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安  >>  正文
魏延安: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组织化锻炼 ——读王宏甲、萧雨林《中国有个滕头村》
魏延安
2019年10月10日

这是一个不简单的村庄,曾经参展2010年上海世博会,而且可以当着当年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世界更美好”,喊出“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的口号,在这个只有800多人的村庄年创造社会生产总值近百亿元,孩子一生下来就有每月1500元的福利,老人每个月有3500元的退休金,家家户户小洋楼,生活富庶。在江南,华西村作为“天下第一村”声名远扬,也是以乡镇企业为支撑的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而浙江东南更多是以“四个千万”为代表的浙商精神,普遍私营经济发达,有这样一个几十年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道路的村,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那些发展成就非凡的村庄典型,也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在滕头村,可以看到华西村、大寨村、南街村等天下名村发展的一些共同规律,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大公无私又能力超强的带头人、强大的工商业产业集群、几十年如一日的平稳发展而不是乱折腾、科学合理的治理秩序等。尤其是滕头村首任党支部书记傅嘉良,几十年的带头开拓,为村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且选好了后续的接班人,不得不让人想起华西村的老掌门人吴仁宝。在傅嘉良身上体现的斗(艰苦奋斗、战天斗地)、学(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公(一心为公、公而忘私)、严(严于律己、从严治村)、正(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五字精神,对于各地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也是普遍适用的。

可以通过一本书为滕头村树碑立传,但更需要从中寻找可以复制的经验与路径,带来更多现实启示。滕头村有许多理念是值得学习的,如生态立村,发展工业却没有破坏青山绿水;正确理解家庭联产承包,不是一分到底,而是大户承包加上村集体社会化服务的统分结合;科学定位,没有像华西村那样并村带动周围发展,而是通过输出资金、技术、模式,推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坚持适度超前,村庄规划、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保持领先优势等。更值得思索的问题是,在私营经济遍地开花的浙东南,何以滕头村坚定不移地走上了集体经济道路,这对于很多一盘散沙式的村庄更具有普遍性意义。从书中看来,“组织化锻炼”几个字的总结,让人感受深刻。

滕头村是一个穷到底的村,土改时连一个地主也没有,连一条板凳也没的分,立地条件很差,不仅地势低洼,地力水平低下,而且高低不平,唯有靠集体强大的力量,才能根本改变面貌。此时一个超强带头人出现,带领群众以连续15年的艰苦鏖战,终于完成了改土造田,不仅解决了温饱,也为以后的规模化经营打下了基础,更为集体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群众在实践中接受了实实在在的组织化锻炼,还是人多力量大,单打独斗没有出路。这就是书中总结的:“从农业时代走来的滕头人,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组织化锻炼,因此才能够在发展乡村工业的时期,迅速适应组织化的生产,实现工业经济的腾飞。”

当然也要看到,滕头村是一个以傅姓为主的村庄,还存在贺雪峰等人研究总结的南方宗族势力有一定基础的“团结型村庄”的特点,有一定集体合作的内生动力,而非中部地区一些“分散型”村庄的原子化状态,也非北方“分裂型”村庄的难以整合状态,发展集体经济的阻力会小一些。[1]

反观一些地方的村庄,农民自从集体化运动以来,就不是心甘情愿的联合,更没有在“大锅饭”中尝到甜头,所以联产承包制推行以后,往往走上分干吃净的另外一个极端,让集体经济发展缺少了思想共识和物质基础。同时,“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遗风,也让农民群众对集体经济发展心有余悸,直到今天,一些基层干部群众还在把集体经济与人民公社划上等号,对中央倡导的新集体经济发展,缺少深刻认识和行动自觉。

组织化锻炼是基础,科学管理经营则是保障。集体经济的发展当然需要群策群力,但最重要的责任落在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肩上,如果带头人不是一切出于公心,那就难以赢得群众认可和信任;如果不是思维开阔,敢闯敢干,在集体经济发展上就很难有大的突破;如果不尽快培养合理的人才团队,则集体经济后续发展也会面临上升空间有限的难题。而在滕头村,恰恰集体经济的管理经营是到位的,这不得不提醒我们,提高集体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多么的重要。

高大的玉兰树下往往难以盛开其他的花朵,一个强大村庄的周围往往也能看到其他村庄的少有起色。某种程度上讲,滕头村等大村的崛起,也是占据了先入为主的优势,周边的村就很难再像他们一样发展工商业了,只能是围绕着中心大村做好区域性的互补发展。这又在提醒我们,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时候,必须注重对村庄潜力的深度挖掘,并争取让个别村庄优先发展起来,带动周边形成大范围的区域协调发展。但最艰难的起步,还是如何让干部群众经受组织化的锻炼,在切身的体会中感受到发展集体经济的好处,而不是为了集体经济而发展集体经济。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带头人,如何让群众广泛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是最为现实的课题。

同时,也应该看到,提升基层干部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滕头村发展的进程中,也因为一线干部机械化的政策执行,差点毁掉了发展的希望。如果当初搞多种经营的第一批橘子树被砍掉,后果会怎样?如果在村上大办工厂没有被批准,又会怎么样?滕头村是据理力争,不惜找到更高层次的领导撑腰,而没有这种意识的村又会怎么样?所以,必须注重中央政策在基层的解读,全面提升基层干部对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不能一知半解、一刀切、简单粗暴,而是灵活运用,鼓励创新,敢闯敢试,那将会是另外一种全新的场景。放到今天的语境来讲,斗争精神,敢于担当,在基层是十分重要的。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日国庆长假第二天)

参考文献:

[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三农学者、农村电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