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  正文
三峡工程30年:生态创新的里程碑与启示
王 鹏
2024年12月24日

2024年,三峡工程迎来了其开工建设的第30个年头。自1994年正式动工以来,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是在生态保护、产业促进和社会和谐等方面树立了典范。值此之际,回顾并总结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对于其他地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资源创新促进产业发展

1. 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三峡工程通过扶持生态农业园46.8万亩,培育形成了秭归脐橙、涪陵榨菜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12,这些成功的实践表明,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背景,可以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其他地区可以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气候特征以及历史文化底蕴,发展相应的特色产业,如有机农产品、手工艺品等,以此来提升地方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

2. 整合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

三峡工程不仅促进了清洁能源的生产,还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电力设备制造、运维服务及新能源技术研发等领域7。这种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他地区可以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作与整合,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3. 加强基础建设,优化营商环境

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通航条件,使得万吨级船队直达重庆成为可能,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各地应加大对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当地的硬件设施水平,同时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营造更加开放、透明的商业环境,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落户。

二、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1. 注重生态保护,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三峡库区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如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实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其他地区应当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坚持走低碳环保之路,积极探索生态友好型发展模式,比如推广循环经济理念,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自然遗产和人文景观,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

2. 坚持可持续发展,致力长远规划

在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进行了长期的环境研究论证,确保工程建设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工程建设期间,严格落实了施工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了以荷叶铁线蕨和疏花水柏枝两物种为重点的陆生物种保护;开展了针对中华鲟、长江江豚以及长江鱼类的物种保护工作。《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淹没处理及移民安置规划大纲》,明确规定了移民安置必须编制相应的环境保护规划。同时,在初步设计报告中专门设置了环境保护章节,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持续治理蓄水库,迁地保存珍稀物种

水库蓄水后,建立了跨地区、跨部门庞大的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水质、水文、泥沙等多个子系统),对涉及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测。这一系统自1995年起连续多年向国内外发布年度监测公报,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同时,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水土流失等,国家加大了对库区防护林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的投入力度,仅1998年至1999年间就在库区投资7.2亿元,完成生态公益林4977万亩的建设。

对于受工程影响较大的珍稀动植物,三峡集团通过悉心研究和精心维护,创造适宜生存环境,打造“珍稀植物园”和鱼保中心。自2007年起持续进行长江流域野外植物资源调查,开展三峡特有珍稀植物引种保护工作。三峡集团完成了库区珍稀植物30种、主要优势植物73种的迁地保存。此外,还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并放流约500万尾幼鲟,帮助其适应新的自然繁殖场所。

三、创新驱动激发社会活力

1. 建立创新体制,构建共同发展格局

三峡移民工程实施中提炼出“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四个一”水电开发新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对于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建立健全的利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到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中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

2. 改善人居环境,修复维护生态

三峡集团积极参与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修复发展的工作,加快制订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明确管理部门职责分工,细化保护和管理措施。同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组织实施、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合作模式,推广“智慧水管家”模式,集约化管理城市涉水设施,一体化调度,推进“按效付费”的管网价格机制改革。

3. 科技引领建设,落地科研成果

三峡工程建设期间,面对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通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走出了一条从“技术转让—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道路。其他地区也应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大对科研投入的支持力度,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源泉。

三峡工程的成功经验展示了如何有效整合多方资源,以科学合理的规划指导实践,从而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社会和谐的目的。这对于全国各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责任编辑:严玉洁】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