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娴  >>  正文
山海有形,披心相付无形——新记者手记
李慧娴
2024年11月26日

作为一个萌新记者,我十分幸运可以来到中美民众对话的现场。那些经常挂在嘴边的故事,第一次有了具象化的载体。

这次活动是由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举办,中美嘉宾围绕不同话题如餐饮、AI、旅游、教育、思想交流等进行讨论,我见证了11月21日至22日的讨论。

这也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抓机会对记者的重要性。第一天我来得很早,会场没有几个人,我就这么看着一位早就在我的专家表上的大佬从我面前路过,却没有勇气出声拦住他,哪怕是说一句“excuse me”。

之后人越来越多,嘉宾们身边围得水泄不通,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勇敢起来,抓住机会。

茶歇期间,我终于和一位投资专家搭上了话,他肯定了美国投资者对中国AI市场的信心,以及现在的中美AI合作确实不够通畅,并礼貌地拒绝了我的采访。

我能感受到他的谨慎,似乎也明白这是善意且礼貌的回答,但不一定是我能听懂的言语。

第一次跑活动现场,我带着初生牛犊的勇气和主办方或者嘉宾搭话,可在第一天,每当我提出采访,迎接我的可能是“short trip”“got to go”或者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微笑……

我有时候也是听得云里雾里的,不由得在想,是不是我们和读者的交流也像隔着一层膜。

我刚建立起来的信心好像一下又消失了,语言的艺术有时候就在于难以理解,似乎我所能听到的理解到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冰山一角。有些话语,有些表现,局内人交谈,点到为止,话说三分,无需多言,便有意会。

我过去二十多年直来直往的生活经验,派不上什么用场。

也许是照顾英语不好的与会者,也许是早有料到会有这种情况,现场非常贴心地准备了同传,但同样的痛苦依然存在,无论是听同传还是听源语言,都做不到深谙其言。但在只言片语中,还是隐约能捕捉到对中美关系向好发展的渴望。

我还成功认识了几位记者朋友,他们比我有经验,我会小小观察一下他们都在做什么。

第二天上午我已经完全把采访抛之脑后了,但我总觉得要再尝试点什么,总不能真的光吃小点心吧……于是在最后一场嘉宾会谈的提问环节,我第一次举起了手,问出了我的困惑:

“中美民众对于对方国家似乎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是沟通不够有效吗?我们一直都在努力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

嘉宾的回答是,理解并不一定是必需品,总是会有多种声音存在的。

同时,她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回答了另外两个问题,一个是关于在中国的美国企业会如何应对美国新政府的政策,另一个是她如何看待双标这个词。

嘉宾的回答更多从美方的角度出发,在华美企也很盼望更好的外商政策,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共同努力,慢慢解决。同时,她提到,在她个人看来“双标”这个词,其实是“fair”,不过,她并不喜欢这个词,有点儿“aggressive”。

我想这次活动值得我记录下来,这是一个开始,是一次挑战,也是一场学习的旅程。中方的嘉宾经验丰富,往往精通两国语言和文化,美方的嘉宾大多和中国渊源很深,在华深耕几十年,有自己的中文名和情缘,而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我仍记得一位旅游业的嘉宾说道:“我所有的美国客户来到中国旅游后,没有一个是不满意的,因为中国人自己就是最好的招牌。”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