面临不同挑战,改革应该时刻在路上,也正是基于这一原因,2023年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结合粤港澳大湾地区的目前情况提出未来展望,这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地区未来发展新篇章的起始页,更将是顺应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要求。本文将从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营商环境的状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此次计划中的政策亮点以及该项计划将对未来粤港澳大湾地区发展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独特竞争优势——开放、包容、绿色、创新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指的是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总称。它包括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等多个方面,可以理解成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改革和对外开放众多要素的系统工程。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由香港、澳门和广东省的九个城市组成的区域,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和人口红利,更在政策、制度和文化上展现出其与众不同之处,其营商环境呈现出以下四点特征:

(一)高度开放

粤港澳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具有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特点。湾区内的城市,如广州、深圳等,一直以来都是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经济格局。与此同时,港澳两地的独特地位使得大湾区在制度创新上拥有更大的空间。港澳两地的法律、金融和监管制度与国际接轨,为大湾区内的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

(二)深度包容

其次,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和韧性。由于历史原因,港澳两地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和商业模式与内地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为大湾区带来了丰富的创新元素。而广东省内的九个城市,则以其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为大湾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大湾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能够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迅速调整和适应。

(三)重视创新

大湾区的营商环境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近年来,湾区内的城市纷纷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科技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湾区的长远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大湾区也十分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通过与国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湾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优秀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其整体竞争力。

(四)绿色可持续

大湾区的营商环境还表现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在国家“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湾区内的城市纷纷加大环保力度,推动产业绿色转型。通过推广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湾区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有为政府的顺势而为在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众多经济奇迹。尽管大湾区具备诸多优势,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在行政手续、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此外,湾区的内部差异和不平衡发展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未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建设按下加速键。

深度改革——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新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市场体制机制完善、政务服务水平提升、提升监管水平等众多方便详细阐述,为未来建设提供有力指导,此次计划中关于深入推进市场体系改革、五大环境全面优化与引领示范上颇具特色。

(一)要素市场化配置,共建大市场

计划中强调要进一步促进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在大湾区内的自由流动,要素自由流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促进人才、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加强区域内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加速产业协同发展和创新。人才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助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大湾区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益、高成长性的领域,提高资本使用效率,为大湾区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技术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推动大湾区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数据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促进信息共享和数字化发展,提升大湾区的信息化水平和治理能力。

因此,要素自由流动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有助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大湾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二)“五大环境”全面优化

本次计划中从与企业生产经营密切相关的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人文环境“五大环境”入手,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作出统一部署,可以说涉及优化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从系统内部的相互协调构建一个完整的营商环境良好生态。

良好的市场环境,如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限制、完善知识产权案件跨境协作机制,将更好保障各主体相关权益,进一步激发投资意愿;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政务环境,如一网通办,推动大湾区内的政务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审批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容缺受理”等制度,缩短企业办事时间。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促成“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常态做法;推进法治化建设,优化法治环境,如推动大湾区内地与港澳的法律法规对接,确保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础和加强大湾区内的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等。提升法制化水平促进公平竞争提升法制化水平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和保障,有法可依,整体市场运行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

(三)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计划中指出:应注重发挥功能平台作用,发挥港澳的开放平台与示范作用,加快推进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功能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推动政策对接和创新。通过加强与港澳的政策沟通与协调,可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功能平台的创新发展也将引领带动整个区域的创新发展,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功能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最后,功能平台的建设有助于提高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借鉴港澳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可以提高政府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

通过“先富带动后富”的发展理念,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将更好发挥示范带领的一体化推进策略,这将是对“协同”新发展理念的新诠释。

未来新篇章——高质量发展必经之路

该计划的出台将对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的营商环境、未来建设、产业振兴和区域协同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政策的实施将为大湾区吸引更多的优质资本、人才和企业。这将有助于提升湾区的整体竞争力,使其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同时,也将促进湾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

其次,在未来的建设方面,政策的出台为大湾区的未来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有力的政策支持。这有利于加速高端产业和人才集聚,推动大湾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创新高地。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湾区的城市功能和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生活水平。

此外,在产业振兴方面,政策的实施将促进大湾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和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的实施,将推动大湾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这有助于提升大湾区的整体产业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最后在区域协同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战略目标。《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将进一步优化大湾区的营商环境、推动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这将有助于提升大湾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责任编辑:吕佳珊】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