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6月8日在辽宁沈阳举行,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除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各地文物部门、文博单位组织开展7300余项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线上线下活动,其中文物惠民服务3400余项。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保护文物、珍爱文物的浓厚氛围。
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是6月8日。2024年,是我国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主题为“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多地将举办12614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其中线下活动9642项。各地还举办“非遗购物节”,结合本地区文化和旅游促消费活动,聚焦培育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文旅消费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两则新闻,我们看到了中国经济文化繁荣的景象,看到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民族性格,看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期兼容并包、从容自信的时代精神。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文明。泱泱华夏,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何以文明?何以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这一坚实根基,构筑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体系,和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精神底色。“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五彩斑斓的文化遗产与雄奇秀美的锦绣山河共同铺展出中华民族代代生生不息、昂扬奋发的动人画卷。要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需要做好保护、传承、创新、互鉴几个方面的事。
保护,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搞‘拆真古迹、建假古董’那样的蠢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目前,我国已拥有世界遗产57项,位居世界第二,文化遗产39项。其中自然遗产14项,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4项,均居世界首位,总面积达7.06万平方公里,中国已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国家文物局5月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约300家的速度持续增长,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6833家,总量居世界前列。2023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2.9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提出,要建设20个国家级非遗馆。中国非遗馆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4级非遗项目敞开大门,搭建传承、展示、传播的平台,为非遗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系统完整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全面建成,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充分利用,不敢破坏、不能破坏、不想破坏的体制机制全面建成。
传承,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
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关键一环是“传”。有历史延续性的“传”,才有更具生命力的“承”,文化创新才有根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57项世界遗产、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述说五千年文明脉络,87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示穿越古今的智慧,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呈现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多元一体的气象。它们展示中华民族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它们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的无尽宝藏,它们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202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确立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开启新篇章。长城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要守护好长城,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从2006年提出建立长城保护员制度至今,6000多名保护员已成为长城保护最前线的主力军。颁布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公布第一批83个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熠熠生辉,成为我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生动缩影。长征、大运河、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也打造成了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永续传承重要标志。
创新,坚持守正创新,文明互鉴
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坚守“魂脉”与“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现代文明,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担负起大国文化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独特的精神动力。
近年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精彩国风节目火爆“出圈”,将现代技术与传统舞蹈艺术相结合,“活”化博物馆里的文物,让传统文化有了创新表达。马面裙、艾草门挂等国潮产品将国风底色与时尚创意结合起来,成功让年轻人“种草”。据统计,2023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达20517.4亿元,同比增长9.44%。
而中国灯会则打造出了“中国彩灯节”等国际品牌,吸引广大海外游客。四川自贡灯会被称为“天下第一灯”占据海外92%灯展市场份额。今年,中国预计在全球20多个国家的80多个城市举办灯会。近年来,英歌舞频频走出国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带动岭南文化更好融入世界文化大舞台。广东普宁英歌舞在英国伦敦“首秀”,超70万人围观共赏。此外,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欢乐春节”全球活动,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等为不同文明平等对话搭建平台,奏响“软联通”“心联通”的交响乐。“十三五”期间,我国的文物出入境展览累计达300余项。“华夏瑰宝”文物展、“东西汇流:13—1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特别是与亚洲46国及埃及、希腊合作举办的“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以文物展览凸显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的交流互鉴。……一场场活动,一系列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只有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展望未来,让我们切实坚定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让我们的文明绵延不绝,让我们的创造生生不息。(田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