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林  >>  正文
“大兄制”与“太子制”
章林
2023年06月05日

古代日本不像当今存在《皇室典范》,有关于继承顺位的明确规定。那么,古代日本是如何继承皇位的呢?

在日本的古代史籍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兄”一词。20世纪60年代,井上光贞通过对《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能够继承皇位的皇子进行分析,提出在皇太子制成立以前,存在由长子大兄来继承皇位的“大兄制”。自井上光贞提出“大兄制”以后,日本学界存在“大兄制”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观点。暂且不去讨论是否存在“大兄制”这一皇位继承制度,我们首先从基本史料出发,看看“大兄”一词的含义及其特征。

根据《日本书纪》记载,飞鸟时代共有四位称为大兄的皇子,他们分别是敏达天皇与广姬之子押坂彦人大兄皇子、厩户皇子(“圣德太子”)与刀自古郎女之子山背大兄皇子、舒明天皇与法提郎媛之子古人大兄皇子、舒明天皇与宝皇女之子中大兄皇子。以上四位皇子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除了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皇子之外,其他都是天皇的长子。而圣德太子虽然没有即位为天皇,但他代理天皇管理国家的政务,实际上也获得了相当于天皇的地位。

在飞鸟时代以前,也有许多称为大兄的皇子,且都是天皇的长子,如仁德天皇与磐之媛命的长子大兄去来穗别尊、继体天皇与目子媛的长子勾大兄皇子、钦明天皇与坚盐媛的长子大兄皇子。以上三位皇子后来都即位为天皇,大兄去来穗别尊即位为履中天皇、勾大兄皇子即位为安闲天皇、大兄皇子即位为用明天皇。

由于古代日本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因此天皇家存在许多同父异母的兄弟,从上述称为大兄的皇子的情况来看,“大兄”便是赋予这些同父异母的兄弟之间的长子的称号。但是,在天皇家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中,不是所有的长子都称为“大兄”。筱川贤根据《古事记》《日本书纪》以及《上宫圣德法王帝说》三部史料,对从继体天皇至孝德天皇期间,所有同父异母兄弟中长兄的数量做了统计,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称为“大兄”的长子只占到了全部三十二例中的七例,还不到四分之一。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称为“大兄”的皇子之间时常发生围绕皇位继承的纷争,其他皇子则和皇位继承之间没有太多的联系。在推古朝以前,天皇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下一位天皇的人选,必须经过群臣推举。其中总领群臣的大臣,从6世纪前半期开始,一直由苏我氏的首领担任。

崇峻天皇被杀后,已经没有钦明天皇的皇子可以继承皇位,继承人只能从下一辈中挑选。押坂彦人大兄皇子作为敏达王统的长子(钦明天皇的长孙),是最有实力的继任者。但押坂彦人大兄皇子也有短板:一是他的母亲广姬早逝,无法做其靠山;二是押坂彦人大兄皇子没有苏我氏血统,因此在苏我氏的干预下,没能继承皇位。

推古天皇在去世前,指定“圣德太子”的长子山背大兄皇子为皇位继承人。但是,群臣推举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大臣的苏我虾夷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召集群臣到自己的官邸,统一群臣的意见,先后拥立押坂彦人大兄皇子之子田村皇子(舒明天皇)与宝皇女(皇极天皇)继承皇位。此后,苏我虾夷之子苏我入鹿为了让流有自己血统的古人大兄皇子继承皇位,逼迫皇位继承的有力竞争者山背大兄皇子一族自杀。不过,皇位的继承虽然由苏我氏操控,但他依然十分尊重推古天皇的遗诏,认为自己的做法是“不误遗敕者也,非臣私意”。

皇极天皇四年(645)六月,古人大兄皇子的异母弟中大兄皇子联合中臣镰足等发动乙巳之变,诛杀苏我入鹿,从此古人大兄皇子失去了后盾。乙巳之变后,古人大兄皇子虽然出家隐居吉野,但对于中大兄皇子来说仍然是个威胁。大化元年(645)九月,“吉备笠臣垂自首于中大兄曰:‘吉野古人皇子,与苏我田口臣川掘等谋反,臣预其徒。’中大兄即使菟田朴室古、高丽宫知,将兵若干讨古人大市皇子等。”结果古人大兄皇子及其子女被斩,妃妾自尽。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兄”不是对所有同父异母的长子都适用的称呼,而是在皇位继承上最有竞争力的皇子所拥有的称呼。

那么,古代日本在形成太子制度前,是否存在由长子大兄来继承皇位的“大兄制”呢?笔者认为,作为皇位继承者的“大兄”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大兄”必须是皇位继承人所独有的称号;第二个特点是一代天皇同一时期只能有一位“大兄”。这两个特点与古代中国以及日本后来的“太子”很相似。

