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  正文
杜娟:名媛眼中的艺术品投资
杜娟
2017年05月02日

和林明珠女士聊了几个小时艺术品投资之后,我决定今生都不会“投资”艺术品了。

在京城寸土寸金的金宝街上,有座古色古香的低矮建筑,门前有座显眼的赛马雕塑,后面就是富贵的北京香港马会会所,我和林明珠女士就在这个充满了艺术和金钱气息的地方聊了聊艺术品投资。

猜想林女士是想纯粹聊聊艺术品的,但凡俗如我,在这个话题后面加了“投资”两个字。一直在聊艺术品的投资价值。

林明珠是香港著名富豪林百欣(前任香港丽新集团主席,亚洲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与三太太顾瑞英之女,家境自不必多说,从见面那天她的服装、首饰和发型都能看得出她的品味和背后支撑其品味的财富。

她十一岁就被送去英国留学,在国外期间,她开始对艺术品产生浓厚兴趣。

1992年在香港中环开立第一间“对比窗艺廊”,成为首家在国际范围内专门推广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的机构,后来又相继在上海、新加坡开设画廊,名为“艺术门”。

林明珠女士

我小时候学过几年美术,长大后虽然没有从事相关职业,但一直对艺术品有种情愫,没事儿喜欢去画廊溜溜。在国内,其实很多人收藏艺术品,尤其是画作,更多是为了投资升值,我开门见山地问这位资深收藏家林女士,现在是不是投资艺术品的好时机。

她很实在地说:“2016年的艺术品市场很差,2017年会更差。”

如今国人面前的投资渠道和国人手中的财富的确不很匹配。不论是过去的十年里因为房地产暴富的人们,还是借着国家红利让个人财富以火箭速度增长的大量企业家们,除了在世界各地购买房产,投资艺术品成了他们借以保值自己财富的方式之一。

然而,多年浸淫在欧洲和中国艺术品圈的林女士说,在她看到的中国的艺术品购买者中,年纪长些的人购买艺术品是为了投资,而大部分年轻的富二代购买艺术品是为了面子。

“其实,中国买家现在依然很难欣赏到大量的国外有价值的艺术品,因为很多国外的艺术品并没有机会进入中国。如果想看到并购买它们,只能是亲自去香港,或者欧洲,”林明珠说。

不难想象,对于手里有大量资金但是对艺术品了解不深,仅仅是出于喜欢,或有财富保值需求的中国买家来说,且不论他们有没有时间去现场,就算去了现场,由于知识和经验的欠缺也很难拍有到潜力的作品,最好的策略不外乎跟拍。

然而,当艺术品变成了一件商品,还是众人期待其升值的商品,就很难抵挡得住恶意炒作。

我们可以把一件艺术作品比作一个上市公司,他们都可以在市场上被公开交易,就像一个公司的股价可以被资本幕后操控一样,艺术品更加可以。当这件艺术品的作者被刻意吹嘘得超过其本身价值,作品被拍卖行卖掉之后,它的绝对价值将很难保持,意外很多,风险也很大。

比上市公司更可怕的一点是,也正如林女士所说,股票市场起码还有证监会监管,而艺术品市场由于其国际性、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并没有统一的监管机构。

我当然好奇林明珠女士这样一位从出生就不需要为钱发愁的人,是如何购买艺术品的,有没有上过当,亏过钱。

问完我就后悔了……

她说:“我从来不投资艺术品,我只是去买我喜欢的艺术品。我把它们收藏在我的画廊里,从来没想过有一天增值之后卖掉。”

这就是一个需要工作谋生并平衡收入和支出的人和一个从出生就财务自由的人对于艺术品理解的不同。

在我眼里,一件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画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投资,如同房产一样,希望能够带来财富回报,然而对于林女士和像她一样的艺术品收藏家来说,衡量的标准不是增值与否,而是自己是否喜欢。

随即,林女士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观点,艺术品投资如果没有正确掌握,会伤害到艺术和艺术家本身。

我不禁回忆,小的时候,我们看一幅画,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长大了,我们再看一幅画,则开始想它的价值几许,现在入手,几年后回翻倍升值。

也许,这篇文章的题目若没有“名媛”和“投资”两个字,很多人都不会点进来花时间去读,艺术本身在今天是那么没有吸引力,我们的生活和生活里本来应该拥有的艺术性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消失殆尽。

文章开头,我说我今生都不会“投资”艺术品了,艺术的东西无处不在,一盘一碗,一盆花,一张椅,都自有韵味在其中,若我喜欢,我购买、使用并收藏 ,就如同林明珠女士买动辄百万千万的画作一样,而我心中,是决不再会有“投资”的愿望了。

关于作者:杜娟,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