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冬  >>  正文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研究
马冬
2024年02月27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多次强调增强文化自信,铸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辉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019年我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到“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关于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现,是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研究、构建和展示不仅是体现中华民族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重要文化载体,而且还是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实践路径之一,起到对内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

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理念的重要载体,中华文化符号是指中华民族经过一段时间积累下来的、能够体现中国民族独特文化的抽象体现,它是代表中华文化的象征、标志或代表物,是中华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具有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同样,中华民族形象是指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精神、价值观和特色的符号、标志。中华民族形象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承和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中华民族形象包括中国的语言文字、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传统节日、礼仪习俗在内的许多方面,不仅是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传承和精神纽带,是各民族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在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中,蕴含着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强调这些共享元素,加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让各族人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各民族在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贡献和地位,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信仰,促进民族团结和谐,此外对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交融,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就是通过构建完整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通过建筑、美术、标识、影视、艺术表演等媒介深刻形象地表达出来,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从小接触并了解中华文化的符号和形象,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要求要做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与现代社会价值观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华文化为根基,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树立起来。

为了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可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现代文化产业,如电影、电视、音乐、动漫、游戏等,让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现代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应用,让人们在消费娱乐的同时,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同时,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制作和传播有关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内容,让更多人随时随地了解和接触中华文化。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艺术展览、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传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而各种渠道宣传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举办文化展览、讲座、研讨会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工艺技艺等,也会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最重要的是树立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必须尊重各民族文化特色,挖掘和传承各民族文化遗产,让各民族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共同参与到中华民族文化建设中来,这意味着加强民族交流和民族互鉴,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让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形成共同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总而言之,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大势所趋,不仅有助于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内在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有积极推动作用,从全社会教育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只有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交融,才能更好的树立形成共同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作者马冬系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带头人,二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管理与工程博士,齐齐哈尔大学22级学科英语研究生王文静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吕佳珊】
齐齐哈尔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