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11月13日发表专栏文章《中国的煤炭产业与气候变化》,指出美国国内的一些保守势力仍然在为排斥控制碳排放而万般狡辩。中国与美国签订碳排放的协定是对这些势力的一大打击。以下是全文,供参考。
人们常常嘲笑峰会会议,原因是峰会通常只是拍照的时机。拿最近召开的APEC来说,照片上各国的领导人看起来像极了《星际迷航》中的演员,尤其值得一赞。最好的情况,通常也是一直都有的情况,就是高层人员宣布由低一级官员制订的协议。
不过,一段时间后,真正重要的东西会出现。而这一次就是这种情况:中美之间关于碳排放的协定就是一件大事。
要理解其中的原因,首先必须理解那些反对任何拯救地球的行动的化石燃料利益团体以及其忠诚拥护者——现在包括整个共和党——深层次辩解。
第一道防线是:否认,即断定不存在气候变化。这是巨大阴谋背后炮制的陷阱——其中包括世界各地的数千名科学家。奇怪的是,这一观点有着强大的支持者,这其中包括参议院詹姆斯·英霍夫(James Inhofe)。他很快就会成为参议院环境与公共工程委员会(the Senate Environment and Public Works Committee)的负责人。事实上,一些当选官员尽全力对气候科学家施以政治迫害。
不过,作为一个政治问题,攻击科学家的效果有限。这个问题与茶党狼狈为奸,但对更为广泛的大众——甚至对于非茶冰党共和党人——来说,这听起来仍然是一个疯狂的阴谋论,而事实是这确实如此。
第二道防线涉及经济恐吓战术。任何企图限制碳排放的措施都会破坏就业和经济增长。这一论点的奇怪之处在于,它通常与正常的市场信念挂钩。我们应该相信企业能够解决任何问题,适应存在的限制并加以创新,不过,如果对碳进行政策定价,那么企业的这种能力就会丧失并消亡。那么,对某一大型企业不利不见得会波及整个美国吧?
不过,如同声称是经济学家的一个巨大阴谋一样,经济灾难论仅限于右翼势力内。共和党领导人可能说“煤炭之战”,就如这是不言自明地对美国的价值观的攻击,而事实上,煤碳行业雇佣的工人人数甚少。真正的煤炭之战,或者煤矿工之战,是由于露天开采和天然气的运用而引发的,这在很早前就结束了。
环境保护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欢迎。
接下来我们说说最后一道防线。它声称,美国对全球变暖束手无策,因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会继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这是卡托研究所等智库以及一些保守学者们的典型论调。平心而论,任何人提出有关气候的行动必须解释如何解决拒绝限制排放温室气体的国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好答案:对拒绝减少碳排放的国家实行“碳关税”。这种关税可能不需要改变任何现有的贸易法律,并且他们会为这项计划的实行提供强大的理由。然而,现在,关于中国可能会加入气候保护的行列的言论,也许就是最好的猜测。
不过,现在我们应该从问题的源头来看:中国宣布有意减少碳排放。
我知道,我可能说得比较模糊,碳排放的目标水平远远高出环境专家所期待的。确实,即使这一交易如上所述,一如既往的施行,地球也会经历一次极具破坏力的温度上升。
但是,我们得考虑一下现在的情况,美国在这些问题上并不是最可靠的谈判伙伴,因为否认气候变化的人一直操控着国会,在不久的将来,也可能是很多年,尚可寄希于行政命令。(更不用说下一届美国领导人很可能就是个反环境保护主义的人,也许他会全力反对奥巴马总统所做的一切。)与此同时,中国领导层必须解决国内的民族主义势力,因为他们反对西方支配这个新兴超级大国的政策。因此,我们在这里得到的,与其说是一个即将实行的政策,还不如说是一项原则声明。
既定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在此之前,认为中国会加入国际气候协议的人也是在猜测。既然中国人说,他们确实愿意采取行动;反对者也不会像他们所说的那样做。
不用说,我不指望反环境保护主义论被推倒,但它确实已经岌岌可危。这对于我们地球来说,是美好的一周。
译者:谭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