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鹏  >>  正文
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跃迁:从政策破局到全球规则定义
王 鹏
2025年08月08日

当上海街头的智能网联汽车撕下“测试”标签,正式驶入商业化运营的赛道,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的基因重塑。这不再仅是技术的迭代,而是一场由​​政策范式转移、技术代际跨越与生态体系重构​​共同驱动的产业革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正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重构,从本土试水转向全球规则的参与制定——这是一条从“追赶者”蜕变为“定义者”的战略跃迁之路。

一、战略破局

​​1. 政策创新

示范运营牌照的发放标志着监管思维的根本转变——从风险规避转向创新包容,从封闭测试到开放运营的制度跨越。通过建立​​权责明确的事故处理框架​​(如车企-平台-保险三方责任边界)与​​动态场景分级管理体系​​,政策为技术落地扫清了核心障碍。政策强制要求脱敏数据共享以支持监管决策,同时构筑用户隐私保护的“防火墙”,在​​创新激励与公共安全​​之间找到动态平衡点,为全球数据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体现数据治理的平衡。同时,上海政策框架深度融入国际自动驾驶分级标准(如SAE),使中国企业获得全球竞争的“合规通行证”,加速中国技术标准与国际体系的对标互认,加快国际规则的本土化适配。

​​2. 技术跃迁

头部企业凭借“激光雷达+视觉+毫米波雷达”的多模态融合方案,实现恶劣环境下的无死角感知;而追随者受制于单一传感器瓶颈,在复杂场景中可靠性骤降,体现企业之间的感知能力的代际差。​​感知冗余设计​​(如双硬件备份)正成为安全性的技术分水岭。同时,​领先者依托海量真实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可毫秒级应对“非标场景”(如行人突然闯入);后发者依赖预设地图的静态逻辑,应变能力孱弱。​​算法鲁棒性​​成为商业落地的关键瓶颈。车路协同的生态位竞争主要体现在与地方政府深度绑定、部署V2X路侧单元的企业,构建了“车-路-云”实时交互的护城河;而仅具备基础通信能力者,难以融入智慧交通系统闭环。

​​3. 产业链的重组逻辑​​

通过牌照覆盖车企、科技公司、出行平台等多主体,倒逼产业链从“线性供应”转向“网状协同”,展现“硬-软-服”一体化整合。​​硬件制造、算法开发与运营服务​​的边界加速模糊,催生新型产业联合体。能源企业(充电网络)、金融保险(UBI动态保费)、高精地图商等角色深度嵌入,形成“技术+场景+资本”的复合型生态,重构产业价值分配逻辑,深度展现跨界融合潜能。

二、路径重构

​​1. 长尾场景

低频高风险的极端案例(如暴雨中的无标志路口)仍是算法盲区,边缘场景的数据仍不完善。构建“​​真实场景库-模拟测试-影子学习​​”的闭环训练机制,是填平数据鸿沟的核心路径。同时,人机交互的信任仍瓶颈,用户对“机器驾驶”的本能戒备,需通过​​多模态交互​​(语音/手势/屏幕提示)建立透明化沟通,将“黑箱”转化为“白盒”。

​​2. 成本困局

激光雷达占整车成本30%的现状不可持续。​​固态激光雷达​​与国产高算力芯片的突破带来硬件降本,是压低价格曲线的关键。远程监控中心通过AI辅助决策,将安全员监管比例从1:1优化至1:3;动态拼车算法提升车辆利用率,摊薄单次行程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3. 市场教育

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允许用户关键接管,在安全冗余中逐步培养信任,是化解心理抗拒的柔性方案。价值锚点不再强调“取代人类”,而是突出​​精准守时、零接触服务、个性化空间​​等新体验,将功能价值升维为情感价值。

三、生态协同

​​1. 出行市场的格局重塑​​

差异共生表现为传统出租车固守“即时响应+极端天气”等​​人类驾驶优势场景​​;网约车平台转型为“自动驾驶+人工服务”的​​混合运力管理;​​而智能网联车主导​​高频标准化路线​​(如通勤班车、机场专线)。公共交通的智能升维表现为自动驾驶微巴填补支线公交空白,需求响应式公交实现动态路线规划,传统公交干线因规模效应不可替代——形成​​多层级互补网络​​。

​​2. 竞合关系的升维博弈​​

传统车企通过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L2+辅助驾驶出租车实现重构,在​​成本与安全性​​间寻找过渡方案,避免被颠覆性技术边缘化。科技企业通过​算法优势需通过规模化车队验证,自建运力实现高效运算。​​赋能传统出行企业​​成为商业化的最优解,如百度Apollo开放平台模式。同时还应建立“​​车企拥有车辆数据、平台掌握用户行为、政府监管公共数据​​”的权属框架,避免生态内耗。

​​3. 城市系统的智慧融合​​

通过部署5000+ V2X路侧单元构成“全域感知网”,5G+边缘计算将延迟压至10毫秒内,实现基础设施同步跟进,使​​车与城实时共脑​​。政府主导建立众包地图修正机制,数十万辆车的摄像头成为道路变化的“神经元”,实现高精地图​​分钟级刷新​​。同时,设立自动驾驶专用道与测试区,减少人车混行干扰,为技术演进提供缓冲空间。

【责任编辑:严玉洁】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数据资产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昌理工学院数字经济研究院院长、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