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周项  >>  正文
与其亲离众叛,不如迷途知返。
张周项
2024年05月23日

在最新一轮的外交交锋中,以色列睚眦必报的外交风格显露无疑。

5月22日下午,随着挪威和爱尔兰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以色列随即宣布召回驻两国大使,虽然其对随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西班牙暂时没有外交动作,但覆水难收前缘难续,一场外交风波已然成型。

很难想象,在外交局势已经危若累卵的今天,以色列依然敢于采取如此大胆的行动。随着这一轮巴以在加沙地带的冲突迁延日久且大量平民伤亡被公诸报端,去年十月冲突刚起时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同情早已被消耗殆尽,以色列的国际声望再次低到冰点。

5月20日,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以涉嫌战争罪为由,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及国防部长加兰特和哈马斯领导人的逮捕令。5月10日,第十届联合国大会紧急特别会议恢复召开,会上以143票赞成、9票反对、25票弃权表决通过决议,重申巴勒斯坦人民拥有建国权在内的自决权,决定给予巴勒斯坦国更多联合国权利,并建议安理会重新“从有利角度”审议巴勒斯坦以会员国身份加入联合国的申请。

甚至连以色列的铁杆盟友美国都不再敢无条件站在以色列一边,先后宣布要对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的极端定居者和以色列军事单位进行制裁,在此之前更是放弃了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一贯立场,转而在联合国安理会投下支持停火的赞成票。

各国代表、国际组织发难,甚至铁杆盟友都不敢支持自己了,以色列的外交形势危险啊!

在这种形势下,以色列要做的难道不是想办法与巴勒斯坦和解,给国际社会展现恢复中东和平的决心?怎么还逼着其它国家选边站呢?在目前的国际语境里,站以色列几乎就等于站在战争一边,哪个国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么选呢?

挪威和爱尔兰的政府也要考虑民意的,既然做出了承认巴勒斯坦的决定,就很难再向摆出如此强硬姿态的以色列妥协。所以以色列从挪威和爱尔兰撤回大使,冲动之下做出姿态容易,这场外交风波却不知道要到何年何月才能收场。

以色列如此头铁,在很大程度上是内坦尼亚胡政府自己给自己挖的坑。2022年底,内塔尼亚胡第三度出任以色列总理,他本来就是出了名的强硬派右翼,其新一届政府更是由利库德集团、宗教政党沙斯党和极右翼政党宗教犹太复国主义者党等6个政党组成,被称为以色列“有史以来最右的政府”。可以说,对外强硬就是这届以色列政府的底色,也是其对右翼选民的吸引力所在。即使内坦尼亚胡想对外妥协,也会因为伤及其政府的人设而不敢付诸行动。

5月15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公开质疑内塔尼亚胡的加沙战后计划,并称如果以色列选择重新占领加沙,他将不再留任。5月18日,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反对党国家团结党领导人甘茨公开向内坦尼亚胡发难,提出一份六点方案并表示如果内坦尼亚胡不按照该方案执行的话,他也会退出战时内阁。这届战时内阁总共就这三个人有表决权,如果三去其二就只剩下内坦尼亚胡一个人了。

那将必意味着以色列的情况更难有转机,因为甘茨本是内坦尼亚胡的政治对手,政治光谱偏中左翼。如果他和加兰特都退出,内坦尼亚胡将不得不更依靠自己的右翼基本盘,维护人设的需求也就会更高,以色列的外交政策转向将会更加困难。

期待那一天不要到来,那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民共同面对的灾难。或许甘茨威胁退出战时内阁的话值得听一听:

”如果你们选择狂热分子的道路,把整个国家引向深渊,我们将不得不退出政府。”

与其亲离众叛,不如迷途知返。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