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数月的争论之后,排除了所有的替代方案,欧洲央行(ECB)在1月22日宣布最终将重磅引入量化宽松政策。它计划在至少19个月内每月支出600亿欧元(合700亿美元),在购买资产担保债券和资产担保证券的原有计划(当前每月购入总值约100亿欧元)之余还要再大量购买国债。对购买希腊等接受求助国家的国债需要遵守特别规定。由于购买主权债券引发的损失将由各国央行自行承担。
量化宽松政策(QE)——印发货币购入包括主权债券在内的金融资产——在21世纪初由日本银行(the Bank of Japan)首次使用;美联储(the Federal Reserve)和英格兰银行(the Bank of England)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使用这一政策。但是,由于老牌的欧盟国家德国反感这一政策,使得欧洲央行推迟使用这一政策。
欧洲央行转向量化宽松政策是鉴于欧洲经济的疲软状态。从欧元危机在急速爆发阶段出现了两次探底以来,欧洲经济复苏变得蹒跚乏力。需求疲软导致了“低通胀”:总体物价在2014年12月下跌了0.2%,而同期的核心通货膨胀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等价格波动较大的部分)为0.7%。金融市场不再相信欧洲央行能够在中期内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水平。欧洲央行此前为了刺激经济作出不少努力,包括成为第一家实行负利率的大型央行,但是仍不足以达成目标。
美国和英国两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含有“震慑效应(shock and awe)”成分,因为在这两个国家引入该政策时,金融市场对这一新举措还不熟悉。因此,该政策急剧地拉低了债息。与此相反,市场一直预期欧洲央行会引入量化宽松政策,这导致主权债券市场显著复苏景象,尤其是在各陷入困境的南欧国家。例如,在葡萄牙,十年期国债的利息率在2014年下降了3.5%,从6.2%降至了2.7%。(希腊是一个例外,对于政治危机的恐慌以及希腊甚至会在1月25号的大选之后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最近又导致了债息率的上涨。)因此,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有限。
欧元区的量化宽松政策与美国的另一区别尤其在于两者金融体系的本质差异。在美国,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度更高,当公债债息率下降促使投资者购入诸如公司债券之类的风险资产时,企业大大得利。相比之下,在欧元区,银行在资本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因此公司能从欧洲资本市场振兴中得到的利益就会少得多。
在欧元区,量化宽松政策可能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发挥作用。其中一种是“信号”效应。通过采用该政策,欧洲央行向市场和企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就是决心要将通货膨胀率拉回到2%左右。另一种是借助汇率。自2014年春季以来,欧元持续贬值。该单一货币看起来可能会进一步贬值。
所有这一切都使得欧洲央行此次的量化宽松政策与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在危机最严重时期推行的政策不同,反而更类似于日本银行在抗击更为棘手的通货紧缩威胁时曾采用的政策。正如日本最近在大举购入债券,主要效果看起来要通过汇率来实现。令人担忧的是,就像21世纪初的日本一样,对于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或许实施得太晚了。
译者:周金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