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银行界要克服的最主要问题是内卷,这种现象在当前是银行界的大敌。在低利率时代,银行界的内卷将会变得严重,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当前银行界的竞争在加剧,存贷款利率的竞争尤为突出,而客户资源的争夺,特别是优质客户的竞争,成为内卷的核心所在。目前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范围的创新尚显不足,银行间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这导致难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服务需求。这种局面使得各家银行相互挤压生存空间,内卷现象愈演愈烈。最终受损的不仅是银行界本身,而且对客户也造成了损失,对整个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把当前低利率时代当作整个银行界的机遇,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第一,提供更多的高质量服务公共产品。纵观西方银行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在低利率环境下,客户对融资成本的敏感度显著增强,同时对流动性和管理需求变得更加复杂。面对银行全链条的金融服务,服务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科技金融兴起的目的是要求我们进行服务模式的转型,要求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加灵活高效、安全可靠的融资产品及流动性管理方案。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加服务的公共产品种类,还要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确保提供的服务产品多元化,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
第二,加大海外市场的跨境业务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捕捉更多业务机遇,增加收入来源,以弥补我们的需求缺口。我预计,自2025年起,中国企业将迎来第二轮海外拓展浪潮,这并非如某些专家所言,是源于国内企业的过度竞争,而是跨境电商已崛起为中国贸易的新引擎。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向发达国家学习,例如借鉴日本和德国的经验,将企业与银行紧密绑定,携手共进,以实现互利共赢。企业可以借助银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有效规避项目风险、投资风险,并优化回报率和项目收益率;而银行则能通过与企业合作,拓宽业务领域,实现自身发展。在低利率时代,银行业应共同把握机遇,切勿轻视跨境电商和走出去企业所带来的潜力,而将风险过分夸大。我们应通过国际前沿实践,不断学习进步,推动银行业迈上新台阶。我们不仅要在国内业务中磨砺成长,更要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实现从本土跨境银行向国际大型银行的华丽转身。
第三,加强银行界本身的学习。通常,银行在顺境中能够展现出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而在逆境中则容易滋生危机感。因此,银行界亟须加强自我学习,面对当前的挑战,中国银行界不应过分夸大困难,更不应轻易屈服,而应视之为磨砺自我、提升能力的契机,将低利率时代的难题视为一种激励,一种促进转型与创新的机遇。我们应积极向同行学习,向历史学习,向数字经济学习,学外语、学业务、学管理。尤为重要的是,要深入探索银行业务流程的创新之道,以创新驱动发展。
我相信,尽管低利率时代已经来临,但高姿态应对更重要。敌人打不倒你,除非你自己趴下。
(作者为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