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时节,我来到了广西桂林漓江江畔的阳朔县杨堤乡。
初冬的漓江,依然景色秀美,而且美得别有情趣。
尽管江风略带寒意,但暖阳和煦、江花胜火;两岸青峰片染着竹叶黄、乌桕红,秀美中隐含雄浑,犹如一幅蓄势聚气的山水画卷。
漓江的杨堤江段,则是这幅山水画卷中最精美的画面。
杨堤乡地处中国南方桂林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和漓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区内16公里漓江段,两岸群峰耸立、翠竹成林,青山秀水环抱着秀美田园、古村落、古民居,“一山一水一诗”,奇景目不睱接。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代诗人韩愈将漓江山水喻为美女的饰物,确是形象传神,我不由得忆起宋人李昇之的诗句:“漓江开遍四时花,游览都忘屐齿赊”,对陪同的杨堤乡党委书记杨润华说:“漓江山水,美如仙境。”
杨润华点点头:“我们最主要的责任,就是保护好美如仙境的漓江山水。”
竹筏过渡、竹筏对歌,是漓江沿岸村民的生活需要和传统民俗;也是八方游客游江观景的主要项目。在杨堤码头,我登上了游江观景的竹筏。
“高眠翻爱漓江路,枕底涛声枕上山。”在竹筏上, 我一边体验明代名人俞安期描绘卧竹筏、漂漓江的奇妙感受,一边和撑筏的筏工攀谈。
筏工告诉我,以前驾驶燃油竹筏,马达的轰鸣声很大,让他根本无法与游客互动交流:“现在换了新能源电动竹筏,我们就能够平声静气地说话了。”
杨堤乡乡长宾焕兴说,燃油竹筏的噪声污染,不仅破坏了游客游江观景的兴致,而且尾气和油渍严重污染大气和漓江水质。2023年,静音的纯电动竹筏开始取代燃油竹筏,目前已有1000余只电动竹筏在漓江投入运营。
在漓江撑筏十余年的杨堤乡筏工杨乃文说,“电动竹筏取代燃油竹筏,我们与游客交流畅通无阻,更好的向他们讲述漓江保护故事,也是我们筏工为提升旅游品质作一点贡献。”
为保护漓江作贡献的,不止是漓江筏工。
60多岁的杨有发是浪石村的一名老党员,也是第一批漓江保洁员,承担起6公里江面和河堤的保洁,这一干就是20多年。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但他每天都还保持着撑筏巡江保洁的习惯,一天不歇、风雨无误。哪怕除夕和年初一,也要撑筏巡江一趟,“不然哪能安心过年。”
现在,已年逾七十的杨有发,每天早上都会来漓江边看一看。他告诉我,“近几年,漓江的水更清了,能看到鱼游了,江面垃圾也少多了。”
杨堤乡党委书记杨润华说,漓江能出现这样的变化,是因为有了越来越多像杨有发这样的漓江保洁者,村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
杨堤乡的漓江沿岸,常常能看到乡党委书记杨润华、乡长宾焕兴等人身穿红马甲、沿江捡垃圾的身影,正是在党员、乡镇干部的带动下,许多村民、中小学生甚至游客,都加入到漓江保洁的志愿者队伍。
杨堤乡党委委员黄桉鲆告诉我,通过采取支流拦网、江面定点打捞、村庄垃圾转运日产日清、江面日常巡航等措施,确保漓江保洁达标。
近年,杨堤乡投资完成了浪石、浪洲等5个环境连片整治污水处理项目,收集村民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兴建垃圾中转站;实施农户改厨改厕,取消住家船只、网箱养鱼,取缔非法采砂、关停境内采石场并进行生态修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荒山修复、种草护坡等绿色行动。据桂林市环保局的数据,漓江杨堤段水质常年为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城镇集中饮用水源、地表水断面、污水处理出口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2021年12月,杨堤乡获得“中国最美绿色生态小镇”称号。
杨堤乡党委书记杨润华说,保护漓江生态环境任重道远,我们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赋能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建设,“让漓江的水更清、两岸的山更绿,永远保持漓江的山水之美。”
(注:本文照片除置名外,均为乡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