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学  >>  正文
马丁·沃尔夫:全球经济“六大新常态” 没有特效药
新经学
2015年02月02日

我们当下生活的世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正确答案是:当前世界经济呈现“慢性病”征兆,政治环境亦是病灶频繁。下面就来说说,长久以来世界经济的六大艰难“新常态”: 

一、 市场需求不足 

第一个问题就是市场需求不足。在“经济持续停滞”背后是在资产价格泡沫没有加速膨胀,且无“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干扰下,无法激发足够市场需求来吸收全球潜在的供应。 

市场需求呈现长期需求不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早在2007-2009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出现,而今愈演愈烈。目前这种状况愈发恶劣。总体而言,身陷经济危机的经济体的债务水平仍然非常高。同时,在公债危机或个人债务危机加剧的情况下(通常二者同时加剧),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的政策操作空间萎缩。唯一的合理性补偿便是油价下降,促使人们的收入更多从储蓄存款转而投入到消费之中。这是一点缓解了需求疲软的状况,但也只是暂时性的。 

尽管在如人所预期的,在多年的激进货币政策的刺激下,英国与美国的市场需求正在不断攀升,但欧元区仍然处于十分危险的低迷状态。与此同时,日本仍在努力迈出通货紧缩的困境。 

二、 生产力停滞 

第二个问题是生产力停滞不前。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高收入国家劳动力的生产潜力增长率从每年接近2%下降至每年低于1%。低靡的生产力增长成为了投资和消费的巨大阻力,而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受到打击,使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形进一步恶化。另外,这进一步加重的贫富不均的状态。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新兴经济体的生产力弥补了发达国家的缺口。 

三、 金融系统脆弱 

第三个问题是金融系统抗风险能力低。与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前相比,现今的全球金融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加不堪一击。西方国家银行系统的经营风险较以往更为集中。很多跨国银行杠杆比率高达25比1(Leverage Ratio,简称为L,资产与股权帐面价值比率),这使得银行更加脆弱。尽管如此,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使得不少金融活动脱离全球金融体制的管控核心。其中十分堪忧的一点就是:在新兴市场企业发行美元债券的融资行为。

更有甚者,企业账目缺乏透明。在全球复杂的金融体制中,投资者通过自己了解公司资产负债状况的能力有限。这种情况会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风险情绪,并遭因恐慌导致的厌恶情绪跟风。低收益的安全性资产会渲染市场风险情绪的程度,也加大了风险厌恶偏好程度。 

四、 公共政策不稳

第四个问题是政治政策的摇摆不定。经济状况恶化与贫富差距加剧给政治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迄今为止,一贯安稳的西方民主制度现在既不能解决国内舆论的分歧,也无法调对政商界精英的敌意。还有一个共同点便是,当下的公共政策既与外国人群对立,又与超国家机构对立。以英国为例,一向来极为稳定的民主政体如今开始显露弊端(见下表)。这种状况尤其出现在欧元区。

155537ey13xv3xm8lsz883

当前这样的转变也给政局不稳定新兴国家的带来压力,同时这些国家出现了商品价格下降、坏账层出不穷、廉价资本流入局面终结情况。当前世界的一些地区受控于羸弱的政府或呈现无政府状态。有时,政府的难以发挥其职能;有时,脆弱的专制政体(如叙利亚)根本无法立足。在这种左右两难的局面下,缺少秩序的现状引来外部力量干预,扩大了混乱状况。 

五、地缘政治危机 

第五个问题是地缘政治危机频发。我们身处的时代,各经济大国的实力快速变化。目前中国发展呈现迅猛的势头,相较之下欧美国家下降。中国意气风发,俄罗斯奉行统一民族主义,西方小心谨慎。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恒久的现实是存在严重失算的可能性。一年前的话题是中日关系出现摩擦,而现在是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紧张。没有人能知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六、超负荷的挑战 

第六个问题是面临超负荷的挑战。压力重重的政治制度不但面临复杂的国内事务,还要迎接全球挑战。其中一大挑战就是全球公共物品(global public goods)的供应,包括保持全球经济开放、促进世界和平、维护人类共同利益。要让众多国家实现紧密合作是一项非常难以达成的任务。在某些项目上更是难上加难,例如全球气候治理的问题最为艰巨。2014年成为史上最热一年,创下新高。

全球如今所呈现的状况是“慢性病症”,却不是迫在眉睫的,没有简单快速的治疗方法,但人们也非束手无策。不应该任这些“慢性病”阻碍经济的继续增长,尤其是在那些新兴经济体当中。不过,实现融合的过程要在经济压力和脆弱的政治环境中进行。实际上,融合的过程也在加重压力。我们无法无视这些难题,相反,我们必须竭尽全力解决问题。 

译者:闵芮

【责任编辑:管理员】
探问全球经济新问题,思考新办法。