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年来,京畿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
抓住“牛鼻子”,构建“一核”“两翼”新格局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是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重点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从而实现北京的资源要素在更大范围进行优化配置。
作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十年间,北京累计不予办理新设立或变更登记业务超过2.5万件,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2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30平方公里,实现城六区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标。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中央企业已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截至2024年1月底,北京市级机关两批集中搬迁工作顺利收官,城市副中心与主城区“以副辅主、主副共兴”的发展格局正有序形成。
“双城”联动、三地协同,打造产业共同体
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十年来,中国渤海湾畔的京津冀三地,以产业协同为牵引绳,结合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按照“北京研发、津冀转化”的思路,打造产业共同体,实现“1+1+1>3”的效果。北京中心城区功能布局不断优化,高精尖产业新设经营主体占比由40.7%上升至66.1%,精准补建便民商业网点7700余个;河北省十年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余家;天津市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平台,注册科技创新企业约6500家。
据统计,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累计超28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万家。
近日由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2023》显示,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协同创新指数从100增长到297.6,年均增速为12.9%。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合计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产业“梯田”错落有致,世界级大城市群的轮廓日益清晰。
瓣瓣同心京津冀,共建共享利民生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最终要体现到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上。总面积21.6万平方公里、拥有1亿多人口的京津冀地区,地缘相接、人缘相亲、文化一脉,具备公共服务资源共建共享的天然基础。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2023年12月,津兴城际铁路正式开通,京津两大城市进入四条高铁联通时代。截止2023年底,天津高速(城际)铁路总里程410公里,较2013年增加165公里。初步实现京津雄0.5小时交通圈,京津冀相邻城市1.5小时交通圈,十年来,京津冀区域高铁总里程达2576公里,环京通勤定制快巴客运总量超100万人次,同城化效应显现。
十年来,已建设40个京津冀医联体,医学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机构共享互认不断推进。2023年,京津冀49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70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200余所京津中小学幼儿园与河北273所学校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累计成立15个跨区域职教联盟、22个高校发展联盟……
此外,生态环保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率先突破重点领域之一。2022年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降至37微克/立方米,地表水I-III类水质断面比例从2013年的45.1%升至2022年的77.5%。10年来,京津冀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2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个,为绿色城市群建设做了有益探索,为美丽中国树立了样板。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而京津冀协调发展十年成就为中国其他区域发展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相信,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将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田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