但是,古代日本的“大兄”却不具备上述两个特点。首先,“大兄”与“太子”“东宫”以及“春宫”等称谓不同,它并不是一个完整的表示地位、身份的称号,只是皇子名字的组成部分。如《日本书纪》将勾大兄皇子和中大兄皇子称“春宫”和“太子”,也就是说,“大兄”并不等于“太子”,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其次,“大兄”并不是对皇位继承人的独有称呼,而是当时社会的一种风俗习惯。除了王族以外,一些地方豪族和地方国人等各阶层也可以拥有“大兄”这一称谓。如“船王后墓志”中有“大兄刀罗古首”的字样,在《先代旧事本纪》中出现了高句丽人“大兄彦君”等。再次,“大兄”并不是一代天皇一立,而是一代天皇可以同时立两位或两位以上。如古人大兄皇子与中大兄皇子几乎活跃于同一时期。最后,从结果来看,没有称为“大兄”的皇子成为天皇的比例远高于称为“大兄”的皇子,而且兄弟(兄妹)继承也要明显多于父子继承。因此,“大兄”只是用于一部分在皇位继承上有竞争力的长子,以及在其他家族中有威信和声望的长子的名字中,用以表示对其尊敬。换句话说,“大兄”只表示一种敬称与尊称,与皇位继承制度无关。

在《隋书•东夷传》“倭国条”中,有“名太子为利歌弥多弗利”的记载。一般认为,“利”是“和”的误写,因而应写作“和歌弥多弗利”,训读为“ワカミタフリ”。筱川贤虽然认为当时不存在“大兄制”,但他根据这一史料,提出当时可能存在称为“和歌弥多弗礼”(即太子)的皇位继承者。但“太子”一词与“皇太子”一词还是有所不同。荒木敏夫认为太子有时不一定指皇太子,它的第一要义是“长子”。因此,《隋书》中所记载的“太子”,有可能是指“长子”,即“和歌弥多弗礼”指的是倭王的长子。此外,倭国使者所使用的应是“ワカミタフリ”一词,而不是“太子”一词,“太子”一词实际上是隋朝对日本“ワカミタフリ”一词的理解。因此,不能简单地从《隋书》中出现“太子”一词,来推测日本存在“太子制”。

在天皇家中,继中大兄皇子之后,除了《三代实录》中记载的惟乔亲王“大枝谓大兄”(文德天皇与纪静子所生长子)称为“大兄”之外,再也没有皇子称为“大兄”。天智天皇统治时期正是大量引进唐代先进文化与制度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的时期。大致在天智天皇统治时期,由作为皇位继承有力争夺者的大兄来继承皇位的方式已被废除,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嫡长子直系继承制逐渐形成。不过,从此后的资料来看,“大兄”的称号并没有绝迹,而且,有时它还被用来表示一家之长。

总之,日本在飞鸟时代尚未形成特定的皇位继承制度。所谓的“大兄”,只是用于一部分天皇及其他家族中的长子的名字中,用以表示对其尊敬。不过,在大陆文化的影响下,当时社会已经存在长子相继的观念,因此“大兄”作为天皇诸皇子之中的长子,是皇位继承最有力的竞争者。

本文根据《古代日本皇亲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二部分补充、修改而成。

参考文献:

魏徵等:《隋书》卷81,中华书局1973年版。

黒板勝美国史大系編修会編輯:《新訂増補国史大系•日本書紀》,吉川弘文館1983年版。

井上光貞:《古代の皇太子》,《井上光貞著作集第1巻•日本古代国家の研究》,岩波書店1985年版。

直木孝次郎:《大兄制と皇位継承法》,《日本古代国家の成立》,社会思想社1987年版。

荒木敏夫:《日本古代の皇太子》,吉川弘文館1985年版。

荒木敏夫:《日本古代王権の研究》,吉川弘文館2006年版、

寺西貞弘:《古代天皇制史論——皇位継承と天武朝の皇室》,創元社1988年版。

遠山美都男:《古代の皇位継承——天武系皇統は実在したか》,吉川弘文館2009年版。

熊谷公男:《讲谈社日本历史02 从大王到天皇》,米彦军译,文汇出版社2021年版。

篠川賢:《六、七世紀の“大兄”》,《成城文芸》第139号,1992年。

田中嗣人:《大兄制批判再説——大化前代の皇位継承を中心に》,《文化史学》第35号,1979年。

【责任编辑:王晗】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历史学博士,军事学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