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入林  >>  正文
莫言旧居历险记
策马入林
2025年08月27日

立夏后某日N访莫言旧居,这是当代世界文学高峰的中土发祥地,每次拜访皆有所获。大师说,“日子越久就越旧,越旧就越舍不得丢掉”。旧居也是这样,何况名人旧居。

旧居照旧免费开放,无人值守。门上的春联由书法家作品变成年货大集商品,贴对联的人有点敷衍了吧。正屋的门乍看没事,有人无意一推,哐啷一声,吓人不轻。原来西侧一扇门脱了臼,下方门轴不在窠臼,在一块石板上,而石板是平的,没有臼窝。门轴勉强支在上面,一旦转动门扇,很快露馅。

这可不同于其他的门,这是文学之门、大师之门,怎能如此草率。我等文青,是世界文学大师忠实粉丝,经此一吓,七魄丢仨。听说旧居已归地方有司管理维护,你们就是这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吗,门臼坏了拿个没眼的板子顶事,吓傻旁人事小,影响形象事大。

没人随时守护,似乎也不妥。哪怕组织志愿者值守也行,随时回应游客关切,防范意外情况。院子里也可以放置一些牌牌,摘录大师金句,以及游客银句,增强人文互动氛围。

平安庄蓝调民居。

路边摆摊看来是自发的,“人活一口食儿”,乡亲们借光挣钱乃是莫大福利。有位大娘被人骗了,拿走东西没刷码,恨恨重复着“骗子、骗子、都是骗子”。我不是管理者,不能为大娘调取监控视频追查骗子,只能在大娘怨毒带刺的目光里逃避。一位胳膊上刺青的小伙目光轻佻地问我“来干吗,有啥意思”,我说大文豪让家乡出名,人家来打卡旅游,不是好事吗,你开动脑筋搞点项目,多少能挣点,不该感谢文豪老乡,不该高兴满足吗?说得他没话说,点点头嘿嘿笑。

旱地鸭鸭。

红高粱影视城一类是不再去的,多年前因为违建被拆除的单家大院,我陪四位老人买票看过,感触了了,倒记住了景区门口被挖出的大坑,和快被旱死的玉米。仿古建筑太多,大同小异,互相抄袭。这个重建的,就不去了,旧居是真的,其他不是,真的可以共情,不是虚情假意。大约十几二十年前,某曾建言参考大师作品和民间记忆搞个原生态“复古”景区,让游客体验高密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后来木有下文。

在平安庄里转悠半日,在数条南北石板巷、东西大街上溜达,仿佛穿越回二三十年前的安宁,“曲调很古老,节拍很缓慢”。于是“逆着时光,寻找青春的足迹”,发觉“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几户人家让爬墙梅爬出墙来,一大束垂花掩门,分明是璀璨夺目的欢喜。在悠悠垂柳下,两位慈眉善目的老人聊天,她们说起管家的才子们,语气就像土地之于草木,自然而然。“只有土地,永远在那里,默默地包容一切,生万物,养万物,最后再接纳万物。”“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宝藏,只要肯挖掘,沿着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也会挖出令自己惊讶不已的宝藏。”大师已经挖掘他的村庄,以及所有他去过的村庄和没去过的村庄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得到了令世界惊讶不已的宝藏。

芫荽花。

旧居背后就是静静的胶河,水波丰盈,草木葱茏。砖石道路在河堤上修了半截,木头栈道朽掉了一半,钓鱼人像一棵芦苇长在水边。修路的人,修栈道的人,何以半途而废,远远不如钓鱼人的定力与毅力。钓鱼人可以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去唤醒那些迷惘懈怠的灵魂。

胶河水草丰美。

旧居枕水朝阳,所谓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就是形容这样的地方吧。如果村里开办民宿,把闲置房屋装修利用起来,让文青游客在大师村里体验一晚,“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该多带感,多有代入感。“在血红黄昏的无边寂静里,响着沉重的脚步声,响着晚风从麦梢上掠过的声音,响着我沙哑的啼哭声……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吟咏着这片大地上哺育出的文字精华,一颗知性而勇敢的心灵必怦然而动,慷慨前行。

河堤贴近旧居的部分铺了砖。

“历险”之后,不由想到,以旧居为中心,把相关元素有机整合进来,科学规划,依法、合理推进,可以建设一个人文主题文旅景区吧。零七八碎,各自为战,一盘散沙,不大像话。人家来高密旅游,看什么?莫言旧居自然是第一目的地,人文一号,文旅头牌。

【责任编辑:王辉】
侯召迅,山东高密人,互联网内容传播、舆情应对、危机管理资深专家,资深媒体人。曾任法制日报采访部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新闻处调研员、中央网信办移动网络管理局副局长、中央政法委宣教局一级巡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