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  正文
金融赋能养老事业,写好养老金融大文章——金融赋能养老事业可持续发展
王 鹏
2024年09月05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金融作为促进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产品创新、风险管理以及公众教育方面的努力,对于实现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金融如何通过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加强风险管理以及提升公众参与度,为养老事业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一、产品创新: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

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开发出更为灵活、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以满足这些需求。例如,反向抵押贷款允许老年人将其住房资产转化为现金流,解决晚年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这种创新金融产品在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已广泛推广,并在国内开始试点,为有房产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支持,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和医疗支出。

健康管理型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创新产品也逐渐成为养老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型保险不仅提供医疗费用保障,还整合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等措施,预防老年人重大疾病的发生。例如,中国平安养老保险推出的“健康无忧”计划,将健康管理和养老保障相结合,为老年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和养老服务。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还提高了客户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长期护理保险则为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老年人提供持续的经济支持,成为养老金融市场的另一大亮点。泰康人寿推出的“长期护理险”产品,为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客户提供专门的护理费用保障,覆盖家庭护理、社区护理和专业护理机构服务,极大满足了老年客户的护理需求。这样的创新产品不仅拓宽了养老金融市场的产品线,还有效分散了养老服务提供者的经营风险。

二、风险管理:确保养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养老金融产品的稳定性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金融机构通过科学的市场风险管理、严格的信用风险控制和强化的操作风险防范,确保养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例如,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采取“股债平衡”策略,将部分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如政府债券和高评级公司债券,以降低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这种稳健的投资策略帮助其在市场动荡中保持了相对稳定性。

信用风险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养老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支付能力的下降或对手方违约风险。泰康人寿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资产比例,确保偿付能力;其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022年达到200%以上,有效增强了客户的信任。此外,泰康人寿还引入再保险机制,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分散和降低了自身的信用风险。

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数据管理与业务操作数字化要求提升,操作风险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金融机构通过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增加系统安全检查频率,并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管理,防范操作失误和信息泄露。同时,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风险预测和操作监控,显著提升了操作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加大公众参与:提升养老金融的认知和信任

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和参与度是推动养老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公众教育,提升其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意愿。例如,通过举办养老金融知识讲座、发布科普文章和视频、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等方式,普及养老金融知识,提高公众对市场化养老服务的认知度。

有效的公众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养老金融产品的接受度。金融机构还通过推出科普文章和视频、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等方式,进一步推广养老金融知识。例如,平安养老保险公司在其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定期发布有关养老金融的科普文章和视频,介绍养老保险、年金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的基本信息和购买策略。这些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复杂的金融概念,吸引了大量关注,显著提升了公众对养老金融产品的兴趣和认知度。

金融赋能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养老金融产品,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同时,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确保养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加大公众教育和参与,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和信任,是推动养老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多方协同努力下,才能写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为实现全民养老保障目标贡献力量。金融机构应继续探索创新路径和策略,不断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确保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全面、灵活和个性化的养老保障。

【责任编辑:严玉洁】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